05.17 廉州古城史話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佔領百越(陸梁)置南海、桂林、象郡,並置合浦郡隸屬象郡(見明崇禎本《廉州府志•建置》)。郡治在今廉州鎮總江村委宋屋溝村附近。“郡治在合浦水南岸,治所西北半里有船泊碼頭,帆檣千百,往來如梭”(見清廉州知府音德賀《珠城紀績續編》)。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滅南越國後,劃出南海、象郡交界地方置合浦郡。秦時的合浦郡治所因緊靠南流江南岸,每年洪水氾濫均被淹浸。漢元鼎六年置合浦郡時,郡治即遷至南流江最東一條支流廉州江東岸,即今廉州古城區。當時郡治城牆為土築,有東西兩門。城內建有郡署官廨和兵營、糧倉,城內有一水井(即今廉泉井)供治所官員及士兵替死鬼飲用,《廣東考古輯要》雲:“廉州廉泉漢遺物也。”


廉州古城史話

廉州古城史話

廉州古城史話

廉州古城史話

廉州古城史話

城內沒有居民也沒有街道。城西南靠河有一街道長約80米,有民居和商鋪60多家。城西岸有一圩集阜民圩,有商鋪和民居約40多家,居民約300多人。阜民圩南端有珍珠專賣市場,珍珠商鋪約30多家,露天的珍珠攤約40多攤檔。陶瓷、絲綢、茶葉等則在阜民圩北端。

自漢代合浦“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廉州曾屋灣港開闢以後,合浦阜民圩便成為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樞紐。東南亞等國商人以璧琉璃、琥珀、瑪瑙及香料等,在合浦阜民圩交換合浦的珍珠、絲綢、陶瓷和茶葉。中原商人在合浦購買合浦絲綢、陶瓷、珍珠和茶葉,在合浦港出海前往東南亞等國,交換璧琉璃、琥珀、瑪瑙、香料等商品。故當時合浦不但是珍珠、絲綢、陶瓷的重要產地,也是合浦絲綢、陶瓷、珍珠的集散地。

廉州古城史話

廉州古城區位圖

東漢時,合浦郡治的古城依然為土築,而東漢古城向東南拓寬,城內除府署和兵營外,城內有一條主街和兩條小巷,有商鋪40多家,民居20多家,城內居民人口約400多人。

唐貞觀八年(634年)置廉州,因駐地東有大廉山故名廉州,州治西為南流江最東一條支流稱廉州江。唐代廉州城依然為土築,但土城向東南拓寬,設東、南、西三門,護城河也拓寬挖深。城上四周設瞭望哨。城內有州衙和縣衙、兵營、監院、市舶司等機構。城內有兩條大街,五條小巷。有商鋪60多家,民居40多家,居民約800多人。

唐鹹通年間(861—874)以烏滸蠻為主體,包括白蠻等族建立奴隸制政權的南詔,以魏山(今雲南魏山縣境內)為首府,後發展壯大遷治太和城(今雲南大理太和村西),南詔全盛時期轄有今雲南省全部、四川南部、貴州西南部等地。鹹通年間,南詔不斷向東及西南擴張,鹹通二年(861年)七月,南詔向東南擴張,曾攻陷邕州(當時合浦隸屬邕州),鹹通三年(862年)西南攻陷交趾(即安南北部)經略使王寬告急,以蔡襲代之。後蔡襲戰死。唐鹹通五年(865年)懿宗派遣嶺南節度使高駢徵南詔。高駢以海門鎮(即今廉州鎮)為軍事基地,率軍陸海並進,至交趾擊南詔,高駢每戰必勝,凱旋而歸,十二月還至海門鎮。此後交趾、邕州始平。唐宋時廉州成為祖國西南要塞,故唐宋後成為“海北雄藩”。

廉州古城史話

清朝廉州府城圖

宋熙寧八年(1075年)交趾攻佔欽州、廉州,殺士卒八千人。

北宋元祐年間(1087—1094),廉州古城仍為土築,但城牆加高加厚。宋紹聖年間(1095—1098),知州羅守成曾將土城修築一次,各城門磚築,各城門上建樓一座住兵防守。城內有四條大街,六條小巷,商鋪約百家,民居八百多家,人口約5500人。城外有大街4條,小巷5條。城西阜民圩商鋪60多家,民居80多家。城外附近人口約6000人。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大文學家蘇東坡獲赦,從儋州量移廉州,廉州知州劉幾仲和士人鄧擬等招待蘇東坡下榻廉州鄧氏園林清樂軒。蘇東坡在廉時,曾遊覽了廉州名勝海角亭和還珠亭、三廉古剎東山寺,蘇東坡為海角亭題寫“萬里瞻天”四字,抒發他對家國的懷念。蘇東坡在廉時寫了許多擲地有金石聲、閃閃發光的詩文,對合浦文化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宋祥興二年(1279年)元將攻陷廉州。

廉州古城史話

明崇禎《廉州府志》

明洪武三年(1370年),百戶劉春在宋代舊城的基礎上向西增築695丈5尺。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指揮使孫傳福在原土城向東拓展50丈,總共拓寬土城418丈。永樂八年(1410年),倭寇陷廉州。明宣德年間(1426—1435),指揮使王斌始將土築城牆改為磚築。即城牆內外為磚築,中間用黃土夯實。設三門,東為朝天門,後改為朝陽門(在今奎文路和中山路交界處)。西為金肅門(在今中山路和西華路交匯處),南為定海門(在今解放路與城基東路交界處)。護城河總長為1050丈。

廉州城為廉州府所在地,為廉州府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故廉州城的修建工程,是由府屬、欽州、靈山、合浦各縣負責。當時合浦縣負責督修廉州城西南之城牆(含城門城樓)。靈山縣負責督修城之西南城牆。欽州負責督修城之東南城牆。各縣派伕役來廉燒製城磚,工費伙食由各縣負責。

廉州古城史話

原廉州府衙大門前的石獅

明成化元年(1465年)八月,廉州城為廣西大藤峽瑤族義軍所陷。成化七年(1471年)知府林錦、都指揮使徐寧開深護城河,後林錦又命指揮使張福拓展東、南、北三面城牆,東拓至今城基東路,並在城上築城樓、敵樓、串樓以及譙樓作瞭望之用。又因西門外之河道(即廉州江)通海,為防倭寇和海盜之侵擾,故在西門外加築月城以拱衛西門。嘉靖十五年(1536年),因霪雨東城牆傾圮,知府張嶽再次修築。嘉靖十八年(1539年)颶風毀壞串樓,知府陳健修復。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知府詹文光撤銷串樓,設陽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範子儀範子流兄弟率安南賊犯廉州。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知府何御重修廉州城,並在東門和南門增設月城,與西門設置相同。明隆慶二年(1568年)同知應會又在城上建九個敵臺。知府徐柏曾修崩缺城牆及圮塌的城樓。明萬曆七年(1579年),知府周宗武又曾修南至西北城牆426丈,增高的城牆長達百餘丈,置窩鋪106個。萬曆十年(1582年)知府再復修自北至東南的城牆400餘丈,增高的城牆長達200丈,並更新城上諜雉、修整城牆。明崇禎八年(1635年)靠河城牆被水沖塌,剛修復後又毀於颶風。是時知府鄭抱素曾捐修。

廉州古城史話

廉州太邱書院

清順治四年(1647年)十一月,明宗室鎮國將軍朱統延金陷廉州。順治九年(1652年)三月,靖南王耿繼茂光復廉州。清康熙年間,廉州城牆亦曾屢經修建,是時廉州城牆周長802丈、高為3丈2尺(原1丈5尺),護城河周長1050丈、寬2丈5尺、深6尺7寸。城門樓四座,東、西、南門均有月城拱衛,小樓3個,串樓24個,窩鋪63個,墩臺4個,望墩100個,垛堞1669個。作為府治有這麼一座城是不算差的。俗話說:“無怕廉州人,只怕廉州城。”說明廉州城牆高大堅固。清康熙十四年(1657年),王宏誨、李廷棟陷廉州。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知府佟勷知縣楊昶又增高西城門3尺,兼修城牆、窩鋪。


清雍正、乾隆年間,廉州城亦曾有修建,乾隆十八年(1753年),知府周碩勳認為城南外,有一字文峰,不宜閉塞,便辟城南為文明門。廉州東郊衛民圩建成後為城內群眾趕集方便,便開東門,俗稱小東門。是時廉州古城共有六個城門。清道光年間,霪雨濠渠壅塞,定海門和文明門城基崩塌七丈餘,由靈山縣知縣張孝詩派伕役來修復。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城北城牆圮塌十八丈,由水上疍家(水上運輸商)梁、黃二姓出資修復,廉州府准許其在廉州北郊土吉塘一帶建屋陸居。

廉州古城史話

廉州古城牆遺蹟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天地會劉八、方晚等攻廉州未克。

清宣統三年(1911年),革命黨人羅侃廷在廉州起義,成立廉州都督分府。是年清兵十四營勇兵變,搶劫民財,燒燬民宅,時稱“廉州爆街”。民國九年秋,黃明堂、黃志桓起兵攻鎮守使陸蘭清,桂軍黃培桂率師來援,黃軍退避,越數日,桂軍退走,陸蘭清亦出走,黃明堂遂入城。民國十年,舊桂原將領申葆藩攻廉州。越二十餘日,桂將顏作標攻廉州城。民國十二年,八屬軍鄧本殷、申葆藩攻廉州域。黃明堂部憑藉廉州城堅守三十三日,後因城中彈盡糧絕,黃部開城繳械。民國十六年,合浦股匪劉朱華攻廉州城,也因城牆高大堅固而未能攻下。

廉州古城史話

古海角亭位於廉州城的西南隅,始建於北宋景德年間

抗日戰爭爆發後,潿洲島淪陷,日軍在潿洲島修築飛機場,經常派飛機轟炸合浦廉州。為了便於群眾疏散,便將廉州古城的東、南、北三處城牆拆毀。只存西城門一段殘垣及金肅門和明代廉州古城舊東門(即鐘鼓樓)一座。

金肅門(西門)及西城牆於1958年拆毀,明代的古城門(東門)也於1973年拆毀。至此古老的廉州城已蕩然無存。城北尚存的一段城基,至今還靜靜地躺著,在訴說古城的滄桑。



廣西地方誌辦公室出品

審校:吳輝軍 遊 勇

總編:梁金榮 鄧敏傑

※參考文獻:

《廣西地方誌》期刊,廣西地方誌辦公室編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