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北京市一個區,人口超140萬,曾與北京、天津齊名!

通州區,隸屬於北京市。在地理位置上,通州區位於北京市東南部,京杭大運河北端。西臨朝陽區、大興區,北與順義區接壤,東隔潮白河與河北省三河市、香河縣相連,南和天津市武清區、河北省廊坊市交界,被譽為“北京的東大門”。通州區常住人口超140萬,在歷史上,通州在華北地區的地位非常重要,古時素來就有“一京(北京)、二衛(天津)、三通州”的說法,也即通州曾經與北京、天津齊名。

北京市一個區,人口超140萬,曾與北京、天津齊名!

首先,通州區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今通州區一帶成為燕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後,今通州區一帶屬漁陽郡地。西漢時期,在該地區設立路縣,屬漁陽郡,治所在今區城東八里古城村處。東漢時期,改“路”為“潞”,始稱潞縣。 北魏時期,潞縣治在今三河縣西南城子村處。屬漁陽郡。隋朝開皇三年(583年),潞縣屬幽州。大業三年(607年),潞縣屬涿郡。唐朝武德二年(619年),潞縣為玄州治所。

北京市一個區,人口超140萬,曾與北京、天津齊名!

遼國佔據該地區後,今通州區一帶分屬潞縣、漷陰縣。金國佔據中原地區後,漷陰縣直屬於中都路大興府,潞縣為通州治所。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將徐達又攻佔元大都,改名北平,並改元大都路曰北平府。同時省潞縣入通州,從此潞縣之名變成歷史地名。公元1403年,明朝永樂皇帝在位時,以北平為北京,改北平府曰順天府。此後通州及所領四縣均屬順天府。公元1728年,清朝順治皇帝在位時,省漷縣入通州,時通州領三河、武清、寶坻三縣。

北京市一個區,人口超140萬,曾與北京、天津齊名!

最後,公元1728年,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時,改三河、武清、寶坻三縣直屬順天府,通州遂為散州,不再領縣。1912年,也即清朝滅亡後,通州改名為通縣。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通縣屬之。1953年11月,設立通州市。1958年3月7日,通縣、通州市劃歸北京市。並且,通縣與通州市劃入北京市後,二者合併,改名通州區。通州歷來在華北地區地位顯赫,古時素來就有“一京(北京)、二衛(天津)、三通州”的說法。如今,通州區是北京的東大門,總面積達9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為145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