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好人”、“乖孩子”易抑鬱?

小樹懶的心理樹洞


這句話裡面有兩個關鍵的字眼就是“好”和“乖。
我們所說的好人,他的好,是怎樣的一種好?乖孩子的乖,又是怎樣的一種乖呢?

根據調查顯示,往往大眾眼裡邊的好人,都具備一個同樣的人格―就是討好型人格。那麼一個人,為什麼要去討好別人呢?討好別人能夠給自己自身帶來怎樣的東感受呢?我們知道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存活下去,除了物質方面的吃穿住用之外,必須有一定的精神訴求――那就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安全感”“自信”和“存在感”。

討好型人格,他為什麼要去不停的討好別人呢?因為他自身沒有太多的力量,能給自己足夠的安全感,去建立自信,沒有足夠的基本的存在感,他需要不停的通過討好的方式,從別人那裡獲得這樣的東西,讓自己的內心因此而豐盈。可是他的內心是脆弱的,如果被討好的人,不能給他所需要的東西,他就會瞬間崩塌,找不到自我的存在。稍瞬休息,就會重新回到這樣一個模式中,繼續討好別人。他寧願委屈自己也要通過討好別人的方式,來求得自己的存在感,以便更好的存活下去。

而在這樣的模式中,它他極大的壓抑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情緒:他不敢憤怒,不敢拒絕,不敢活出自己內心真實的自我的樣子。只是把自己完全拱手相讓給別人。求回來的,只是一個假性的自我客體,時間長了必然會導致抑鬱。

一樣的道理,乖孩子的乖,和好人的好,都是在變相的討好別人。孩子變得乖了,父母就會很高興,老師就會很滿意,孩子就會在老師和家長那裡,獲得自己的存在感:“你看我很乖,你對我很滿意,我就很驕傲。如果說我表現的不乖,我按照我自己內心真實的情緒表現出來另外的一面,老師會憤怒,家長會指責,孩子就會恐慌,找不到自我的存在。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孩子以乖的方式來求得周圍人對他的認可,也是在刷自己的存在感。而凡是把自我的存在感,寄託在外界的人事物上,求得回來的一定還是假性的自我客體。孩子真實的情緒反應,被深深地壓抑在了自己的內心:“我只能乖,不能鬧。只能懂事,不能調皮。”可是人的喜怒哀樂,才是人真實的情緒反應的所有方面,怎麼可能只有乖巧和懂事這樣單純的方面呢?時間長了,孩子被壓抑在內心真實的情緒,不能得以及時的宣洩,就會產生抑鬱,甚至會產生軀體化的症狀。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劉元元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暖心理


因為所謂的好人,乖孩子一直是活在別人的期待裡的。

他們要好好學習,要聽家長老師的話,要善良懂事,不要惹是生非,不要早戀,不要為兇作惡。他們像是帶著使命的,一切彷彿安排好了一樣,只需要循著這條軌跡一直走下去就好了。可是,他們的內心一旦出現自己的意願,稍有偏差,就成了十惡不赦。

美劇吸血鬼日記裡,Damon說,如果我一旦善良的話,他們就會希望我永遠善良。

所以,他一直活得很隨性,活得很自私,但不代表他沒有人性,他只能學會了接受現實。

而他的弟弟Stefen卻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善良溫柔,猶如一位紳士。但誰能想到,封閉了人性的他,會瞬間變成令人聞聲變色的開膛手。這樣的他,嗜血成性,殺人如麻,而且喜歡分屍後再把它拼成原來的樣子。而待他恢復人性後,他便陷入永久的自責和愧疚中,痛不欲生。他無法接受自己的罪行,他把所有死在他手裡那些無辜人的名字刻在一面牆上,一邊緬懷,一邊懺悔。

正是因為他作為一個好人,卻犯下如此不可原諒的錯誤,違背了自己的準則和良心,更辜負了愛自己的人的期待,所以他更不能原諒自己。

所謂的好人,乖孩子往往趨近於完美主義者,一旦有什麼和這種完美相違背的時候,他們承受不住內心的壓力,日積月累成為心頭的一個結。而他們又不懂得排遣,常常壓在心裡,以至於心理方面逐漸出現問題。


千言丸語



這個問題我從三個方面來給大家講。

第一個方面:壓抑和抑鬱的關係

我們知道有一些人心裡面藏不住事,一有事就表達出來。這個表達的方式,有健康的,有不健康的。健康的方式有:向別人訴說、唱個歌、跳個舞、旅旅遊、寫寫日記——這都是健康的方式。總的來說,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他人,同時又能夠釋放自己的壓力。還有一些人用的是不健康的方式。比如說:酗酒、賭博、性成癮,或者是一些暴躁發怒、破壞性的行為等等。這是不健康的方式。不健康的方式就是傷害自己和傷害他人的宣洩情緒的行為。還有一些人不太擅長去表達,甚至不表達,就是不給別人說,生悶氣,悶葫蘆。這種人,我們就是壓抑型的性格。對於壓抑型的性格,這些壓下去的情緒,並不是就沒有了。很多時候,這個情緒壓在那裡,就相當於家裡面的垃圾,沒有把它丟到垃圾回收站,而是把它偷偷裝起來了。放在哪裡?放在門後邊了。放在門後邊的這個垃圾還在不在?還在。壓抑在那個地方之後,就會發酵發壞,時間長了以後就發臭了、發酸了。接著就生蚊子、生蟲子、招蒼蠅了。心理上的情緒也是一樣的道理。容易壓抑的人往往是被動型的個性。被動型的個性常常積攢了一些不好的情緒。積攢下來之後往往會做什麼呢?就會升級,就會變異。這個時候就會抑鬱了。這是第一個方面:就是壓抑容易造成抑鬱。

第二個方面:“好人”和“乖孩子”的模式

“好人”的模式是什麼?“好人”的模式首先就是內歸因。當他遇到問題的時候,傾向於去為別人考慮,而不會為自己考慮。說通俗一點就是說:不愛自己,不懂得愛自己,喜歡 “妄自菲薄”。遇到了問題總是認為“我做的不夠好”。內歸因的人就會產生內疚,內疚也會留在那個地方升級成為自責,最後甚至性格里邊有一些自虐性的特點。從來不去讓別人幫助消化,也不去積極的消化,這種方式就是“好人模式”。好人模式就是有苦自己嚥進去。但是大家要知道:人的身體是血肉之軀啊,如果我們吃東西時吃進去好多不乾淨、不衛生的垃圾食品,那我們的身體也會變壞。同樣的我們的心理也是如此,如果很多的東西壓進來,心理的免疫力不足以把這些痛苦、擔心、內疚都消化掉就會壓抑下來。

第三個方面:好人和乖孩子是如何煉成的

以前我給一個抑鬱症患者做諮詢。他從來不允許自己幹壞事、做錯事,做錯了事、幹了壞事就不得了了。那麼他很多時候都是朝自己下手,也就是內歸因、自虐,然後壓抑。所以他容易得抑鬱症。那麼我們對這一類人怎麼幫助呢?就是要允許自己不夠好。這是第一。第二,允許自己犯錯誤。你犯了錯誤之後,不會因為自己的錯誤而耿耿於懷。第三,允許自己麻煩別人。有時候我們都小心翼翼的,不允許自己麻煩別人。當然了,在這裡邊我們也可以去分析呀,為什麼有些乖孩子,他們會變成乖孩子呢?原因就是他身邊的大人不乖。他身邊的大人有時候沒有德行,沒有心理的資本,甚至人品極差,就是自己做錯了事不承擔,然後責怪於孩子。孩子為了討好父母親,避免自己受到傷害,時間長了以後就變成乖孩子了。“好人”“乖孩子”是怎麼煉成的?就是身邊的環境使然。身邊的環境不允許他們造次,不允許他們亂來,不允許他們天真爛漫。所以他們就只有做個好人,做個乖孩子。其實這就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他們這一類的人是值得我們同情的。我到一個學校去,看這個學校的文化,這個學校的校風,可以聽聲音去判斷出來。怎麼聽?聽聲音,聽他的學校裡的叫聲。如果上課的時候非常安靜,下課的時候非常鬧,學生們大呼小叫,鬧的像要把房子拆下來,就說明這個學校是開放的,是不壓抑孩子的,可以讓孩子釋放自己的心性。所以下課的時候孩子們已經釋放完了。所以我們人該釋放天性的時候完全釋放,該遵守規則的時候我們也能遵守得住。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說:“這個小孩為什麼坐不住呀?為什麼總想搞小動作呀?”就是因為我們很多時候壓抑他們,他們就要在其他時候反彈。一切的神經症的症狀,小孩子的抑鬱恐懼等等,多是因為壓抑。並且出現咬手指頭、咬嘴唇等等不良的行為。尤其是小孩子得強迫症,都是因為被過度壓抑、沒有釋放造成的。這樣的情況往往發生在那些不健康、不和諧的家庭氛圍中,發生在不和諧的校園裡。乖孩子的背後,一定有一個不好的家庭環境,一個該被修理的父親和母親。所以小孩子其實不能乖,他不能乖,就是說可以釋放自己的天性。這就是我們對這個事情的一個分析。為什麼他會成為乖孩子?為什麼他不允許自己不好?為什麼他會不允許自己壞一點?為什麼什麼事情都要自己承擔?校園裡是這樣,家庭裡也是這樣,生活當中更是如此。你身邊如果有這樣的人,要對他們更加的同情和敬重。因為他們承擔了很多的東西,所以他們更容易抑鬱。他們沒有權利,沒有這個能力,動不動就發脾氣。他們也沒有這個權利和能力去釋放。他們只有默默地承擔。那麼我剛才說到校園裡邊聽聲音,其實也可以看。那個學校的校風不好,校長心胸狹窄,動不動情緒不穩定,一開會就把大家給批得亂七八糟。然後學校的班主任、老師等人也是很小心翼翼的。他們就把這個壓抑在哪裡?壓在孩子身上。時間長了以後,大家都知道這個學校的風氣,所以就是都壓抑著。

第四個方面:如何幫助他們

我要告訴他們,你可以做啊!我做抑鬱症治療的時候就是讓他們去做,我說你幹過最壞的事情是什麼呀?他想了半天都想不出來。沒偷過人家的瓜,沒摸過人家的棗,也沒有隨地吐過痰。我說:“你這樣過得太慘了,你要跟我學習,走!我帶你去幹一件事。我們今天吃飯,吃了飯以後跑單,我們不買單。跑了!”他說:“這怎麼能行啊?”其實我是跟他舉這個例子讓他去幹。就是讓他去幹一些因為以前他不能超越的事。然後把他不能超越的事情分級。比如說我們吃完飯以後,趁服務員不注意悄悄跑了,這個級別是在多少級?是在八級。那我們繼續往下還有七級、六級、五級、四級、三級、二級、一級。我們看看,低級的今天先做一個吧。今天我跟韋老師不打招呼了,我直接走了。我就不講禮貌了怎麼樣?那麼就沒事了,所以慢慢慢慢地,這個人就就放鬆了,允許自己了。所以有些人過得很可憐,到了四十歲到五十歲了才知道,哎!其實我沒有必要活得那麼累呀。可是已經很晚了,大好的時光沒有了。誰造成的?就是我們身邊的這些王八蛋們造成的!我用一句髒話來說,是讓我們大家反思、反省。如果我們身邊有這樣的人,我們要反省。如果我們自己是這樣的有,我們從今天開始就不要再去難為自己了。


韋志中,民盟盟員,中國心理學會會員,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督導師。從事心理諮詢與心理教育工作18年,出版心理學著作17本,發表論文60多篇。中國環保大學、廣州大學、武漢大學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員等。曾先後被人民日報、南風窗等上百家媒體採訪報道。現擔任廣州市心絲帶心理志願者協會會長、韋志中心理學網絡學校校長等職務,其創辦的心理學網校有2萬多學員。


一葦渡心


經常有家長在後臺諮詢:“孩子不乖怎麼辦?”

現在的教育觀念中,老師和父母常常把“乖與不乖”作為衡量一個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

誠然,在家跟父母對著幹、成天在學校闖禍、不認真學習、經常調皮搗蛋,這樣不乖的孩子,誰看了都頭大。

我們常常關注不乖的孩子,付出很多精力去糾正他們不良的習慣、揣摩他們行為背後的內心需求。

這是因為他們能夠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不高興就哭鬧,不喜歡就和父母對著幹。

可是,乖孩子不一樣。

1. 乖孩子是怎樣“煉”成的?

“乖孩子”聽父母和老師的話,不搗亂,不給大人制造麻煩,服從是他們最大的特點。

但也正是因為他們懂事、省心,外表看來似乎一切都很正常,因此父母老師常常覺得根本不需要為他們操心。

他們忽視了一點,乖孩子一般分為兩種:

一種是沒主見的乖,父母老師長輩讓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

另一種是有主見的乖,他知道自己需要做什麼樣的事。

遺憾的是,大多數的“乖孩子”屬於前者。

很多孩子小時候只是為了聽到父母口中“真乖”“真聽話”“真懂事”的誇獎,硬生生壓抑自己的內心需求,忽視自己的真實感受,一味順從。

這樣的孩子,常見的特點是有問題也不說出來,不與長輩辯論,按照大人教導的舊經驗辦事。

2. 乖孩子的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說過: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後普遍心理問題較多。

原因就是,他們以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人認可為生活主導,失去表達自我的聲音,忽略自己的真實需求,內心壓抑,十分痛苦。

這些“乖孩子”長大以後,通常只會循規蹈矩,抗挫折能力低。

通常成為毫無特色的路人甲,或是隻會服從領導、被壓榨也不敢掙脫的員工,又或是思想性格矛盾怪異,不斷自我掙扎的人。

有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乖孩子像蘋果,“熊孩子”像草莓。

草莓出了問題在表面,容易及時發現,而蘋果出了問題,外表依然可以很漂亮,藏在裡面的問題不容易發現。

我見過很多小時候特別懂事乖巧、成績很好的“別人家孩子”,到了中學、大學突然開始了“遲到的叛逆期”,逃學曠課、打架上網,把小時候沒做過的壞事全都做一遍。

甚至還有些人是畢業後,照常乖乖聽父母話回老家工作,突然在某一刻自我意識覺醒,不願意再聽父母的話,拒絕他們的控制,行為表現反常而激烈。

這些,其實都是小時候種下的苦果。因為是"乖孩子",心理健康問題常常被大人忽視。

3. 乖孩子,需要更多的愛和關心

孩子最大的需求,就是被人看見、被父母關注。

有時候孩子感覺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得不到回應,就換一種方式,如變得乖巧、聽話、懂事,來尋求父母的關注和重視。

乖孩子比一般同齡孩子更加敏感、脆弱,更懂得觀察別人的情緒,比如家長不開心了,常常害怕是自己的問題,就表現得更好來讓媽媽高興起來。

父母要多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和情感上的回應。允許犯錯,讓孩子明白不論怎樣爸媽都是愛他的,這樣孩子內心才會充滿安全感,從而卸下心理防備。

還有很多父母喜歡誇孩子“寶寶乖,聽話媽媽就給你買好吃的”、“你真是個聽話的好孩子”。

孩子為了別人眼中的“好”,而隱藏起自己的真實訴求;為了保持加在自己身上的標籤,而隱藏起自己真正的感受和渴望,成為乖孩子。

所以家長要注意,不隨便用“乖孩子”“真聽話”“你要懂事”這種標籤化的語言來評論孩子,不讓“乖孩子”成為孩子的負擔。

4. 尊重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意見

教育的最終目的,從來不是培養出一個乖孩子。過度壓抑內心需求、兩面派、喪失自我的“乖孩子”,身心發展是不健康的。

《舊唐書》裡有一句話說:“父有諍子不敗家。”

諍,敢言直諫也。一個敢於表達內心真實想法的孩子,是可貴的;而一個努力給孩子自由表達空間的父母,是可敬的。

隨著孩子的成長、時代的進步、觀念的不斷更新,我們應該接受孩子與我們思想的出入、言行上的不同。

日常生活中,給孩子做決定、或是給孩子表達自己的期望時,再到種種小事上,要鼓勵孩子勇敢表達自己的感受、抒發自己的情緒。

告訴孩子他可以說“不”,他有拒絕的權利,只要是真實的情緒和想法,都可以表達出來。

此外,時常讓孩子參與到家庭各種事項的討論中來,鼓勵孩子多思考,多表達自己的意見,並且尊重孩子的意見,這樣才能幫助他成長為一個有主見的人。

否則,孩子的感受大多被忽視,他們的意見得不到重視,長此以往,孩子自然就不敢隨便表達自己真實的態度,變得畏畏縮縮,不斷壓抑自己。

5. 不過度控制,給孩子自主成長的空間

一般來說,0-6歲是孩子個性發展的第一個關鍵時期,他們活潑好動,奇思妙想,甚至愛調皮搗蛋,和大人唱反調。

其實,這正是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有專家認為:3歲幼兒不反抗,就不是正常兒童,即使五六歲的幼兒反抗行為也是很明顯的。

可是生活中就是有很多父母,喜歡替孩子做主、事事包辦、控制孩子,這個不行那個禁止,破壞了孩子身心發展規律。

久而久之,孩子的天性被壓抑,很容易變得膽小、懦弱、順從。

我們並不是說鼓勵孩子離經叛道,孩子的“聽話”應該更多體現在生活規矩、行為道德這些原則性問題上。

而孩子天性好動、調皮搗蛋、鬼主意多的特點,父母應作出正確的引導。

相信孩子,父母做好自己分內的事,給孩子自主發揮的空間。

多鼓勵孩子嘗試自己想做的事情,從中增強自信和勇氣,犯錯、失敗並不可怕。

只有孩子不斷地去選擇、嘗試、應對和改變,並且因此發展出屬於他自己待人處事的智慧,才能最終做自己命運的主人,不隨波逐流。

別對你身邊的“乖孩子”太過放心,或許他才是最需要被瞭解、被關注的。


錢志亮工作室


有時,生活中性格開朗、愛笑、溫和的人也會受到抑鬱症的困擾。這與我們原本的刻板印象背道而馳的事實,讓我們更加好奇抑鬱症的本質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愛笑的人,以及題主所說的“好人”、“乖孩子”等群體,也會(甚至有時更容易)患上抑鬱症呢?一起聽聽專家如何分析: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f4ad567a515eb5c551efdd91da46922b\

知我心理學


“好人”、“乖孩子”都比較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我們往往聽說知道那誰家孩子抑鬱了不,據說她家孩子可乖了,那才聽話呢,學習可認真了,老師也喜歡,不知道學習壓力大還是怎麼的,就抑鬱了,這回我可不使勁看著我家孩子學習了,健康比什麼都重要,反正我家孩子那樣的讓他抑鬱都難,沒心沒肺就知道氣你,就知道玩,一點都不聽話。還有那些老好人,從來不發脾氣,總是和和氣氣的人也容易抑鬱。那是為什麼呢?今天我來具體談談。

“好人”一般發生什麼事都先考慮他人,不為自己考慮,遇到問題,會容易自責,是不是我做的不好。與家人、同事、朋友發生矛盾時,為了不影響感情也不會大聲吵吵,覺得算了,退一步當我錯了吧。遇到不公平的事也不知道據理力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是遇到讓自己特別生氣的事,也很難表達出來,不像很多脾氣火爆的人,生氣了就是連說帶罵的,一會就好了,“好人”就是生氣了都很難看出來,總生悶氣,把這些不好的情緒都憋在心裡,沒有發洩的渠道,時間長了,達到人能承受的極限就崩潰了。

“乖孩子”一般考慮的也比較多,做什麼事時會想,我這麼做對嗎,我這麼做父母會表揚我嗎,很在意他人的看法。貪玩不愛學習是孩子的天性,但是為了父母、老師高興,強制讓自己學習,很多喜歡做的事由於父母不讓做都選擇了聽話放棄。為了討好父母會努力學習,如果沒取得理想成績會很受打擊,如果是嚴厲的父母,因為沒考好,批評孩子,“乖孩子”也不會表達,只會默默承受,他們的情緒是壓抑的,這種壓抑的壞情緒得不到釋放就轉化成了憂鬱。

目前還沒有一種抗抑鬱藥對兒童是絕對安全的,對於6歲以上兒童可以用舍曲林治療抑鬱障礙。


藥事健康


管奎令:有三點主要內因,一死愛面子活遭罪,解決不好事情;二接受不了結果,內攻擊;三隻會忍,還不能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9c49001336b55a5a5e2d\

內因心理學


“想要將悲傷轉化為抑鬱,你只需用降臨在自己頭上的災難使勁責備自己。”——多羅西·羅伊

我們時常聽到抑鬱的人說:都是我的錯。——“如果沒有我,事情就能完成”、“如果我不做這些,父母不會傷心”。強烈的內疚感把他們淹沒了,世界變成了灰色。可翻看他們的人生檔案,他們多是“老好人”、“乖孩子”,他們不犯錯、不生氣、不抱怨,他們認真努力,人際和諧。為什麼這些老好人容易抑鬱?這可能是“公平世界”惹的禍。

試想我們小時候總是被教育,老天是公平的,不會虧待了每一個人。如果一個人有所成就,一定是因為做對了什麼;如果有不幸降臨,那個人往往是咎由自取。這就是“公平世界假說”。這個假說是我們的內在規則——“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所以當有了惡報,一定是因為這個人做錯了事情或者這個人就是惡人。

這個人貧窮肯定是因為他懶,這個人成績不好肯定是因為他不努力。當我們遭遇不順,往往會問自己:“為什麼這件是發生在我身上?”。然後我們會理所當然地回顧過去、尋找原因,直到發現自己的錯誤,然後用它們去批評自己、責難自己。

其實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觀念,當我們察覺到這個“公平世界”的規則在作祟時,可以拋棄它,更加理性地思考這段“不幸”。我們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或許遭受過父母的打罵責備,或許經歷過愛人的離去,甚至險些一場事故中喪命,但這些事情的發生並非因為我們是掃把星,並非我們做了惡需要被懲罰,也並非我們應該被這樣對待。我們可以選擇用另一種觀點看待,那就是這些經歷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有偶然,也有必然,但它們不是我們的錯誤造成的。


小樹懶的心理樹洞



這裡我想談談“乖孩子”抑鬱的問題。 我們在部分乖孩子身上,常看到憂鬱的臉龐:表情以憂慮苦悶為主,似有憂天下之憂的情懷;情緒狀態是穩定的鬱鬱寡歡;性格傾內向、被動、隱忍、偏執、多愁善感。他們的童年,或許有被溺愛的甜蜜,或許有被遺棄的憂傷,或許有被迫的早熟…到青春期,他們像是老成的乖孩子,臉上寫滿了孤獨的憂思。

例:某高二女孩,因強迫性思維和情緒失控而休學。她說她的內心像個情緒大包袱,裡面裝了三大情緒的發動機:①焦慮,來自對傳統學習的不滿與無奈;②憤怒,來自父母對我興趣的干預、自己對時間管理的無能;③抑鬱,對許多不滿的內疚、對想做壞孩子的衝動的壓制。

抑鬱的核心是完美不能的失落。而完美不能,是對自我驕傲的挫敗,其傷感與憤怒最終以攻擊自我為出口。

以上面案例為解讀。看出,這個乖孩子,是陷入在追求完美的途中,變得越發不完美的焦慮-抑鬱循環。這個循環裡,她體驗著深深的喪失完美的焦慮甚至恐懼,以至迫使自己努力,以求完美。但在努力的過程中,不斷感受到太多矛盾,如:她想繼續做大家認同的成績好、考個好大學,但又抵制學習,因討厭傳統教學;她想變得我行我素一點,卻又害怕父母不開心;想放棄學業去發展自己愛好的寫作,又恐沒有未來。總之,她不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而經驗著自我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控制,很不自由。

抑鬱的乖孩子,並不清楚那無形的被控制力量,源自他們內心求完美的超我。乖孩子的父母亦不自知,他們身上過強的超我(即理想自我,以及未實現的自我理想)自孩子出生後,就以其終身使命為動力,全力以赴地轉嫁給孩子……孩子的抑鬱,本身就告訴他已揹負不了被轉嫁的使命。

抑鬱也是對哀傷情感的抑制。(超我部分)理想自我的形象,需要以各種努力以維護,傷感等負面情感都暗喻你過得不好,有損完美形象,因此也必須剋制的。人際中,那些氣質總是做作、端著的人,就是被理想自我所控的人。有些乖孩子,習慣性以好脾氣(即不發情緒)而掩飾內心有損理想自我形象的擔憂,因好脾氣才是“人們心中一貫的乖孩子”。

部分乖孩子身上,過於明顯的憂鬱情感反應,已成為性格中的一項特徵,成為遭逢挫敗、失望時的常見反應,常孤立自己而不再與外界接觸。他們的情緒是壓抑,而不是以憤怒來表達,久之,這份被壓抑的憤怒轉化為了憂鬱。嚴重者,常以自虐“釋然”情緒,或以自殺徹底“了結”憤怒的抑鬱。

比如,那些無法應對“不好”局面而跳江、跳樓的孩子,他們都是很難直面不好,很難表達壞情緒的乖孩子。當然這是極端情況下,孩子內心的超我以“我不完美”之由、以殘忍的方式,毅然抹掉自己的個性,或除掉整個的自己。

孩子的自殺,是自我攻擊的極端形式,但那是長時期攻擊性壓抑的總爆發。


熊玲心理諮詢


你覺得一個長期壓抑自己情緒的人會快樂嗎?

人是有七情六慾的,如果只一味的追求正能量,積壓的負能量就會反噬自己,要麼爆發,要麼抑鬱成疾。

有句話說得好:“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會哭”指的是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情緒。

如果連自己的情緒、想法都不表達出來,而是藏著憋著,不哭的孩子還有奶喝嗎?大人都不知道這個孩子餓不餓,只能餓著肚子眼巴巴的乾等著。

所以“好人”“乖孩子”應該適當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