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雍正王朝》裡的鄔先生本來姓什麼?有什麼歷史背景?

德才本末


鄔思道就是應該姓“鄔”,其實鄔思道也好,斯道也好,他就是一位紹興師爺是一定的,在好多關於滿清王朝歷史中,特別是康、雍、乾朝有證可查的就是在河南巡撫田文靜處查出此人,並且雍正帝也知道鄔思道這個人的文采。

史書沒有可靠佐證證明鄔思道在雍親王府做幕僚,但是在田文靜處一定有鄔思道這個人。說師爺;紹興師爺名頭最大,就像說“太監”,在明清時期,保定的太監最有名。

我的判斷:二月河先生在寫“雍正皇帝”的時候,就設定了鄔思道這個人物,這就是一個故事的加料,就像做菜加味精一樣,有味道。

雍親王府的“替身”不止一個,特殊強調鄔思道引人入勝。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沒有更多的表現,但是在作家“二月河”的筆下,雍親王的幕僚、替身、文武僧人都有,比如;性音、性覺,外加一個鄔思道,都是雍親王的高參!

變查清史稿,特別是康熙年間的九王奪嫡的確存在,而且競爭非常激烈,想想看:無論你是帝王將相,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要想參與未來“儲君”的爭奪,必然要集思廣益蒐羅人才,試想雍親王府必定高手如雲,文武兼備,有必勝信心。

讀了“二月河”作品,重溫電視劇《雍正王朝》,得出一個結論就是;作家二月河虛構了“鄔思道”這個角色作為佐料添加到了雍親王府“四阿哥胤禛”的身上,使故事情節更加豐富多彩,增加了雍親王胤禛的神秘感。

姓什麼、名誰、什麼歷史背景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康熙帝的代言人,通過他傳遞雍親王才是主題,他剖析康熙意圖

鄔思道出場不多,但是他非常讓看官及讀者發生極大的興趣,雍親王胤禛的關鍵決定都是出自鄔思道的韜略,那麼鄔思道真的有那麼神嗎?沒有,康熙帝不能直接說出來的話都由鄔思道來完成,這就是“評論人老梁”說的所謂的“包袱”。

每一場戲只要鄔思道出場,必定要發生重大事件,而且這個事件最後都是由四阿哥“雍親王”完美解決。

雍親王府的幕僚,步步驚心!

在雍親王登上皇帝位置前後,都有鄔思道的出現,雍親王胤禛登基前就不必細說,雍親王登基的當晚,在鄔思道選擇中隱的以後,落腳李衛處,為什麼雍正帝沒有殺他,而高福的死、高無庸等等的失蹤,單獨給鄔思道留下了活的機會。

因為在雍正帝登基後,必定要大刀闊斧的改變現實的弊政,清理戶部欠款,就看出了朝廷輔政大臣的勾心鬥角,以擁立之功的隆科多舉薦了他的心腹“諾敏”出任山西巡撫,可諾敏在清理欠款上欺騙了雍正帝,中隱的鄔思道又出現了,用田文靜這個搶手擊敗了諾敏,從而使雍正帝想到了“中隱”在民間的鄔思道的作用。後來鄔思道轉至田文靜處,又看到了雍正帝想除掉隆科多,又無法啟齒的尷尬局面,設計田文靜第一個上奏摺彈劾隆科多,使雍正帝為推行新政清理了一系列絆腳石。(圖片來自影視資料)


本文屬於作者邸曉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私自轉載,否則後果自負!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歡迎網友們一起互動評論留言!


日堯居


據歷史記載,鄔思道確有其人。

鄔思道。一名斯道,字王露,清代紹興人。



其年輕時好讀書,卻屢試不中,而因家中貧困,只能通過遊幕為生。寓居河南開封。

而影視劇中鄔思道腿有殘疾,這就得從康熙在位時說起。

康熙36年,作為當時有名的才子,鄔思道參加南京春闈,其中秀才和舉人都是頭名入圍。所以他認為這次的考試,最差應該在前五名之列。

但在放榜當日,他不僅沒進前五,反而在榜尾。後來打聽得知,一來主考官受賄加上朝中關係相聯,二來有人用錢買名次。

心有不甘之下,鄔思道糾集了400多個落榜的舉人,鬧了一出太財神爺進南京貢院的戲,與此同時揭發了主考官貪汙受賄之事。

此事傳進康熙耳朵裡,江南巡撫連降兩級。朝廷也下令捉拿鄔思道,但苦其找不到鄔思道的蹤跡。

而此時的鄔思道早已回家,只不過旅途中發生意外導致腿部殘疾。此處有兩種說法,一是鄔思道會鄉途中被土匪打斷了腿,另一種說法是鄔思道被捉住以後在牢中斷的。

直到康熙四十六年

康熙大赦天下,鄔思道得以復出。

最早的時候鄔思道作為雍正府中的的幕僚,

鄔思道運用他的才能和擅長出謀劃策的優勢,運籌帷幄,幫助雍正一步一步登上皇位,剷除異己。

而在雍正登基之後,鄔思道深知雍正為人與手段,在一番發自肺腑的談話之後,用三不用原則推掉了雍正想給他一個名份的想法。也達到了他想要半隱的目的。

而為了讓雍正完全放棄對他的殺心,提出半隱在李衛府中。一來找了一個生活得以保障的地方,二來也讓雍正知道自己的在哪裡,間接性的處於雍正的監視之下。

畢竟在九子奪嫡的爭奪中,鄔思道知道且掌握關於雍正的秘密實在太多太多,連潛邸辦差幾十年的奴才都能出去,何況他呢?

接下來就是從李衛府中轉到田文鏡府中,並與田文鏡一起把諾敏拉下馬,繼續靠他的聰明才智為雍正鞏固皇位出謀劃策。



以至於後來鄔思道在田文鏡府中為其出謀劃策,解決了諸多麻煩,聲名日重,連雍正都知道了。

有次田文鏡上一道請安的摺子,

雍正批道:“朕安,鄔先生安否?”



可見鄔思道本人與雍正之間並不僅僅是君臣關係。也存在著一丟丟你中有我,我又有你,說不清,道不明,你濃我濃的關係。(此處可參考雍正袈反潛邸當晚與鄔思道的談話,雍正眼中含淚,鄔思道那一聲皇上,差點燃了老夫的少女心。)


福貴和土根


歷史上,鄔思道是紹興人,自幼愛讀書。有才華,是典型紹興師爺。他們家條件不好,所以靠給人做幕賓過活。由於《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的熱播,鄔思道料事如神、算無遺策、運籌帷幄的神機軍師形象深入人心。

與電視劇不同,他投到了雍正寵臣田文靜的門下,並非是先在四爺府,後來雍正推薦過去的,而是先到的田文靜幕下。田文靜仰仗鄔思道的主意和文筆,多次受到雍正的認可,後來雍正知道了田文靜手下有這樣一個“智囊”,以至於有一次在批閱田文靜的奏摺時寫了一句:朕安,鄔先生安否?

不過以現有史料來看,雍正和鄔思道應該是沒有見過面的,更談不上為其奪取大位出謀劃策了,所以電視劇裡那場雍正和鄔思道告別的戲,顯然是編劇演繹的得意之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