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跟著黃河走|在河之源,初見如戀

 渭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郭豔/文 張伯平 雷沛/圖)山,綿延不斷;水,涓涓流淌。這裡離太陽與月亮最近,這裡是彩雲留戀的地方,這裡是野生動物和孩子們的天堂……

跟著黃河走|在河之源,初見如戀

“大河浩蕩,一往情深歸海去;源頭多情,吉祥如意迎客來。”青海是一個美麗的地方,三江源是生命之源。瑪多縣正是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地帶,享有黃河源頭第一縣的美稱。這裡雪山聳立,溼地連片,散落著千座迷人的聖湖,像鑲嵌在草原上的顆顆珍珠;這裡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是格薩爾策馬稱王的聖地,也是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地方。

跟著黃河走|在河之源,初見如戀

原始古樸的自然地域風貌,瑰麗多姿的民族文化風情,燦爛深厚的歷史文化遺存,豐富獨特的物產自然資源……瑪多,彷彿是造物主無意遺落在人間的一方世外桃源,源源不斷地傾瀉出萬里黃河的壯闊美、姊妹雙湖的純真美、巴顏喀拉山的雄性美、星宿如海的璀璨美、唐蕃古道的曠遠美、萬類自由的樸素美。

跟著黃河走|在河之源,初見如戀

孩子們在草原上追逐草原鼠、黃鼠狼,看老鷹孵蛋;大人在湖邊發呆,在水裡撿石頭,在草原上閒遊,曬著太陽吹著風……在這裡,雖然無法停駐你的目光,但可以安放你的心靈。無論是扎陵湖和鄂陵湖的深情凝望,冬格措納湖的環山懷抱,抑或是隨處可見群集的黃羊悠閒自在來往穿梭公路兩旁,成群的野馬、野驢出沒于山間草灘,數以萬計的候鳥棲息在河湖荒僻草地,或聚集於湖中小島,在沙灘草叢築巢產卵,繁衍後代。在俯仰天地的歲月中,我們可以依著時光的輕柔,緩緩走近初見的那份情愫,眷戀遇見的不捨。

跟著黃河走|在河之源,初見如戀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今再讀劉禹錫的黃河源頭,它的雄渾與博大,廣袤與包容,美好與豐盈,給我更加貼切和真實的詮釋,是它築成我們民族安祥家園的屏障,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踏冰臥雪,不忘初心,跟著黃河走,我們在路上!

跟著黃河走|在河之源,初見如戀

相關鏈接:

旅遊線路

線路1:瑪多縣——萬里黃河第一電站(黃河源水電站)——扎陵湖、鄂陵湖、牛頭碑、泊海迎親灘、多卡寺(注:幾處景點在同一區域內)。

線路2:瑪多縣——星星海——阿依地(格薩爾賽馬稱王起點)——和科寺。

線路3:瑪多縣——莫格德哇(唐代吐蕃古墓)——猴山——冬格措納湖。溫馨提示

為有效保護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扎陵-鄂陵湖、星星海自然保護分區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瑪多縣政府發出通告:禁止在扎陵-鄂陵湖、星星海自然保護分區開展旅遊活動。此項舉措旨在保護黃河源頭生物多樣性,確保珍稀物種棲息地不受威脅,有效保護好黃河源頭的生態環境。

通告明確:瑪多縣扎陵-鄂陵湖、星星海自然保護分區將禁止一切社會團體、單位或個人隨意進入開展旅遊活動和探險活動;對擅自進入保護區開展旅遊、探險等活動者,一經發現,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情節嚴重的,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移送司法部門,追究刑事責任;因公進入扎陵-鄂陵湖、星星海自然保護分區開展工作的,必須在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部門辦理相關手續後,方可開展工作。

此外,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還將通過建立“聯合、聯動、聯防、聯打”機制,對涉及扎陵-鄂陵湖、星星海自然保護分區的旅遊活動進行嚴厲查處。下一步,黃河源園區管委會將按照已批覆的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開展生態體驗、科普教育等活動,為保護生態環境持續發力。行前準備

瑪多海拔高,含氧量是平原的60%,所以大部分遊客到瑪多以後會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最好自備一些針對高原反應的藥物,如阿司匹林、安定、複方黨參片、利尿磺胺、抗感冒藥、維生素C、E、B1、B6等。也可買些抗高原反應的保健品,如肌苷、紅景天、魚肝油、人參水。

身份證、學生證、軍官證、相關單位的介紹信等可證明自己身份的證件,是出行必須要帶的。準備幾張證件照,可用來辦理登山等特殊線路的旅遊臨時證件。

瑪多地區基礎設施條件相對落後,除農業銀行、農商銀行以外,暫無其他銀行。

瑪多黃河源地處青藏高原,海拔高,晝夜溫差特別大,須準備禦寒、防水、防風衣褲以及鞋襪。同時還可攜帶遮陽帽、太陽鏡、防曬霜、潤唇膏以及個人衛生用品。瑪多旅遊禮儀

瑪多黃河源藏族人民,把潔白的哈達作為表達內心純淨的神聖禮物,視哈達為連結心意和誓言的金線索鏈,常以哈達獻給活佛、寺院神佛塑像和尊貴的客人,表示崇高的敬仰之情。在盟誓和締結婚約後,互相交換哈達作為守約和建立親密關係的象徵。寺院和宗教活動點的禁忌

禁止獵殺一切野生動物。

忌諱行人騎馬從寺院門前和嘛呢石堆邊經過,路經宗教聖地須下馬步行。

禁忌坐在嘛尼石堆上和經幡上拍照、嬉笑打鬧。

禁忌坐在家中供奉的佛壇下面或在就坐時把腳伸向佛壇。

禁止打殺天葬時食屍的“神鷹”和鶴類等“神鳥”。生活中的禁忌

忌食魚類和一切水生動物。

忌食馬、騾、驢等單蹄類家畜。

忌用刀宰殺牛羊,當地群眾一般用繩索勒殺。

忌在帳房頂部晾曬衣物,曬衣物一般搭在帳繩上。

忌在爐灶和火塘上跨過。

忌提死人名字,認為提死人名字會使亡靈不能安寧。

忌在畜圈大小便。

忌跨越和踩踏帽子,“欺人不欺帽”,從帽子上過或踩踏則視為失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