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風光旅攝為主,經費有限,索尼微單優先考慮購機身還是鏡頭?

彼岸181010566


後期的話,空了慢慢學也沒什麼關係,開始不懂,先套個預設,然後以後一步一步學。

打了半天字我決定前面加一段話,我一邊在思考一邊在推薦,所以可能比較亂,希望理解,也希望能看的明白。

先說鏡頭吧。

主要是這顆24-105佔的比重太大了。

這顆頭近萬元的價格,再配合其他鏡頭,會讓你很難取捨。

如果是我的話,決定買16-35f4,我就不會再購買24-105了,再選擇一支定焦跟16-35配合。當然,可能你覺得變焦頭必須有,而且需要作為掛機鏡頭,那我建議你購買騰龍28-75,捨棄掉105這個焦段。

焦段便捷性上有一些損失,但是依然有不錯的焦段涵蓋,而且是一支恆定2.8光圈的鏡頭,價格在5500左右。最重要的是,這支頭評測很好,性價比很高。

再搭配16-35f4,這樣的焦段銜接也更合理

其實我建議家用及旅遊,你先購買28-75,至於超廣角,可以自己借一支上機試試,或許28焦段夠用。如果實在很喜歡超廣,再購買也來得及。

如果決定不購買16-35,我覺得倒是配合一支70-200f4更好,風景人像也依然能兼顧,尤其是人像。

這支頭價格在七千以內,。

當然,這個後續再考慮,現在建議是考慮一下騰龍28-75這個方案。

機身方面,建議不要再考慮a7ii,在a7m3和a7r2之間考慮。a7m3價格14599,而a7r2價格目前在12000+。

說性能,肯定是a7m3更強。但是作為風景拍攝來說,a7r2的無低通4240萬像素解析力更強。

a7m3對焦系統更快,更準,但是a7r2的對焦對於家用來說,也足夠,這個看用途來判定吧。





新手切記不要一上來就想著焦段配齊,首先,一顆常用焦段變焦選好,然後是機身選擇。

最後再決定需要其他哪些焦段,因為你自己肯定更清楚自己的需要,不要心急。

希望回答有用吧。


攝像liy


風光旅行攝影為主,看中了索尼微單,不知道是應該先下注機身還是先下注鏡頭,該如何辦呢?


根據你的具體問題,我來具體分析和推薦一下:


一、你打算,A7m3配24-105G 或者A7m2配24-105G+16-35f4

你的這個想法,就是,究竟應該買索尼A7M2還是索尼A7M3的問題了。


其實,如果你完全買不起索尼A7M3,那麼,我是覺得,確實是應該先買索尼A7M2的了。就好比你買不起深圳市中心的房子,那麼,我就會推薦你購買深圳郊區的房子了。


如果你壓根一點都沒有考慮索尼A7M3,我覺得,確實是應該先買個索尼a7m2的了。先上車嘛,以後慢慢補票。


不過,如果你完全買得起索尼A7M3,我覺得,就不需要考慮A7M2了,毫無必要的了。畢竟機身這個東西,其實也是很重要的了。


超廣角鏡頭,其實用處並不多,建議採取租借的方式

索尼A7M3出來了,索尼A7M2確實是可以淘汰了,這個和尼康不一樣,尼康新機出來了但是舊機也不會真的被淘汰的了。

索尼和尼康真的不一樣,最好不要購買索尼的老型號機身,而尼康確實是可以購買老型號機身的


二、我建議你先買索尼A7M3,鏡頭嘛,可以先租借,或者慢慢升級

事實上,超廣角鏡頭,其實用的真不多。你難道不用上班,天天出去旅行?

好吧,事實上,還是24105最實用,用處最廣泛最普遍的了


如果你偶爾去川藏線或者出國,那麼租借一個1635mmF4.0就夠了。

如果你偶爾拍攝星空,那麼,租借一個比F4.0更大光圈的超廣角鏡頭嘛,比如說16-35mmF2.8或者超廣角定焦鏡頭,啥的,都可以。


光線攝影學院



相機是一個系統,鏡頭應該優先於機身考慮。


請恕我直言,您自己設想中的這兩套方案都非常雞肋。多多諒解!


16-35沒有什麼問題。可是24-105之類的鏡頭,全世界目前沒有很優秀的方案,也包括索尼。用過的人,如果和更高級的鏡頭有比較了以後,絕對不會說24-105是個優秀鏡頭。我對索尼的鏡頭不太熟悉,可是特地為您上官網去看了一下,沒有看到24-105G這個鏡頭啊?至少官網上已經撤掉了。就算有,10000元,也太貴了。


如果只是拍風景,我建議:


A7R2 高像素機身,既然已經決定買索尼,為什麼不買高像素機身,而要屈就去買低像素的機身呢?大家無非是衝著它的高像素去的。


A7M3和A7M2別人吹得再好也不要考慮。


鏡頭16-35 F4可以的。也是必須的。


24-70、24-105是我非常不推薦的。不要買。理由我展開了。有一次是照材市場買相機,老闆非要給我推薦一款福倫達鏡頭,還說這相機書上有介紹。我一看這書就是我寫的。明白了嗎?權威。不建議您輕易上這個焦距段。


這個大家看來不可缺少的鏡頭,其實是雞肋。我自己有佳能24-70L和24-105L,可是基本不使用。您就別花冤枉錢了。


我建議在16-35後面直接跟一箇中焦距微距鏡頭。


就可以了,暫時不要再買了。等以後預算夠了,再補充一個70-200mm專業級鏡頭。2X增倍鏡。這樣基本就配置齊全了。如果預算足夠,再加一個55mm F1.8。到此為止。


微距鏡頭,可以通吃微距、人像、風景拍攝三個環節。


我反覆強調,拍攝風景最好的鏡頭是長焦,而不是廣角。微距鏡頭恰恰是非常適合拍攝風景的。


我用75mm焦距的定焦鏡頭拍攝的。和90mm視角很接近。90mm應該可以表現的比我更好。


奧林巴斯60mm微距拍攝的,等效索尼全幅120mm。誰說微距不能拍風景?


強烈推薦索尼微距。預算夠,上G大師微距。錢少,普通的90mm微距也很好了。


本人最常用的鏡頭之一是徠卡M90mm 和騰龍90mm 微距。


本文由91拍照網創始人齊曉東老師親自回答。

齊曉東 老師

1995年畢業於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攝影系

上海市攝影家協會會員

在富士、興華、騰龍等公司任職多年

從事環保行業多年

出版有多本照相機專業著作


2015年創辦《91拍照》網

大學畢業早期曾擔任《瑞麗》雜誌及歐萊雅指定攝影師。精通廣告攝影與平面設計,而入職攝影器材行業。從攝影出發,橫跨數個不同職業領域,身為職場精英,工作之餘不忘拍照,尤其喜歡人文風格的隨機攝影。攝影即心性。


出版的著作有:

《135旁軸取景相機》

《大畫幅相機》

《135鏡頭攻略》

《120鏡頭攻略》

上述著作皆被列為各大高校攝影專業指定教材。


91拍照聊相機




我的意見是先確定入a73,鏡頭方面16/35或24/105再斟酌。我是第一時間出了a72入了a73的。

a73相比a72的提升非常明顯,高感、對焦進步明顯,即便你著重風光,不那麼在意對焦,但高感提升的意義還是很大的,還有,在a72上一直讓我感覺彆扭的快門時滯長的問題在a73上也明顯改善,所以硬件上的提升值得買a73。

另一個就是心理層面了,買新不買舊一直是攝影玩家的一個心理魔咒。買了a73加24/105先用,足夠你任何拍攝題材,如果你覺得還不夠廣,完全可以找機會入個老蛙12mm,或者16mm的的廣角定焦。16/35 f4這頭我有,16端不錯,35端肉了點,除非你專門跑出去專題做風光創作,否則旅拍會很糾結,而且沒有中長焦,很多風光題材沒法拍,我在亞丁就遇到了焦段不夠的尷尬。

這就是我的建議,a73+24/105,這頭除了貴點,沒大問題。開頭的東極島日落,焦段90mm,16/35就頗多尷尬。


巫說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用途用途用途。明確了自己的用途,再決定選購能夠滿足自己用途的器材,那麼就是明智之舉。

看題,題主的用途是風光旅拍,我認為有兩點需要把握,一是畫質,二是方便。另外還需要明確題主的片子是拍來做什麼用?我猜測多半是網絡、自媒體,充其量也就是一般旅遊攻略或遊記等出版物,而並非用於出版攝影集,或辦展覽之類吧。確實如此的話,那我感覺題主選擇A7M3機身+24-105G OSS就夠用了。A7M3是索尼最新推出的全幅微單,參數強大,性價比很高,市場銷售十分火爆,視頻功能也是全幅微單中最強的,除了像素數低於A7R2以外,其它性能全面超越,尤其是以前廣受詬病的電池續航能力,也已經基本解決(這一點對旅行拍攝十分重要)。不過,2400萬像素如果用途如上所述,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再說鏡頭,24-105這個焦段對題主的拍攝題材來講是夠用的,而且不用換鏡頭,方便,這也是廠家推出它的初衷。而畫質方面,這隻鏡頭搭載四枚非球面鏡片(包括兩枚高精度AA高級非球面鏡片),使畫質得到保證。還有三枚ED(超低色散)玻璃鏡片與非球面鏡片組合,可以更有效地減低色差。而四檔防抖加持,也提高了鏡頭的適應性。鏡頭前鏡片還有氟塗層,能夠幫助減少灰塵、水、油和指紋等對鏡頭的影響。有點糾結的是它的價格近萬元,相比佳、尼兩家貴了點,但好處是方便呀!而且畫質也木問題哈。

總之,題主並非以攝影創作為主要用途,而是旅拍為主,那麼這個選擇沒什麼毛病。


蜀人好攝


第一、索尼相機的機身升級換代比較快,鏡頭相對來說較慢,所以推薦鏡頭買好一點的

第二、風光旅攝的話還是推薦“一鏡走天下”這類的鏡頭,索尼的FE 24-240mm F3.5-6.3 OSS建議考慮一下,

24-240這個頭無論專業機構評測還是用戶使用體驗反映都不錯,不要先入為主認為10倍大變焦就一定是狗頭。要知道索尼早就有做大變焦廣播級鏡頭的能力。

24-105G這個頭評價也不錯,也是比24-240定位高一檔的鏡頭。就是明顯比友商同規格鏡頭高,普遍認為會降價,個人對此不抱太大期望。24105G是中國工廠組裝的,品控比泰國組裝的2470GM可靠,2470GM的品控被人詬病。


咔嚓一下,記錄拾光。歡迎大家關注“旅圖拾光”,這裡不僅有攝影知識分享,還有旅行路上的故事。


一路旅圖


謝邀

機身肯定是選a7m3,鏡頭在預算不足的情況下,可以入手適馬35mm定焦頭,覺得廣角鏡頭不夠,可以入手國產的老蛙等12mm 28mm的手動鏡頭。講究便攜性,就先入手適馬15-105mm


特約攝影師江昊


風光旅行攝影為什麼不考慮尼康呢?索尼拍視頻好,風光拍照一直是尼康穩坐老大,先考慮機身還是鏡頭,你也沒說預算很難選擇的。最後良言,什麼相機什麼鏡頭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把相機發揮出最佳狀態再結合強大的後期一定能多出大片(天公需作美),就好比人們常說超廣角拍風景,中長焦能拍嗎,答案是能。再好比人們常說大光圈拍人像,那麼沒有大光圈情況下能拍好人像嗎,答案是能。更有牛逼轟轟的大神,不需要藉助任何影視燈、輔助燈,把人像拍的非常棒。我也不上圖了,只要你熱愛攝影並堅持下去,相信有一天你會明白我講的。


橋廊遺夢


如果預算有限,建議先購買合適的鏡頭,選配一個靠譜的二手機身。在數碼時代,機身性能提高很快,等到手中機身性能落後最新機身2-3代後,可以考慮換一個更高檔的機身,或許到時候經濟條件也改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