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被定義為咖啡市場“攪局者”的瑞幸能否攪動市場?

近日,關於瑞幸咖啡的新聞鋪天蓋地。先是在坊間流傳“挖角星巴克員工”;再到5月15日發佈反壟斷公開信,之後起訴星巴克中國涉嫌壟斷,有人稱瑞幸咖啡是在為行業爭取公平競爭環境,同時也有人質疑瑞幸咖啡有“碰瓷”嫌疑;後來全球頂級投資機構高盛發表了關於瑞幸咖啡崛起的專項報告《瑞幸咖啡研究報告》,這些都讓開業不久的瑞幸成為熱點。

被定義為咖啡市場“攪局者”的瑞幸能否攪動市場?

瑞幸咖啡

該報告指出,瑞幸咖啡的火爆對高盛所研究的行業消費趨勢提供了三點重要啟示:注重線下實體呈現,獲取關注;將產品和服務帶到消費者身邊,為其提供便利;符合千禧一代飲食觀。

“互聯網公司式”的擴張似乎是瑞幸爆火的主要原因之一。瑞幸把自己定義為咖啡市場的一個“攪局者”,以便宜、便利為賣點,並通過瘋狂開店及爆炸式營銷來吸引消費者及擴大規模。

被定義為咖啡市場“攪局者”的瑞幸能否攪動市場?

瑞幸咖啡廣告

事實上,電梯廣告也是業務增長最快的廣告渠道之一,其在 2017 年的年複合增長率達到了 20%。

媒體報道,很多初創企業(如 2015 年的餓了麼和 2016 年的 OfO)通過電梯廣告快速吸引人們的注意,而電梯廣告的大客戶也包括了各類互聯網和非互聯網企業(2017 年電梯廣告的頂級客戶中就包括了京東、天貓、KFC 等)。也就是說,雖然消費行為正變得越來越“電子化”,但線下推廣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瑞幸定位比較明確,符合千禧一代飲食觀。騰訊企鵝智庫的調查顯示,35% 的受訪者能夠接受沒有廚房的出租房,也有 7% 的受訪者認為買房時也可以考慮沒有廚房的房型。2017 年,餐廳營業額的增長速度明顯超過了食品飲料零售市場的速度,在整體食品市場中不斷佔據著更大的份額。

瑞幸的在線推廣活動鼓勵用戶通過社交網絡向好友推薦瑞幸,新客戶將獲得一張免費咖啡券,成功下單後推薦人也將獲得一杯免費咖啡,另外還有咖啡券買二贈一、買五贈五(可以買券後慢慢使用)等活動,無疑這些都需要足夠的資本來運作。

近一年來,很多互聯網項目夭折。大家已經明白,靠資本搭建起來的市場,項目實現盈利的機會比較小。

資本是沒有耐心的。當資本的熱情褪去,故事就很難再講下去。

瑞幸從一開始就是想先通過技術的手段找到更多喝咖啡的人。圍繞這個目標,從一開始,瑞幸就開發了自己的app,通過信息採集的方式分析客戶的分佈和喜好,形成消費習慣的大數據,又以此為基礎為實體店選址,實現“把店開到消費者那裡去”。

創始人錢治亞號稱花10個億來“教育市場”,培養用戶習慣,還打出了“顛覆星巴克”的旗號,這給瑞幸帶來了很多輿論,但也讓其迅速成為熱點。

在資本的支持下,瑞幸快速佈局,開設了500餘家直營店。

不過,最新一次媒體採訪中,她似乎轉換了調門:“今後將放緩建店速度,專注於持續提升產品品質。”

瑞幸是否可以用10億培養起用戶喝咖啡的習慣?這還是一個未知數。

一位業內人士對相關媒體表示,撇開營銷和炒作的爭議,瑞幸的出現對咖啡市場來說,並不是什麼壞事。但企業本身的前景並不明朗。它能否在獲得用戶後實現盈利,目前還很難說。

星巴克能夠在國內佔據龍頭老大地位,更多在於它不僅僅是一個咖啡品牌,還演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

很多人將咖啡店稱為“第三生活空間”即除了家和公司之外,可以休閒和談正事的地方,

而星巴克的體驗式營銷也讓這個品牌有了超越咖啡本身的亮點,很多網友也對星巴克和瑞幸的店內體驗發表看法。

被定義為咖啡市場“攪局者”的瑞幸能否攪動市場?

網友看法截圖

除此以外,網友也表示,門店並不是很好找。

被定義為咖啡市場“攪局者”的瑞幸能否攪動市場?

對於門店地址看法截圖

瑞幸強調的專業配送模式也被不少網友指責“送的慢”、“咖啡灑了”,儘管瑞幸在通過兌換券和優惠券的方式彌補這些問題,但也暴露了其在最後500米端的服務並不如宣傳中理想。

任何一個品牌想要在行業立身,,終究需要依託於產品和需求。

瑞幸目前面臨的最普遍的質疑是質量不穩定。如果優惠力度不再,品控又得不到解決,燒錢10億圈來的用戶能有多少忠誠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