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鬼谷子·忤合·職場選擇問題原來大有門道

忤合說的是什麼?

《鬼谷子·忤合》“凡趨合背反,計有適合。”

鬼谷子·忤合·職場選擇問題原來大有門道

忤合

開篇鬼谷子即言明瞭忤合之意,忤為背離,合為相向。忤合篇,說的其實就是一個職場中的選擇問題。

事物都是充滿著矛盾,矛盾的兩個事物雖然從哲學意義來說是一個整體,但是我們想要入世,必須從某一個立場切入,而當我們切入這個點時,便會和與之矛盾的另一個立場所背道而馳,因此產生了“忤合”。

鬼谷子·忤合·職場選擇問題原來大有門道

矛盾

《鬼谷子·忤合》中說:“合與彼而離於此,謀不兩忠。”

在鬼谷子的價值觀中,其實是並不在意自身的立場變化的。他們的高度是立足於政治抱負,達成自己理想中的目標,而立場只不過是一種切入點而已。這一點又於趨炎附勢,朝秦暮出的小人行徑所不同,不是在意誰能夠給自己更多的利益,而是更在意自己的主張,理想在誰那裡可以得到施展。

蘇秦張儀的解釋忤合

如蘇秦遊說秦國,因秦王正憎恨於商鞅的變化,因而不喜說客,因此主張得不到採納,轉而遊說列國諸侯,達成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鬼谷子·忤合·職場選擇問題原來大有門道

張儀

列國諸侯合縱抗秦,導致秦國十五年不敢東出函谷,因為吃了苦頭於是從新審視自己的政治主張,以及原來對於說客的看法。正是這個時機,因此又成就了張儀。

就人性而言,每個人的目標都會因為自身所處的位置不同而產生變化,這一種變化,會產生於縱橫家相同或者相背的兩種不同結果,這也是導致縱橫家立場轉化的原因所在。

忤合的使用說明

《鬼谷子·忤合篇》中說:“其術也,用之於天下,必先量天下而與之;用之於國,必先量國而與之;量之於家,必先量家而與之;量之於身,必先量身才能氣勢而與之。”

鬼谷子·忤合·職場選擇問題原來大有門道

縱橫家的進身,同樣也是基於矛盾體之間的較量,在左右進退之間,借勢而進。也正是因此矛盾之間的碰撞,自身立場的轉化變化,才能遊刃有餘的將自身的價值提高。

小到個人的謀身,大到一個團體的發展,無不是在矛盾體碰撞之間,反覆轉化,借用力量而使自身不斷地壯大。

鬼谷子·忤合·職場選擇問題原來大有門道

通過矛盾得到成就

因此忤合二字,其實就是借用跳板和力量,實現自身的價值理想。

飛鉗之術是依據與忤合之術而用的,飛鉗用於與君王結誠。而與誰結誠,站在怎樣的位置是忤合篇所要闡述的道理。

飛鉗之術在忤合篇中的使用

《鬼谷子·忤合篇》中說:“必先謀慮,計定而後行之以飛鉗之術。”

鬼谷子·忤合·職場選擇問題原來大有門道

能力才幹

一切都是根據實力說話,在忤合之術使用之前還有一個必要的前提,

自身的財力才幹與之匹配。在矛盾體之間的週轉的前提是自身有價值。在看清客觀實際的形勢之後,考慮自身的才幹是否與計劃所匹配。

故而《鬼谷子·忤合篇》在文末說道:“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才能知睿,量長短遠近熟不如,乃可以進,乃可以退,乃可以縱,乃可以橫。”

其實在這裡,忤合之術除了飛鉗篇之外,還需要理解鬼谷子的內楗。內楗篇是用於闡述君臣之間內在的邏輯關係,飛鉗是作為實踐操作的具體方法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