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專家:“中美貿易戰”雖暫落下帷幕,東莞仍不能持過於放鬆姿態

專家:“中美貿易戰”雖暫落下帷幕,東莞仍不能持過於放鬆姿態

專家:“中美貿易戰”雖暫落下帷幕,東莞仍不能持過於放鬆姿態

在剛剛落下帷幕的“中美貿易戰”中,就東莞的外貿經濟的整體結構來判斷,並沒有對當地的主體外貿產業造成過份影響,因為此次事件更多針對的是高科技產業,而對於東莞現有的服裝、傢俱、玩具為主導的外貿產業並未掀起過多波瀾。

但換一個維度來看,專家建議莞企業不能持過於放鬆姿態,更應該謹防其背後的匯率的風險影響。

雖然,目前東莞也在穩步推行“東莞製造2025”以及“智能製造”戰略,鼓勵本區域的高新技術產業健康發展,但在高性能醫療器械、工業機器人和航空設備等高科技產品領域還未形成相應的對外貿易出口規模。

就東莞現有的產業結構分析,韓永輝副教授給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他認為:“不能一刀切地說東莞現有的外貿結構就不好,或者通俗的說,東莞以傢俱和服裝甚至是模具為主導的外貿形式就不對,例如意大利的外貿行業也是通過賣衣服和皮革發展壯大起來的。在構建地區產業競爭力體系方面,並不是一定要發展高科技產業才是好的路徑選擇。東莞應該根據自身要素稟賦優勢,找準自己獨有的定位,差異化發展,在個別優勢產業領域做到全國領先、世界一流,打造核心競爭力。”

专家:“中美贸易战”虽暂落下帷幕,东莞仍不能持过于放松姿态

大朗國際毛織交易會

揚長避短的戰略確實不失為東莞外貿經濟發展的一個良策。如今,在全球貿易經濟秩序風雲莫測的格局下,東莞的外貿產業結構也在與時俱進,不斷升級。在這個過程,難免遇上一些前進道路上的“攔路虎”。

作為專注於廣東國際戰略研究的韓永輝副教授根據今年初的廣東地市外經貿調研,詳盡分析道:

“首先,我們調研東莞的大多數高技術企業面臨的共同問題都是人才緊缺,因為高科技產業和戰略新興企業的生產要素中,最核心的是人力資本。東莞要想有所突破,需要在高端人才的吸引方面下苦功;

第二,在調研的過程中,東莞較大的幾個傳統行業企業都共同反饋了相似的問題,就是勞動力成本以及土地成本的上升問題,導致企業無力承受,只能將產能轉到越南、老撾等勞動力成本相較低廉的東南亞地區以進行成本控制。

第三,東莞的出口GPD佔比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其他城市相較而言,是比較高的,但目前這裡的最大遺憾就是東莞沒有自貿港口。”

专家:“中美贸易战”虽暂落下帷幕,东莞仍不能持过于放松姿态

廣東自貿區涵蓋廣州南沙、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橫琴三個片區

機遇和挑戰是淵源共生的,儘管目前的東莞在對外貿易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但莞邑大地所面對的機遇也是巨大而明顯的。韓永輝副教授稱:“東莞有兩個機遇應該牢牢掌握:第一,‘一帶一路’倡議,東莞目前在這一方面提及得還是比較少,但不能否認這是未來東莞經濟的一個重大發展機會;第二,就是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規劃,從地理位置看,我們可以知道,東莞正處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幾何中心地帶,有著絕對的地理環境優勢,應該憑藉這一個點去多加聯動大灣區發展,突出製造中心的優越位置。”

自改革開放以來,莞邑大地就憑藉改革的時代春風,在機遇和挑戰中搭乘著走向世界的國際航班,由原來自給自足小農經濟,書寫了不少行業白手起家的傳奇。不管是製造加工,抑或者是對外貿易,東莞已經給予世界太多的驚喜,也譜寫了許多輝煌的故事。按照目前的經濟形勢,其實我們不難看到東莞接下來依舊可以大有所為的清晰“版圖”,但要考慮如何實操與正確實施,這首先還需東莞集合民間與官方智慧,思考如何走出自己的創新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