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情義被吞噬的日本“無緣社會”

情義被吞噬的日本“無緣社會”

“孤獨死”是指老人或者年輕人在家中孤獨的死去,但很長時間都沒有人發現,直到屍體腐臭才被人察覺報警,然後由專業清理人士來清理。

這個現象在日本很普遍了,單從專業清理“孤獨死”這份職業的社會需求大增情況來看,“孤獨死”現象更加嚴重了。

而這些“孤獨死”的人,被稱為“無緣社會”者。

情義被吞噬的日本“無緣社會”

01

無緣社會

經濟高度增長以後,傳統的家族制度、祖社會制度和宗教信仰似乎都在漸行漸遠。

現在的日本早已不是“一億中流”,而是往“下流社會”走了。

高齡、無子、失業、不婚、城市化,都是日本這個國家的代名詞。

而這些詞會聚在一起使日本形成了一個“無緣社會”。

很多日本朋友跟我說,日本的醫療保險和養老制度好,但我也知道這個制度並非運行的完美無缺,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單有養老金並不能保證晚年幸福。

情義被吞噬的日本“無緣社會”

上個月,日本著名歌手北島三郎的次子被發現死於獨居的家中。

據日媒報道,死者51歲,未婚,獨自一人生活,死後8天才被警方和他的家人發現。

02

無緣社會者

活著,沒有工作,沒有配偶,沒有兒女,不回故鄉,也沒人和他們聯繫。

死了,沒有人知道,即使被發現,也無人認領遺體,甚至無法知道事主姓甚名誰。

無緣人群已經從老年蔓延到了壯年、青年。

情義被吞噬的日本“無緣社會”

在NHK節目組收集的14000通電話錄音中,有20歲的年輕人曾想過自殺、有17歲的少女已經承擔起家庭重任,疲憊不堪,害怕自己與節目中的人一樣。

對於有著孝義傳統的東方文明社會來說,這個現象觸目驚心!

03

“斷舍離”的人際交往

《斷舍離》是前一陣子日本很暢銷的一套書籍,小編也有買來讀,主要講述了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

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

舍=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

離=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情義被吞噬的日本“無緣社會”

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將“斷舍離”概念運用到了人際關係中。

情侶之間,ta惹“我”生氣了,分手吧,彼此在一起是折磨。

結婚之後還要彼此負責任,簡直太麻煩了,不要結婚了吧。

生了孩子還要照顧,而且他長大後不一定會照顧我,生孩子有什麼用?

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解決,和鄰居相處好了根本沒必要。

工作太忙了,父母也有自己的生活,回家什麼的從來沒有想過。

......

這種看似利利索索不拖泥帶水的“斷舍離”處世之道,背後卻是難以言喻的孤獨和讓人心疼的獨立。

情義被吞噬的日本“無緣社會”

“生涯未婚”的若山缽子,年輕時絕對是一位傑出女性,她憑藉自己的能力賺錢,買下了一座公寓。

但卻因為忙於工作、照顧母親,耽誤了結婚。

情義被吞噬的日本“無緣社會”

讓她真切感受到“無緣死”,是源於三年前得了癌症,孤零零的無法出門,從此養成了瘋狂儲糧的習慣。

情義被吞噬的日本“無緣社會”

她害怕再次生病,就一次性買足3個月的食物。

但隨著年齡增長,已經79歲的若山缽子,更害怕某一天,在房間化成白骨,都沒有人知道她已經死了。

情義被吞噬的日本“無緣社會”

“情義最難接受”

日本的一句俗話,這其中包括對姻親家屬應負的一切義務。

時至今日,人們已經對涉及情義的語言已經充滿了嫌惡之情,常常是輿論壓力迫使人們違背心意而不得不履行情義所帶來的“義務”。

但我們最終將明白,最難戰勝的是自然規律,最難征服的是衰老和死亡,最最需要的是扶持和擁抱,最最可貴的是愛與信任。

就像今天的歌詞:

幸せを守るのではなく

幸福不應只是墨守著

分けてあげる

而是分享與給予子

情義被吞噬的日本“無緣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