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皇帝姓朱,百姓殺豬、吃豬肉怎麼辦?皇帝一個辦法就解決了

眾所周知,在古代皇帝就是天子,是除了天地之外,最為尊貴的存在。在古代的封建禮制也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就是等級有序,君王絕對是排在第一位的。其餘的哪怕是父母關係,在君王面前,也只能暫居其後。很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皇帝的妻子,哪怕是皇后的父母,見到皇帝也要行君臣之禮。古代皇帝的姓氏更是被尊為國姓,但凡是有辱國姓的,甚至都要被問罪,嚴重的甚至直接抄斬。

皇帝姓朱,百姓殺豬、吃豬肉怎麼辦?皇帝一個辦法就解決了

明朝時期,大將徐達的兒子起初名字叫做允恭,但後來為了避諱皇太孫朱允炆的名諱中的“允”,所以改名為輝祖。唐朝時期,唐太宗名諱李世民,當時的人遇到“世”字要以“代”字代替,遇到“民”字則以“人”字代替,這種避諱最為嚴格。

這裡提到的便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他姓朱。朱元璋的姓氏卻非常巧合的和“豬”相對。所以更是要避諱豬這個字眼了。在古代普通人能吃的肉只有豬雞魚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豬肉了,不要說牛肉的事情,因為在古代的時候,牛是作為重要保護的耕作工具,是禁止隨意殺害的,隨意殺害的甚至還要被判刑。因此,豬肉就是人們最重要的食用肉類。那麼在明朝的時候普通人怎麼稱呼豬呢?他們自然不敢直接稱呼,如果說:“殺豬了”,那不就是“殺朱”嗎?

皇帝姓朱,百姓殺豬、吃豬肉怎麼辦?皇帝一個辦法就解決了

朱元璋本來就是比較敏感,甚至被民間認為喜歡沒事找事的類型。但是他也知道,禁止吃豬肉顯然有些不太現實。畢竟,豬肉還屬於古代祭祀的重要肉類。於是,他就直接下令民間不準稱呼“豬”,而是叫做彘(zhì)和豕(shǐ),這樣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皇帝姓朱,百姓殺豬、吃豬肉怎麼辦?皇帝一個辦法就解決了

可是明朝人真的會這麼稱呼嗎?我看未必,試想明朝那個封建社會,文化教育絕對不是這麼普及的,很多普通民眾甚至根本就不識字,怎麼會懂得這兩個字呢!

因此,對於普通的民眾而言,私下裡肯定也是會經常說的,畢竟天高皇帝遠,皇帝派人監視的都是那些達官貴人,可不會監視這些普通民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