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這兩件事讓胰腺癌的發生率成倍增加

胰腺癌

發病與死亡接近1∶1   

中國胰腺癌發病率在逐年上升,其中上海發病率已與歐美國家持平。令人不寒而慄的事實是人們不斷聽說蜚聲中外的名人、高官因胰腺癌離開人世。那些總統、總理、部長不差錢,不愁請不到最好的專家,然而他們的生存時間也不比尋常百姓長。胰腺癌是惟一一種發病人數與死亡人數接近1∶1的疾病。   

胰腺癌很難得到早期診斷,不僅僅因它深藏不露,更主要的是在發病早期缺乏典型症狀,當病人感到生病時已進入了中晚期。即使在疾病早期去看醫生,也很少能夠得到早期診斷,因為早期診斷對醫生的技術和設備要求都很高。

這兩件事讓胰腺癌的發生率成倍增加

  

吸菸讓胰腺癌成倍增長   

過去,大家都以為胰腺癌是“老外”的事,因為從資料上看胰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有明顯地域差異,北美、新西蘭、歐洲、澳大利亞等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胰腺癌發病率較高。總體上,高發國家和地區的發病率是低發地區的5~7倍。   

然而,隨著我國生活條件改善、飲食結構變化,以及進入老齡化時代,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日漸增多,而吸菸、慢性胰腺炎、肥胖、糖尿病等都對胰腺癌有著誘發的作用。近20年來,胰腺癌在我國的發病率已增長了4倍。胰腺癌惡性程度高、預後差,平均生存時間僅4~6個月。

這兩件事讓胰腺癌的發生率成倍增加

  

胰腺癌偽裝成頸椎病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神經內科郭怡菁醫生曾接診了一位奇怪的胰腺癌患者,他既沒有黃疸也沒有腹部不適,而是出現了類似頸椎病的頸椎痛症狀,經多次按摩、理療等都沒有緩解,最後才查出病根在胰腺上。   

郭怡菁醫生分析說,胰腺癌越來越會“偽裝”,除了大家熟悉的腹部不適、黃疸等消化道症狀外,因腫瘤位置生長變化,有的患者會表現為身體疼痛,特別是以頸胸椎疼痛為主。   防胰腺癌少喝含糖飲料   

胰腺癌的病因雖不太明確,但其發病與生活方式有關,大量研究和臨床證實,過多攝入甜食和加糖飲料會增加患胰腺癌的風險。

與從不喝含糖飲料的人相比,每天喝兩次含糖飲料的人,患胰腺癌風險高達90%,特別是無明顯誘因的糖尿病患者,應警惕患胰腺癌的可能。另外,高脂肪、高蛋白質飲食會刺激胃腸道釋放激素,增加胰腺對致癌物的敏感性。因此,應酬多的中年人最好少吃肉、少喝含糖飲料。在烹飪過程中,油溫過高則可使肉類的氨基酸和蛋白質分解出誘發胰腺癌的雜環芳香族胺類。對於胰腺癌高危人群可以考慮配合人參皂苷rh2改善體質,增強免疫力,預防腫瘤的發生。

這兩件事讓胰腺癌的發生率成倍增加

  

為此,天津腫瘤醫院胰腺腫瘤科主任郝繼輝提醒說,胰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一旦出現消瘦、疼痛、黃疸時,病情往往已發展到中晚期,錯過了最佳手術時機。因此,日常生活中除少糖、少油飲食外,還要留意有無不明原因的腹痛、反覆出現的脂肪瀉、腹脹等,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