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歐洲再次被攪亂,繼敘利亞之後,美國又引爆一火藥桶禍及歐洲!

歐洲再次被攪亂,繼敘利亞之後,美國又引爆一火藥桶禍及歐洲!

以色列和伊朗可謂是中東地區的一對生死冤家,兩國自第一次中東戰爭之後就結下了血仇,這些年兩國仇怨因為黎巴嫩真主黨再次加深。加上近期美國宣佈退出伊核協議,以色列乘機決定對伊朗進行清算。就在剛剛,以色列總理突訪英法德三國,並對三國首腦說,必須要對伊朗要下狠手,否則會有百萬難民湧入德國。

6月6日據新華網消息稱,內塔尼亞胡當天開始訪問歐洲,重點任務是勸說德國、法國和英國對伊朗採取強硬態度、放棄挽救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內塔尼亞胡4日與默克爾會晤表示,如果不阻止伊朗在中東擴張勢力,歐洲可能面臨新一波難民潮。對此,默克爾強調,德方同樣致力於防止伊朗獲得核武器,但就如何實現這一目標與以方有不同見解。

歐洲再次被攪亂,繼敘利亞之後,美國又引爆一火藥桶禍及歐洲!

事實上,以總理內塔尼亞胡的話是基於一定歷史事實的。早在2015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後,上百萬難民湧入歐洲,德國接受的難民人數最多,極大地加劇了德國社會矛盾,導致默克爾的民意支持率瞬間暴跌。因此,中東難民潮是德國的一大“心病”,德國政府為此擔憂不已,默克爾就伊核問題也持謹慎態度。

其實,無論是內塔尼亞胡的遊說,還是德國的擔心,伊朗爆發戰爭的概率正在不斷加大。這主要由於以色列視伊朗為死敵,而美國更視伊朗為眼中釘、肉中刺。在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核協議之後,以色列猛攻敘境內的伊朗軍事目標,對伊朗的仇恨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另外,美國為了支持以色列,將駐以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直接加劇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矛盾。巴勒斯坦民眾為了表達不滿,上萬人聚集在加沙地帶,但是遭到了以色列軍方殘酷鎮壓,引發了包括伊朗在內的眾多中東國家普遍反對。

歐洲再次被攪亂,繼敘利亞之後,美國又引爆一火藥桶禍及歐洲!

正是基於以上兩點,以色列希望從政治上孤立伊朗,軍事上圍堵伊朗。目前,美國退出了伊核協議,但英法德三國仍然堅持伊核協議,這給伊朗製造了一定的緩衝機遇。德國在伊核問題上的態度比較明顯,德國希望美國重返伊核協議,用和平談判手段解決伊核問題。因此,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還不忘提醒德國,沒有美國參與,伊核協議註定失敗。其言外之意再也明顯不過了,美國都退出了伊核協議,德國也沒必要繼續留在伊核協議。

除了德國之外,英法兩國也持一定觀望態度。英法兩國同樣認為,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不影響兩國繼續留守,以色列與伊朗的矛盾不應成為他們退出伊核協議的政治交換理由。而這也正是內塔尼亞胡所擔心的。所以在訪問德國之後,內塔尼亞胡隨後將訪問英法兩國,試圖遊說英法一起敵對伊朗。

總之,無論內塔尼亞胡是否遊說成功,都無法改變英法德三國的政治立場,以色列如果單純採取軍事手段打擊伊朗,那麼將在國際上無法立足。當然,在美國沒有明確表達對伊朗實施打擊之前,英法德三國自然會保持沉默。

延伸話題:內塔尼亞胡的遊說能否奏效?歡迎參與話題討論,更多內容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