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西安正式被列為第九座國家中心城市 高規格背後環境成最大隱憂

2月7日,國家發改委正式印發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通知,這份規劃明確了西安作為中國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西安也成為第九座國家中心城市。此前,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8座城市被明確列為“國家中心城市”。

早在2017年3月份兩會期間,陝西省全國人大代表提出將西安納入國家中心城市的建議。某領導人回應說,“陝西是過去西北局的所在地,大秦帝國也是從關中起來的。你們研究一下,可以考慮,如果銜接好,給國務院專門寫報告,儘可能給予支持。把西安作為西北的龍頭,揚起來。”

當天下午國家發改委回應說,西安已經具備條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目前正在編制關中城市群規劃,其中對西安的城市定位做了描述,批覆後會把西安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

在目前九座國家中心城市以及仍在競爭的城市中,西安的經濟實力相對較弱,以GDP計算在全國排名在20名以外。為了突破城市規模瓶頸,2017年年年初,陝西省委決定將原本涵蓋西安和咸陽兩市區域的西鹹新區,交由西安代管。此舉意味著,西安在短期內一次性增加了上百萬的人口規模,總面積也一舉超過了1萬平方公里。

此次印發的關中平原城市群規劃範圍包括陝西省西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 5 個市、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及商洛市的商州區、洛南縣、丹鳳縣、柞水縣,山西省運城市(除平陸縣、垣曲縣)、臨汾市堯都區、侯馬市、襄汾縣、霍州市、曲沃縣、翼城縣、洪洞縣、浮山縣,甘肅省天水市及平涼市的崆峒區、華亭縣、涇川縣、崇信縣、靈臺縣和慶陽市區,國土面積 10.71 萬平方公里,2016 年末常住人口 3863 萬人,地區生產總值 1.59 萬億元,分別佔全國的 1.12%、2.79%和 2.14%。

西安正式被列為第九座國家中心城市 高規格背後環境成最大隱憂

關中平原城市群

看點:向西開放的戰略支點 軍民融合將是發展重點

《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顯示,以西安為首的關中平原城市群,將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戰略支點。立足古絲綢之路起點,發揮區位交通連接東西、經濟發展承東啟西、文化交流東西互鑑的獨特優勢,依託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高層次開放平臺,暢通向西開放、向東合作通道,強化交通商貿、科技教育、文化旅遊和國際產能合作,構建全方位開放格局。

未來的西安將肩負引領西北地區發展重要增長極的重任。規劃明確以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和區域性重要節點城市建設為載體,打造全國重要的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輻射帶動西北及周邊地區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作為中國的軍工重鎮,軍民融合將是未來發展的重點。新的規劃對此也有涉及,提出了“以軍民融合為特色的國家創新高地”的定位。以西安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為牽引,圍繞產業鏈佈局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培育產業鏈,統籌推進軍工、科研創新機制改革,加快軍工、科技資源優勢向創新優勢、產業優勢轉化,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示範區。

作為一座彙集了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以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全國知名理工科院校的城市,西安過去幾十年為中國航天軍工發展輸送了大量人才,被譽為“中國西雅圖”的閻良飛機城也位於西安市境內,中國大飛機919目前正在閻良進行試飛測試。上個月央視《新聞聯播》頭條報道西安交大的“西遷精神”,這代表著國家將重點發展西安的一種信號。

按照規劃,到2035年,以軍民融合為特色的創新型產業體系基本建成,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顯著增強,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穩定在3%以上,軍民融合產業總收入超過1.5萬億元。

未來的西安將打造成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對外交往中心、絲路科創中心、絲路文化高地、內陸開放高地、國家綜合交通樞紐。保護好古都風貌,統籌老城、新區發展,加快大西安都市圈立體交通體系建設,形成多軸線、多組團、多中心格局,建成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

環境成為西安發展最大的隱憂

打開全國主要城市空氣監測APP,你會發現西安幾乎呈現天天重汙染的現象。位於關中平原的西安,南邊是高大的秦嶺山脈,北邊是北山,渭河帶來的泥沙衝擊成了土地肥沃的平原。然而這樣特殊的地理環境導致汙染空氣不易疏散,尤其近幾年,隨著西安城市的快速擴張,空氣汙染日益嚴重。為了掩蓋空氣、水質汙染問題,西安環保部門造假被媒體曝光,2017年西安環保部門多名工作人員因造假被警方帶走調查。筆者一位好友在西安做水環境監測工作,因為不願意填寫虛假數據而遭到排擠、報復。

環保部部長李幹傑在2018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提出,將汾渭平原地區列為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也是該地區第一次被提到藍天保衛戰“主戰場”的地位。據澎拜新聞報道,西安市PM2.5年均值,2016和2017年連著兩年都在上升,今年1月份重霾襲城,已達到156微克。

此次規劃也提到關中城市群的環境脆弱問題。該地區人均水資源量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 1/3,且空間分佈不均。渭河、汾河流域部分區段水質汙染嚴重,地下水超採問題突出。大氣環境汙染情況嚴峻,重汙染天氣頻發,環境容量接近極限。因此提出要深化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到 2035 年實現空氣質量根本性好轉。

西安正式被列為第九座國家中心城市 高規格背後環境成最大隱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