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靴子落地,曾经热闹的食堂也关了,那些一起吃过食堂的人呢

靴子落地,曾经热闹的食堂也关了,那些一起吃过食堂的人呢

军改轰轰烈烈的展开了,我虽只是军嫂,却也听到靴子落地的声音。许多人因此没了军装,时代的洪流中我身在其中感受细节中的变迁。

具体如何改制我不懂,老公保密意识极高,工作上的事情基本不和我说,可是我知道他所在的后勤部改为了保障部,他负责的直工处直接被裁撤从此退出历史的舞台。

还有,我最熟悉的后勤食堂如今大门紧闭,曾经人声鼎沸人满为患的基地第一食堂也悄无声息的谢幕退场!

靴子落地,曾经热闹的食堂也关了,那些一起吃过食堂的人呢

那天骑车从食堂前路过,铁门紧闭,曾经熠熠生辉的二层小楼无声矗立。我站在那里凝视许久,想起食堂刚落成时有个嫂子说:真气派,简直像布达拉宫!

其实嫂子是因为喜悦夸张了,不过是普通的二层小楼,能和布达拉宫扯上的唯一联系不过是小楼通体洁白。七八年过去了,小楼在直工处战士的呵护下依旧洁白,只是大红的灯笼在烈日的暴晒下泛着灰白,似乎在诉说自己的落寞。

这是基地第一所正规化的家属食堂,一楼是分工明确的厨房,二楼是能容纳200人就餐的餐厅。统一的一桌六椅,刷着枣红色的油漆,低调而稳重,地板纯白,人来人往却常年光可鉴人,最让人稀罕的是传菜的电梯。沙漠里的我们第一次见到如此现代化的设备惊叹科技的发达和设计者的人性关怀。

我们食堂很有名,即便后来别的单位的食堂建的更气派可是始终拼不过我们的饭菜。隐约听老公说过,俩司务长都是国家等级厨师,吃了几年是不是他俩主厨我第一口就能尝出来。都是最普通的食材,可一经他俩之手总能化腐朽为神奇。

我们食堂还出名在战士伙食一直比干部好,干部家属每餐每人交四块成本费,战士的伙食标准比这个高多了。看着没有隔栏的大厅里泾渭分明的两种饭食,馋嘴的孩子总忍不住惦记战士的酸奶水果大鸡腿,可再眼馋老公也不许四五岁的孩子跑过去偷嘴。

只有送老兵的时候例外。

靴子落地,曾经热闹的食堂也关了,那些一起吃过食堂的人呢

每年冬天,送老兵的那餐午饭都会有饺子。中国人把许多寓意都包进饺子里,这顿散伙饭里的饺子代表圆满,代表祝福,代表离别。那一天战士灶那边格外沉闷,摘了军衔的老兵还像往常一样排着整齐的队伍整齐的就餐,只是留队的战友总会忍不住一次次扭头偷偷打量有领导陪同的那一桌。

上饺子的时候战士灶会给干部灶的每桌送一小碗。一桌六人,一碗六个饺子。我的那一个我百感交集吃不出滋味。我容易感动,一想到离别再美味的食物都味同嚼蜡。

饭后,老兵在食堂门口整队登车,战友们舍不得却不能相送,排着队列一步三回头的往宿舍走去,没有只言片语却如同最打动人心的默片,在我的心里永不磨灭。

所以,胸前的大红花于我从不代表喜庆,佩戴红花意味着离别,随军十四年见到了太多离别,可我的心依旧那么容易悲伤。

靴子落地,曾经热闹的食堂也关了,那些一起吃过食堂的人呢

食堂也会团聚,八一,中秋,春节,会在这里会餐。亲如一家大概就是这种样子。平常井然有序安静的食堂会在这三个节日的傍晚热闹非常,孩子在闹,大人在笑,丰盛的饭菜是对节日的祝愿,每个孩子都是大家的宝贝,从这个战士手里传到下一个怀里,击鼓传花似的,总也交不到妈妈的手里。

食堂里配有大电视,饭毕,桌椅一收开始联欢。战士里藏龙卧虎能人辈出,唱歌,舞蹈,书法,武术轮番上演。家属也不甘示弱,嫂子们唱得鬼哭狼嚎依旧会赢得掌声满堂。

食堂也是同事交流的好场所,一桌六人,刚好两家。没有固定的座位,哪里有空位就坐哪里。今天和张三同桌聊聊天气,明天和李四端着盘子交流人生。低声细语情愫绵长,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就这么越来越浓。

如今,我的食堂关门了,紧闭的大门关不住我的回忆。我知道改革总是好的,即便我是无知妇孺我也知道缩编精简绝对利国利民。只是,那份感情无法随着食堂的裁撤而抛弃。我十四年与众不同的随军生涯里食堂是绕不过去的界碑。

不知道能干的大厨去了哪里?不知道合并到新食堂的老朋友们是不是还和以前一样笑语晏晏,不知道每个吃过食堂的部队人是不是和我一样,一边痛着,一边割舍着。因为我们是部队呀,听指挥从大局是我们的本能。

老食堂终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新时代必定会大步向我们走来。生活总会越来越好,我虽缅怀却不曾惋惜。只想说:

老食堂,再见;新时代,你好!

靴子落地,曾经热闹的食堂也关了,那些一起吃过食堂的人呢

文 / 李玫

兵部来信已入驻头条号、百家号、搜狐号、新浪看点、凤凰号、企鹅号、一点号等平台。

兵部来信 个人微信号:plapostma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