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洛陽這夫妻倆給“綁匪”轉款“救女兒”,銀行員工慧眼識破騙局!

突然接到“女兒被綁架”的電話,且來電顯示為女兒手機號碼,想必不少父母都會驚出一身冷汗。5日,市民賈先生就遭遇了“驚魂一刻”,好在他和妻子到銀行給“綁匪”轉款時被銀行員工攔下,這才避免了損失。

 接到“女兒被綁架”的電話,他轉款時急得癱坐在地

50多歲的賈先生居住在瀍河區一小區,他的女兒在洛龍區一家保險公司工作。6日上午,賈先生女兒的男友小賈向記者講述了事發經過——

5日11時許,賈先生接到“女兒”打來的電話,電話一接通,手機裡就傳出幾聲“救救我、救救我”的女聲。沒等他開口,電話那頭緊跟著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你女兒在我手裡,不許掛斷電話,半個小時內轉30萬元,否則就撕票。”

賈先生聽了頓時慌了神兒,趕緊答應:“好、好、好。”他哀求對方千萬別傷人,雖然家裡一次拿不出這麼多錢,但會盡快湊錢。

“綁匪”追問賈先生“能拿多少錢”,賈先生回答:“只有5萬元。”“綁匪”聽後,要求賈先生通過支付寶轉賬。由於賈先生稱自己不會使用支付寶,對方就說了一個銀行賬號,並威脅他不許掛電話,更不能對其他人講,否則立刻“撕票”。

很快,賈先生和妻子來到家附近的交通銀行洛陽分行鐵道支行給“綁匪”轉款,可大廳內排隊辦業務的人較多,他急得癱坐在地。

來電號碼系不法分子技術改號,銀行員工冷靜識破騙局

最先接待賈先生夫婦的銀行員工小陳接受記者採訪時說,5日11時10分前後,賈先生攜妻子急匆匆地來到銀行大廳,帶著哭腔輕聲說要轉賬,他給賈先生取號後讓他先排隊等候。

看賈先生夫婦情緒激動,小陳上前詢問給誰轉賬、轉多少。“賈先生用手比劃著,示意自己的手機正在通話,要小點兒聲。”小陳說,他輕聲詢問賈先生的妻子發生了什麼事,這才得知他們要給“綁匪”轉款“救女兒”。

“這是典型的電信詐騙!”小陳趕緊叫來網點主管冀女士,倆人一致認為這很可能是電信詐騙,並告訴賈先生別急著轉賬,先想辦法聯繫女兒。當時,賈先生根本聽不進去,兩腿發抖,忽然癱坐在地。

此後,眾人輪番給賈先生的女兒打電話,雖然電話通著,但一直無人接聽。“我瞭解到賈先生的女兒在保險公司工作,上班期間不允許接聽電話,當即建議他們聯繫朋友到女兒工作地點看看。同時,我通過熟人關係聯繫上了這家保險公司負責人。”冀女士說,很快,保險公司負責人打電話說賈先生的女兒正在公司正常上班,賈先生這才意識到自己遭遇了電信詐騙。

“據我們判斷,賈先生此前接到的那個顯示為女兒手機號碼的電話,應該是詐騙者通過相關軟件改號偽裝的號碼,目的是把騙局做得逼真,使受害人快速上鉤。”冀女士說。

市反詐中心:近期受理數起類似報案,識破這種騙局並不難

6日,記者從市反詐中心瞭解到,最近一週,他們接到8起以“熟人”有危險為名實施詐騙的類似報案。值得注意的是,遇到這種情況,不少人因擔心“熟人”的安危而沒有在第一時間選擇報警。

市反詐中心民警說,調查統計顯示,賈先生遇到的此類詐騙多以20歲至30歲的女子及其父母為侵害對象,尤其以和父母分居兩地的女大學生居多。

不法分子利用當事人分居兩地,一時難以求證的弱點,通過不法渠道獲取人員信息後,利用網絡改號等技術仿冒子女手機號碼致電當事人父母,再通過事先錄好的女子哭喊聲等進行威脅,要求對方向指定賬戶繳“贖金”來實施詐騙。

“家長接到騙子打來的電話,一看電話號碼顯示的是孩子的號碼,其實都是被網絡改號等技術冒充的;而孩子的求救,一般都是事先錄好的或電腦合成的。”市反詐中心民警說,家長在得知孩子處於危險狀態時,極易喪失理智,一旦轉款,就會讓騙子計謀得逞。

“實際上,這種騙局很容易被識破。”民警說,建議家長和子女應相互留存幾個對方好友的電話號碼,一旦遇到類似詐騙或發生意外情況,可在第一時間通過第三人進行核實,避免上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