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15家銀行排隊IPO 下半年或迎密集上市潮

上週二,長沙銀行在苦等9年後成功過會,成為繼5月22日過會的鄭州銀行之後,今年第二家過會的商業銀行。大眾證券報記者統計發現,目前仍有15家銀行處於IPO排隊狀態。有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來銀行股IPO的步伐與去年相比明顯加快,預計今年下半年或迎來密集上市潮。

15家銀行排隊IPO 下半年或迎密集上市潮

15家銀行排隊IPO

5月29日,長沙銀行成功過會,成為湖南首家A股上市銀行,也是今年第二家成功過會的銀行。資料顯示,長沙銀行作為湖南省最大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業務總量在湖南省內位居第二。數據顯示,2017年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21.28億元,同比增長20.79%;實現淨利潤39.85億元,同比增長22.54%。資產總額方面,長沙銀行也是一年一個臺階。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和2017年末的資產總額分別為2853.66億元、3835.05億元和4705.44億元。不過2017年末該行的不良貸款增加近5億元至19.08億元。銀行方面表示,主要是長沙重啟限購政策,給房地產開發商帶來不利影響,造成房地產借款人還款能力下降,引發長沙銀行房地產行業貸款質量的下滑。據瞭解,長沙銀行本次預計發行不超過10億股,發行後的總股本不超過40.79億股,未來將登陸上交所上市,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補充核心資本,提高該行的資本充足率。

記者注意到,長沙銀行是今年成功過會的第二家商業銀行,此前一週的5月22日,鄭州銀行剛剛順利過會。有分析人士指出,相較於2017年全年僅成都銀行一家過會,今年銀行股IPO已呈現出節奏加快的勢頭,預計下半年會迎來密集上市潮。不過,考慮到為吸引一批高成長性、高競爭性的互聯網超級獨角獸迴歸A股,國內開啟CDR上市可能會對市場資金面產生較大波動,所以銀行排隊IPO的時間可能會延長,不太可能出現2016年銀行股IPO井噴的情況。

證監會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滬深兩市仍有15家銀行處於IPO排隊狀態,其中,西安銀行、蘭州銀行、青島銀行、青島農商行、江蘇大豐農商行、浙江紹興瑞豐農商行、江蘇紫金農商行、蘇州銀行、威海市商業銀行9家銀行處於“預先披露更新”狀態;浙商銀行、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廈門農村商業銀行、廈門銀行和亳州藥都農商行5家銀行處於 “已反饋”狀態;安徽馬鞍山農商行的狀態為“已受理”。

銀行補充資本金訴求強烈

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熱衷上市與他們在監管趨嚴的大環境下日益迫切的補充資本金需求密切相關。一方面,通過A股上市融資能使資本得到有效補充,進一步規範公司管理、加強信披透明度;另一方面,上市也有利於提升公司品牌價值,帶動公司進一步發展。

記者注意到,中國商業銀行在淨利潤增速連續上升的情況下,資產質量依舊承壓。安永日前發佈的《中國上市銀行2017年回顧及未來展望》報告顯示,2017年,41家中國上市銀行實現淨利潤合計15409.72億元,比2016年度增長5.10%,增速上升了1.42個百分點。不過,部分上市銀行逾期90天以上貸款餘額仍高於不良貸款餘額,產能過剩行業客戶和高負債槓桿企業的信用風險仍在持續暴露,顯示上市銀行資產質量仍然面臨較大壓力。

事實上,補充資本金的需求不僅僅存在於未上市的中小銀行,同樣存在於已上市的大型銀行身上。早在今年3月份,農業銀行就發佈了募資規模達千億的非公開發行方案,募集資金規模不超過1000億元,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本行的核心一級資本。2018年5月29日晚間,該定增預案終於獲得證監會通過,該項定增也將成為A股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再融資。資料顯示,農行本次非公開發行的發行對象共7名,分別為匯金公司、財政部、中國菸草總公司、上海海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維資本、中國菸草總公司湖北省公司、新華保險。其中,匯金公司、財政部和中國菸草公司三者共認購金額達近900億,定增的比例將超過90%。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份以來,銀行股在二級市場上表現不佳,一路下行,迭創新低,甚至出現大面積破淨的現象。對此,,一家大型券商銀行業分析師指出,銀行股頻現破淨不會影響銀行IPO的決心,因為只要IPO成功即能募集到資金來補充資本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