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亮劍》孔捷多次敗給日軍,為什麼解放後也能和李雲龍一樣授少將軍銜?

踏雪尋梅wsy



就好比一個足球隊裡,不能十一個人都是前鋒,都想著去進球,當然也要有人在中後場負責防守,攔截,破壞對手的進攻,這也就是足球場上的髒活兒,累活兒。每個人的位置不同,要乾的活兒不一樣,不能因此就說贏球就是前鋒的功勞,和防守隊員無關。

俗話說,贏球靠進攻,奪冠靠防守,可見防守說任何一個球隊立足的根本。髒活兒累活兒沒人幹,或者幹不好,前場進攻球員進再多球也是白搭。著也就是那些動不動打出四比五之類的大比分的比賽,雖然看著熱鬧,但是技術含量其實比較低的原因。

好的球隊應該是一個整體,攻守要均衡,而且陣型要保持的很好,相互協作,比如防守也需要前場進攻球員就地反搶,為中後場球員上來搶斷攔截爭取時間,進攻的時候,也需要部分防守球員來做好保護,以免被對手打出快速反擊。


軍隊也是一樣。既需要李雲龍這種敢打能打的將領,但是也不可能所有的將領都跟他一樣,光佔便宜不吃虧,光想吃肉,不想喝湯。尤其是大兵團作戰中,負責阻援得部隊不僅戰術紀律玩好,作風要好,而且要付出比較大的犧牲開為友鄰部隊爭取時間。

再亮劍的三個團中,如果說李雲龍的部隊是前鋒進攻線,那麼丁偉就是中場負責攔截並且掌握攻防節奏的球員,需要良好的大局觀,這也是丁偉提出三個團互為犄角的意義。相比之下,孔捷就是後防線了,在幹髒活兒,累活兒。


所以球隊打了敗仗,被鬼子進了球,背鍋捱罵挨處分的是孔捷,但是打硬仗能撈好處的時候就是李雲龍上了。作為亮劍中的防守隊員,孔捷不僅幾次付出慘重的代價開掩護總部,尤其是在主動出擊,支援李雲龍圍攻平安縣城的戰鬥中,主動幫助李雲龍阻擊來援的日軍,是特別有犧牲精神和奉獻精神的。

所以說,共軍能夠勝利,不僅是因為又李雲龍這種能打硬仗從來只佔便宜不吃虧的將領,更是因為有丁偉這種具有良好的大局觀的戰略型人才,最重要的是因為有無數像孔捷這樣的在勇於犧牲的將領和戰士。而在論功行賞的時候,孔捷和丁偉,李雲龍一樣,被授予同樣的軍銜,則是意味著對他們的貢獻的肯定。


蕭武


《亮劍》中孔捷一共敗給日軍兩次。

第一次是敗在坂田聯隊手上,1937年的時候,孔捷當時任八路軍第129師386旅獨立團團長(後來是李雲龍當團長),孔捷曾和日軍華北第一軍之獨立第四旅團的坂田聯隊交手,不但沒有佔到什麼便宜不說,反而自己負了傷,而且團政委李文英也犧牲了。



第二次是敗在山本一木手上,山本一木本來的目的是通過楊村,去偷襲八路軍的總指揮部,沒想到與剛調防到楊村的孔捷的獨立團碰了個正著,雙方展開激戰,經過一晝夜後,山本一木帶領的小隊全身而退,孔捷獨立團一個營的建制被打殘廢了。


吃了兩次敗仗,為何在55年授銜的時候還能授予少將軍銜呢?

其實授銜跟吃敗仗沒有關係,畢竟誰還沒吃過敗仗。

55年的授銜,是以1952年評定為標準的。

按照中央軍委的《軍銜指示》,應以幹部1952年評定級別為主要依據,並參照編制軍銜的規定,從“德、才、資”三個方面進行全面衡量,規定了正兵團級以下各級軍隊級別與上將以下各級軍銜的比照標準。


正兵團級,多數可評為上將;

副、準兵團級,多數可評為中將;

正、副、準軍級,多數可評為少將;

正師級,多數可評為大校;

副師、準師級,多數可評為上校;

正團級,多數可評為中校;

副團、準團級,多數可評為少校;

正營、副營級,多數可評為大尉;

正連級,多數可評為上尉;

副連級,多數可評為中尉;

正排級,多數可評為少尉;

而當時孔捷和李雲龍一樣同為軍長職務,所以按照標準授予少將軍銜。



湯裡放藥


第一,授少將高嗎?不高!我認為授低了!

1,孔捷跟李雲龍一樣,在鄂豫皖時期就參加革命,屬於老紅軍老革命。孔捷入伍比李雲龍晚幾個月,那時李雲龍只是一個副班長。李雲龍在紅軍時期就當到了團長,按那個時期軍事幹部成長速度來分析,孔捷應該在抗戰開始前也已經做到團長。55年授銜的時候,紅軍時期的團長大部授予上將,少部分授予中將!孔捷授少將,的確有點低了。

2,孔捷和李雲龍都是陳賡大將386旅麾下的猛將。解放後55年授銜,師長級(劉伯承)元帥軍銜,旅長級(陳賡)大將軍銜,旅級建制下的團長,普遍授予上將或中將軍銜,如陳錫聯抗戰初期為385旅769團團長,55年授予上將軍銜,其資歷應該和孔捷、李雲龍相等。再來看看孔捷386旅的老戰友,周希漢、李成芳授予中將。陳康也是中將,可是他的資歷就比孔捷淺多了,抗戰初期他只是一個營長。查玉升授予少將,但是,孔捷當團長的時候,他還只是一個連長!可見,孔捷的少將的確有點偏低了,最起碼應該是中將軍銜!

3,再來看看孔捷的那個軍,孔捷是軍長,才授予少將,而他手下的師長,好幾個也都授予了少將!因為孔捷的軍參加了抗美援朝,而同期,李雲龍和丁偉都在後方沒有參戰。所以,孔捷的軍在抗美援朝戰役中是立下赫赫戰功的,所以,不排除他的手下師長因為軍功而榮升少將。按道理,孔捷應該也是軍功等身,55年理應授予中將!所以,無論是從戰功還是從指揮體系上來說,孔捷的少將都是偏低的。

二,孔捷沒有能力嗎?錯!孔捷的軍事才能和指揮藝術絲毫不遜於李雲龍和丁偉!

1, 有些人覺得孔捷的軍事才能在鐵三角中偏弱,不如李雲龍和丁偉,錯! 其實那是一種錯覺。這種錯覺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旅長陳賡撤掉他的團長職務以後,孔捷的委屈和苦悶,好像不如李雲龍敢說敢講,敢作敢當。其實,這是性格使然。鐵三角三個軍事主將,性格是大不相同的。李雲龍有點痞氣,丁偉有點匪氣,而孔捷有些傻氣!

2,孔捷多次敗給日軍嗎?沒有!劇中僅有一次讓孔捷被撤職的失敗,就是山本特戰隊黑夜襲擊八路軍總部,卻誤闖入孔捷的駐地,孔捷因為大意,且事發突然,所以吃了虧。在當時的戰爭條件和裝備水平下,面對火力如此強大的日軍特戰隊,偶然一次失敗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李雲龍接手孔捷的部隊後,對孔捷連諷刺帶挖苦,後來,不也被山本偷襲成功,連老婆都被綁走了嘛!

3,孔捷指揮作戰還是非常強悍的,李雲龍打平安縣城的時候,攪的晉西北好像翻了天,連太原的鬼子都出動來增援!當時,八路軍通信聯絡比較落後,團一級沒有電臺。孔捷在沒有上級指示的情況下,準確判斷出是李雲龍在惹事,敢於臨機決斷,果斷狙擊!特別是他那句“我命令……”,讓人熱血沸騰,為他的堅定和果斷由生敬意!

4,《亮劍》畢竟是一部藝術作品,為了刻畫主角李雲龍鮮明的藝術特色,無論是孔捷,還是丁偉,都必須服從於藝術需要,就好比陳佩斯和朱時茂演的小品《主角和配角》似的,配角不能搶了主角的戲。所以說,孔捷的弱不過是為了突出李雲龍的主角光環罷了。

從以上分析,孔捷的少將授的當之無愧!而且,我認為,少將有點偏低了!


管理那點事


多次敗給日軍這個好像沒有提到吧?個人認為只是他個人比較倒黴,碰上了武器裝備好訓練有素的日本特工隊而已。論資歷人家也是老紅軍,紅軍時期也是團長職務。大小戰役也經歷無數,戰場嗅覺也非常敏銳,戰鬥意志也非常強。


在平安擋住日軍瘋狂進攻,損失慘重,也是分毫不讓。為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贏得了寶貴時間,也減輕了李雲龍很大壓力。此戰可圈可點,沒得說。
另外,他還參加了抗美援朝,在戰場上也是拼盡全力,這個經歷是李雲龍丁偉都沒有的,這也算是一個功勞。
不僅如此,孔捷做事還是非常謹慎的,做事不衝動,有敢打敢拼。在部隊中也是個中堅力量,也是首長的得力助手,這樣的人跟李雲龍,丁偉一起授少將也不為過。最後孔捷也得到了善終,守衛邊疆,封疆大吏,李雲龍,趙剛的孩子都是他培養成人的,個個出類拔萃。這也說明孔捷在教育方面也是非常優秀的。


文化聚焦生活


這個有多方面因素,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因為他的職務是軍長(同時也是因為有戰功,有能力,不然怎麼能勝任軍長),軍長的基準軍銜就是少將,少部分人戰功卓著為中將,例皮定均中將開始為少將後毛主席批示皮有功少晉中(中原突圍中,創下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極少數的以軍長職務獲上將軍銜(例陳明仁上將,起義之後曾任兵團司令,後部隊改編為水利工程部隊,之後調任55軍軍長),同時極個別人以軍長職務為大校軍銜(尹先炳為大校軍銜)。

同時,《亮劍》中,孔捷也並未多次敗給日軍,影片中就兩次,第一次是李雲龍揍坂聯隊時提到過,孔捷的獨立團遭遇坂田聯隊,政委犧牲。第二次是山本特工隊的偷襲,孔捷的獨立團反應緩慢,孔捷也是這時候被擼職,李雲龍接替孔捷任獨立團團長。李雲龍也吃過山本的虧,被他偷襲,政委趙剛重傷,老婆被抓走,但他馬上攻打平安縣城找山本算賬,李雲龍部隊戰鬥力強悍,同時也有賴孔捷、丁偉和楚雲飛等人打援,攻下了平安縣城。


再說勝敗乃兵家常事,電視劇中陳賡大將也說,打戰不可能永遠佔便宜,我們剛給日軍來個百團大戰,日軍反手就給來了個大掃蕩。《亮劍》中,主要講李雲龍,所以孔捷應該是有些勝戰沒有講,李雲龍、丁偉、孔捷可是晉西北著名的鐵三角,三人並稱,還是很有能力的。

李雲龍戰績輝煌,同時犯了很多錯誤(彭總說的:他立的功和他犯的錯幾乎一樣多),不然以他戰功可以是個中將。

孔捷戰績和李雲龍相比可能稍有遜色,但犯的錯誤少,絕對當的起少將軍銜。


清風徐來清清揚




孔捷敗給日軍,在電視劇中也只有兩次。第一次是獨立團碰上了坂田聯隊,吃了大虧,李雲龍在蒼雲嶺突圍戰中消滅了坂田,擊潰了坂田聯隊,為老戰友報了一箭之仇。

第二次是李雲龍去獨立團當團長之前,獨立團在楊莊遭遇了山本特戰隊的襲擊,政委犧牲,一營傷亡慘重,全團士氣受到沉重打擊。正是這次的敗仗,孔捷的團長職務被免職,李雲龍才有了到獨立團擔任團長的機會。

當時八路軍的裝備遠遠不如國民黨的中央軍,國民黨的中央軍都打不過日本人,更不要提八路軍了。日本人的幾次大掃蕩都讓八路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兵力銳減,幹部也犧牲了不少。

後來八路軍不得不化整為零,隱蔽埋伏,進入敵後發展壯大自己。因此在抗戰中輸給日本人不丟人,重點是要能夠完成戰略任務,儘量的減少傷亡,保存革命隊伍的力量。



以孔捷的實力,解放戰爭結束後被評為少將是非常正常的,就算當上了中將也不意外。因為他的能力並不差,並且戰功也非常大,有李雲龍和丁偉都不能相比的地方。

孔捷領導的那個軍曾經在朝鮮戰場上和美國人過過招,雖然傷亡比較大,但是也戰勝了強悍的美國大兵,得到了志願軍司令彭德懷的高度評價。

甚至到了後來,孔捷在中國北部邊境還和蘇聯人幹了一仗。在珍寶島戰役中,他指揮自己的軍隊和蘇聯展開了炮戰,蘇軍的總指揮列昂諾夫上校和總站長揚辛中校被擊斃。在這場戰鬥中,孔捷完成了堅守珍寶島的任務,可以說是大功一件。

也就是說孔捷是唯一一個同時和兩個超級大國交過手的將軍,並且兩次都完成得非常出色。這個能力就不是一般人所具備的,不管是上朝鮮戰場還是鎮守中國北部邊疆的將軍,肯定都是毫不含糊的名將。



當年的晉西北鐵三角中,李雲龍是以勇見長,丁偉是以謀見長,孔捷是以情和嚴見長。當他被免去獨立團團長職務時,士兵們號啕大哭,紛紛表示願意跟著他走,這就說明孔捷在軍隊中威望很高。

表面上看孔捷比較憨厚,實際上這是一個非常有大智慧的人。後來的政治運動中,表面上看上去很厲害的,李雲龍和丁偉紛紛落馬,只有孔捷保全了自己,並且在崗位上為中國的邊疆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這就好像清朝時候的曾國藩一樣,曾國藩善於練兵和選拔將領,但不擅長臨場指揮,整體上看上去給人笨笨的樣子。但清政府正是依靠曾國藩擊敗了太平天國,又續命了50年。

也可以這樣說,在晉西北鐵三角中,孔捷是比較低調的一個人。他看上去不像李雲龍那麼勇敢和狡詐,也不像丁偉那樣聰明和大膽,但他的整體能力非常紮實和強大,要不然國家也不會把那麼重要的任務交給他。

雖然在書中沒有看到更多的資料,但以孔捷的戰功,後來晉升為中將是妥妥的。畢竟能夠和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較量過的將軍並不多,更重要的是他還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戰功。


新知傳習閣


別看書中和電視中為了拔高李雲龍,把程瞎子、孔二愣子都有點糟賤,實際上,這些抗戰時期的團長,個頂個都是能征慣戰的戰將,拿出來,誰都不是省油的燈。就說孔捷,雖然因為輸給小日本被免職,但別忘了,面對山本的特種兵戰法,李雲龍也一樣吃了大虧,孔捷被免職不是因為打了敗仗,而是因為他們團擔當的是總部警衛,關鍵時刻沒頂住差點讓總部被包圓。但也沒過多久,孔捷就官復原職了。

雖然新二應該是個比不上獨立團和新一的新部隊,但孔捷搞得也是風生水起,比之李雲龍和丁偉也並不遜色,要知道李、丁可都是眼高於頂的人物,能入他倆法眼、與他倆並列,足以證明老孔不差。而收復黑風寨,算不上孔捷的敗筆,反倒算是他善於搞統戰的佐證,尤其是在平安縣城戰鬥中,他跟丁偉不約而同地判斷出李雲龍在搞大動作,並能毫不猶豫投入全部戰鬥部隊,除了說明他們的戰鬥友情,更說明單位一線指揮員的軍事素養和敏感。

抗戰之後,李雲龍雖然成了華野的香餑餑,但客觀來說,進步不算快。反倒是丁偉和孔捷,挺進東北之後算是走上了快車道,縱隊司令、主力軍軍長……孔捷還去了朝鮮,跟美軍真刀真槍幹了一仗。當時四野去朝鮮的,個頂個頭號主力(當然除了在海南的43軍,彭總一激動給了38軍一個“萬歲軍”,把43軍上下那個激動,非要申請入朝作戰搞個“萬萬歲軍”),李雲龍在臺海前線也是很眼紅,如果孔捷不夠強,他提軍長的時間可比李雲龍早……

客觀來說晉西北鐵三角,丁偉是佔一個大局觀和戰略敏感性,能那麼早意識到中國國土的威脅在北不在南,這已經超越了軍事範疇更近於政治家的層次(當然活得太明白也是丁偉的悲劇);李雲龍是軍事戰術的天才,他對於特種兵作戰和亮劍精神的吹捧,決定了他的上升空間其實有限;而孔捷雖然不顯山露水,但卻是三人中最均衡、最值得信任的軍長。丁偉太聰明,李雲龍太桀驁,唯獨孔捷最有大局觀、能堪重用。

所以後來的後來,丁偉不知所蹤,李雲龍被一幫黨棍搞來搞去,唯獨獨掌一個主力軍鎮守北國邊疆的孔捷,反而成了李家趙家託孤的最好去處,這並不是說孔捷有多聰明,或者有多識大局……性格決定命運,厚道的老孔,得善終也是情理之中。

所以,老孔絕對配得上少將軍銜,更甚至,即便是卡55授銜的硬槓槓,老孔評個中將也不過分……


搬不動的小強


孔捷真是和大家以為的那樣“弱”嗎?答案是否定的,那只是被李雲龍的主角光環掩蓋了而已。


首先,李雲龍,孔捷和丁偉被稱為西北鐵三角,可見三人的實力是不相上下的。也許比李雲龍和丁偉二人的實力稍微弱一點,但是也是不容小覷的。


其次,孔捷在抗戰時期已經是團長,經歷過許多次戰役,像打死了山崎大隊,幫李雲龍打平安縣城,躲過了日軍的大掃蕩,雖然也經歷過敗仗,但是勝敗乃兵家常事,李雲龍不也被山本大隊打敗過嘛。

再次,孔捷參加過朝鮮戰役,這是李雲龍和丁偉都不曾經歷過的,在朝鮮戰場上的經歷對孔捷來說可以說的上是一加分項。


總之,孔捷的能力不在李雲龍之下,他是在李雲龍的主角光環的照耀下才顯得微不足道的。被授予少將軍銜也是當之無愧的。


月光侃歷史


孔捷授少將軍銜是實至名歸,孔捷的能力不比李雲龍差,而且兩人算得上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孔捷在抗日戰爭時期,只被山本一木的特攻隊偷襲一次,其餘沒有大敗。屬於穩打穩紮的,不急不慢。但是孔捷的部隊卻十分有凝聚力,孔捷要被調走的時候,全團上下都哭成一片,這說明孔捷這個人非常厚道。


孔捷立下的功勞也不小,當時在所謂的晉西北鐵三角中,孔捷的防區是和國軍、以及日軍重疊最複雜的地區,孔捷可以做到遊刃有餘,實在難得,要是換李雲龍去守。估計看到友軍部隊的裝備後,他李雲龍也敢去摸,所以考慮到這一點,當時的陳庚大將才會派孔捷去守。

並且孔捷不僅參加瞭解放戰爭,而且還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孔捷是為數不多的同美國人交過手的將領。從後來孔捷的講述中我們可以知道,當時的孔捷部打的很頑強,擔任的也是攻堅戰。孔捷對美軍的戰鬥力也深有體會,孔捷也見識到了什麼叫現代化戰爭。對於一個將領,經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後來李雲龍同常教員爭論的時候,孔捷沒有過多說話,因為孔捷知道現代化戰爭需要的是什麼,自己不過是井底之蛙罷了。



而且後來孔捷擔任的是北方的邊境防務,指揮的是最精銳的裝甲集團軍,而對手是強大的蘇軍。孔捷可以擔任此重任,說明其能力是非常突出的。並且孔捷性格沉穩,不張揚,這樣的性格才能適應外界快速的變化。孔捷在後來也真正成為了將帥之才,文化水平也是非常高的,孔捷的論文更是研究的裝甲集群突擊和火力打擊的,孔捷這個少將實至名歸。


小司馬遷論史


圖示:《亮劍》劇中的孔捷“哭戲”較多

  也許是孔捷在劇中“哭戲”較多的緣故,觀眾對其指揮水平產生質疑,誤以為孔捷打了很多敗仗。其實,孔捷的敗仗只有一次,就是遭遇日軍山本特戰隊突襲這一仗。此戰,原計劃偷襲八路軍總部的山本特戰隊,卻誤打誤撞進入孔捷獨立團的防區,結果導致孔捷手下的二營被打殘。試想,當時如果換作其他任何一位將領來擔任獨立團團長之職,包括李雲龍在內,都有可能出現這樣的失敗。

圖示:《亮劍》劇中的山本特戰隊

  通觀《亮劍》全劇,如果說劇中李雲龍的原型是王近山、丁偉的原型是鍾偉,那麼,孔捷的原型就應該是開國少將肖全夫。有以下四點理由:首先,二者都出身於紅四方面軍;其次,二者都曾經率部入朝參戰,劇情交代孔捷為志願軍某軍軍長,現實中的肖全夫是志願軍第46軍軍長;第三,二者都曾進入南京軍事學院深造;最後,二者都率部駐防東北,劇中的孔捷在中蘇對抗時長期擔負戰備任務,現實中的肖全夫則不僅擔任過瀋陽軍區副司令員,還親自指揮了珍寶島自衛反擊作戰。

圖示:《亮劍》中的孔捷與其原型——開國少將肖全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