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安定三舉措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安定三舉措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安定訊 (通訊員李瑞豐 蘇建斌)近年來,安定區通過建強村級班子、理清發展思路、完善管理機制三項舉措,著力增強基層黨組織服務能力,推動村級集體經濟不斷髮展壯大,助力鄉村振興。

建強村級班子,激活發展動力。安定區結合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推選1058名產業能人進村“兩委”班子,選拔31名在崗大學生村官或具有大學生村官經歷的幹部擔任村“兩委”正副職,為深度貧困村全覆蓋地選派第一書記,切實提高村級班子整體素質和能力。按照“一定三有”要求,按照不低於當地上年度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的標準落實村幹部年報酬,每年列支20萬元以獎代補優秀村黨組織書記100名,兌現村幹部離任補貼82.9萬元,真正培養造就了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理清發展思路,增強發展信心。為適應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安定區按照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原則,探索出了資源變動型、項目拉動型、金融撬動型、班子帶動型、村村聯動型等5類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方式。目前,全區306個行政村中,有195個村有集體經濟,其中1萬元以下106個,1萬元至5萬元82個,5萬元以上7個,切實讓村級班子發展有希望、推進有目標、工作有幹勁。

完善管理機制,強化發展保障。安定區持續加大對村級資產、資源、資金的清查、登記、管理力度,逐村建立健全了“三資”臺賬,並通過統一實行“村賬鄉管”,及時公開村級財務信息,充分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大力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建立責任倒查機制,對在扶貧等領域出現問題的基層黨組織,倒查黨建工作情況,進一步規範基層黨組織權力運行。同時,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鄉鎮黨委書記黨建述職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村級班子考核的重要指標,讓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與村幹部年度考核、評先選優、績效發放掛鉤,真正讓村級組織把主要精力放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和增加群眾收入上,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製度保障和人才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