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老人難農村的老人更難,你怎麼看?

竹石映山水


因地制宜,笨鳥先飛,防患於未然。

很願意回答這個,老人年輕人都關心的問題。以前我以為關心老年和養生話題的應該是老年人居多。沒想到,近日看一社會調查結果,關心老年問題的年輕人佔到79%,關心養生的也是位居70%以上。

老人難,是我們所處這個社會的共性,城市老人農村老人各有各的難處。也不是不能比較,而是通過比較發現自己的長處和短板,而不是越比越洩氣,反而平添幾分畏難情緒,這是我們所不願意看到的一種精神狀態。因為它是無劑於事的。你比如,城裡老人大部有退休金,醫療條件好,這些都是客觀存在,再議論半天也在短期內改變不了,那一天改變了,也許我們今天參加議論的人已經不在了。倒不如我們立足現實,在現有條件下,通過自己有限然而也是最有效的提前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化困解難。

一是,人多力量大,抱團取暖,結伴養老是個值得關注的選項。農村老人樸實厚道,好習處不矯情。有個牽頭的,將能想到的列出幾條定個”結伴養老協議”。當時想不到的還可同補充協議來解決。為穩妥推進,可先在自理和半自理的老人中試行。待作法成熟後,再擴大到全體老人。

二是,利用鄉村,農林田園方便,借鑑國外園藝養老方式。走出一條符合實際,切實可行的田園養老乃至養生之路。搞的好,也能為特色小鎮,振興農村助一臂之力。老人們力所能及,完全自願把參加一定的農作園藝作為一種活動鍛鍊和消遣。許多己經嘗試的單位,老人們的身心狀況和生活質量均上了一個臺階。

三是,針對老人們最難以克服的弧獨感和缺乏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可試著為老人們養狗作伴。也是開始可幾人一隻,一旦受到歡迎,可一人一隻。考慮到經濟負擔承受能力,可把一些作過嚴格體檢並打過狂犬疫苗的流浪狗作為來源。待有條件了,再改變犬種不遲。


我也是有興趣答題。想到那說到那。希望得到你指正和補充。以便於更多朋友參與答題,參與探討。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