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2018美國藤校Offer都給了國內哪些重點中學,公立和國際學校?

2018錄取季,縱觀美國各大藤校發出的Offer,大多數家長和學生可以發現,

受到美國大學認可的中國高中的申請者通常會稍佔優勢。

2017-2018藤校佔比最高的10所國內中學

2018美國藤校Offer都給了國內哪些重點中學,公立和國際學校?

以南京外國語學校為例,哈佛大學2017年錄取了該校的3名學生,2018年錄取了2名學生,錄取中國學生歷來吝嗇的哈佛大學可謂是對這所學校的學生偏愛有加。深圳中學2018年也拿到了哈佛的Offer,打破了華南地區多年無哈佛Offer的記錄。

在50所總上榜學校當中,共有1166名學生拿到了美國本科排名TOP 30的名校Offer,佔到美國本科留學總人數的26.2%。

截止到今年5月,被美國大學TOP10錄取最多的國內高中:

哈佛大學

哈佛大學在境內錄取中國籍學生已經超過5人,分別來自:

▲ 南京外國語學校:2人

▲ 深圳中學:1人

▲ 鄭州外國語學校(官方確認):1人

▲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1人

普林斯頓大學

▲ RD階段,南京外國語學校:1人

▲ 早申階段:復旦大學附屬中學、人大附中本部和UWC世界聯合學院(常熟),3人

耶魯大學

RD階段共發出7枚,分別來自:

▲ 北京四中國際部:1人

▲ 深圳實驗中學:1人

▲ 南京外國語學校:2人(1人同時被哈佛錄取)

▲ 人大附中ICC:1人

▲ 瀋陽東北育才:1人

▲ 上海中學國際部:1人

哥倫比亞大學

RD階段共發出5枚,分別來自:

▲ 北京四中:1人

▲ 深圳中學:2人

▲ 南京外國語學校:1人

▲ 上海外國語附屬外國語學校:1人

ED階段共發出8枚,分別來自:

▲ 南京外國語學校:1人

▲ 北師大實驗中學:1人

▲ 上海世界外國語中學:1人

▲ 上海外國語附屬外國語學校:1人

▲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1人

▲ 廣州外國語中學:1人

▲ 杭州外國語中學:1人

▲ UWC常熟:1人

康奈爾大學

RD階段,在境內發出12枚Offer,分別來自:

▲ 深圳中學:1人

▲ 南京外國語學校:2人

▲ 人大附中ICC:2人

▲ 北師大實驗中學:2人

▲ 上海外國語附屬外國語學校:2人

▲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1人

▲ 吉林大學附屬中學:1人

▲ 西安高新一中:1人

ED階段,發出了數十枚Offer(舉例部分,共36所學校):

▲ 北師大實驗中學:4人

▲ 北京十一學校:3人

▲ 人大附中:2人

▲ 北師大第二附屬中學:1人

▲ 北京101中:1人

▲ 北京八十中學:1人

▲ 北京康福國際:1人

▲ 北京21世紀國際學校:1人

▲ 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1人

美國大學TOP10錄取最多的國內高中

2018美國藤校Offer都給了國內哪些重點中學,公立和國際學校?

如果從學校的性質上來看,上榜的學校有公立學校,也有私立學校。很多家長或許會認為,如果要考國內的大學,國內的公立學校佔的優勢較大,而如果想要送孩子出國,上私立就毋庸置疑了。

其實,很多時候情況並非如此,國內好的公立學校報考國外名校也是有很大優勢的。

以北京地區的中學舉例:

截至今年5月,北京學校申請美國本科公佈錄取結果的有25所:公立校國際部14所,私立學校11所。

公立校國際部都是通過中考來招生的,這些年,公立校國際部的中考分數水漲船高,基本上可以說,各校高中部的優秀學生都進入到了國際部,尤其是人大附中、實驗、十一學校和四中的國際部。

這4所北京老牌公立學校申請美國學校絕大多數都“霸佔”了排名前TOP20的席位。而其他不論是公立國際部,還是私立學校,只是零星的有幾個Offer在這個階段,大多都集中在21-50的排名。

實際上,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也是意料之中的。這些學校的學生不僅學習成績優異,其他的綜合素質也都展現出了極高的水準,家庭條件和社會資源上也佔有一定優勢,所以更能獲得名校青睞。

然而,私立學校這兩年的進步和未來發展空間也是有目共睹的。2017年胡潤百學發佈了“中國國際學校”排行榜,共錄入了來自23箇中國大陸城市的前100所國際學校,目前只有前50名分先後順序。其中,上海和北京是中國優秀國際學校的重要集聚地,上榜學校佔整個榜單的一半,分別有26所和21所;廣州、深圳、蘇州,排名分別以此類推。

2018美國藤校Offer都給了國內哪些重點中學,公立和國際學校?

《2017胡潤百學·中國國際學校百強》前10名

2018美國藤校Offer都給了國內哪些重點中學,公立和國際學校?

圖片來源《2017胡潤百學·中國國際學校百強》

2018美國藤校Offer都給了國內哪些重點中學,公立和國際學校?

圖片來源《2017胡潤百學·中國國際學校百強》

北京很多私立學校都是這兩年才有的畢業生。以海嘉為例,2017年第一屆畢業生就收穫了芝加哥大學的Offer,今年第二屆仍收穫到排名前20的美國大學Offer,這個成績是許多公立學校運行多年後才能取得的成就。

去國內公立學校還是國際中學?

這是很多家長,都會糾結和困惑的問題。“公立學校功課重,學習強度大,學校規矩嚴格;國際學校孩子功課輕鬆,可以有較多的時間做課外實踐活動,具有創造力和想象力,英文國際環境,能夠更好地適應外國大學的學習和生活。”這個固定的思維模式,是很多人群看待公立和國際學校的通病。

實際上,有不少讀公立學校的孩子,他們的家庭都對學校教學讚不絕口,他們在英文上也非常優秀,有個性有思想,並且有顯著的藝術特長,也有不少很早就被父母送到國外。跟固有的思維模式形成了較大的反差。

而國際學校的孩子,繁忙程度跟公立學校不相上下,課外花的時間也絕不比公立學校要少。像奧數、英文補習等對於國際學校的孩子來說,比例也相當高。

很多時候,家長們不必太過於糾結到底上公立學校還是國際學校,如果單純的是想申請美國本科大學,讀哪種類型的學校都不會有失偏頗。

2018美國藤校Offer都給了國內哪些重點中學,公立和國際學校?

如何對國際中學和公立學校做出正確判斷?

從發展方向上看:

公立學校的學生將來參加中國高考,但也可憑考試成績申請國外大學;國際高考由於多年擴招,升學壓力相比以前有所下降。而由於近兩年中國學生出國留學人數不斷攀升,反而進入美國名校的難度不斷加大。

以申請美國本科來說,很多學生選擇AP課程體系。如果選擇將來申請頂級大學,要求學生必須在高一、高二兩年內完成託福、SAT及AP課程考試。

從課程設置上看:

公立學校的課程設計按照中國國家課程標準來制定的教材;國際學校採用的是國際課程。例如:A-Level為代表的英國課程體系,AP為代表的美國課程體系,IB為代表的國際文憑課程等。

2018美國藤校Offer都給了國內哪些重點中學,公立和國際學校?

從師資配備上看:

公立學校的老師基本都是中國人,外籍教師很少或者根本沒有;國際學校中,外籍教師佔較大比例,基本一半以上都外籍教師授課。

公立學校,優秀的教師比比皆是。不足之處應該說是受評價體系的影響,老師們不得不向應試教育靠攏,偏向分析教材的重難點;而國際學校,教學方式較為靈活多樣,也更加國際化。缺點可以說是師資的供不應求,因為近兩年才有所發展,缺乏像公立學校那樣的人力資源的積累。

從評價體系上看:

傳統公立學校在幾十年發展中,有了一個統一的評價體系。全國性的統一高考,各省市的會考等。這種體系能夠彌補差距,激勵學生更加努力。然而不足之處也很明顯,就是“分數”成為評價標準。

國際學校沒有橫向比較的評價體系,更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不過度拘泥於學生的學業成績。但學生的學術基礎打得不牢,缺點也是顯而易見。

綜上所述,想要成功申請美國本科,國際學校和公立學校都各有千秋,學生和家長在選擇的時候要結合自身做出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