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華為集團有多大?

tu老帽


華為有多大?

很大很大,大到不用上市就是世界500強企業!

首先從全球影響力來說

華為技術已經站在全球的頂尖級別,領先全國可以理解,如果領先世界那就是很值得驕傲的事情。

美國政府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擋華為在美國的銷售,不管是手機也好還是華為的網絡硬件也罷,其實就是怕華為的產品佔領美國市場,進行的不正當競爭,可見華為的實力!

從華為準備搬遷東莞,深圳政府的態度

前兩年華為準備搬遷東莞的新聞傳的沸沸揚揚,這也讓深圳政府坐不住了,尤其是龍崗當地的領導惶恐不安,要知道華為可是地方的財神爺啊。

以前很多企業搬走了,態度是你走了我不留,華為的風聲就可以動搖深圳領導的神經!

華為的員工和納稅

BAT員工:阿里3萬,百度5萬,騰訊大約3萬。員工總數11萬,華為全球員工總數為17萬! BAT納稅:阿里納稅109億,百度納稅22億,騰訊納稅70多億,納稅總額200億;華為自己納稅337億! BAT利潤:阿里234億,騰訊242億,百度105億,利潤總額580億;70%%被外資拿走,而華為自己利潤279億! 從2000年開始的最近十五年,華為累積營收2.3萬億,超過70%%來自海外,在外國人身上賺的錢達1.38萬億!


這組數據可以清晰的顯示華為的規模!

華為在歐洲的專利申請2017年全球第一

研發是華為的靈魂,那麼保護研發必須放在第一位。


關中道


華為集團不但大,而且非常強大。

2015年營收3950億,2016年5200億,淨利潤370億。2017年華為位列世界500強排行榜第83位,多年來一直雄居中國民營企業榜首。

不僅業務收入,企業規模非常強大,而且技術實力,研發能力,專利數量也是非常強大的,強大到令美國,印度,澳大利亞等國家害怕,紛紛出臺各種禁令,限制華為進入。

華為年營收超越BAT總和, 研發投入數百億。 2015年營收3950億,2016年5200億,淨利潤370億。華為目前收入規模,大約相當於0.8箇中國移動,1個IBM,1.6箇中國電信,2箇中國聯通,2個萬達,2個萬科,2個聯想,2.5個海爾,4個美的,5箇中興,5個TCL,5個阿里巴巴,6個格力佳,6個長虹,6個比亞迪,9個小米,10個三一重工。

華為目前全球員工17萬,其中有7萬名研發人員,而其中有1萬名博士。有公司級院士14名,各領域的專家2000名。近三年以來,約有700名世界頂尖科學家加入華為。

華為目前在為全球30億人口提供ICT服務!全世界半數以上的3G,4G通信網絡由華為建設。

而華為設計的領域在全球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4G 技術專利數量僅次於高通和三星,正跟諾基亞爭奪5G標準。

移動核心網絡排名全球第二;

IP 路由器排名全球第二;

光纖通信網絡WDM 系統全球第二;

寬頻接取方案全球第一;

以太網絡設備全球第三;

集裝箱數據中心全球第一;

智能手機出貨量全球第三;

服務器出貨量全球第四;

智能光伏電站系統全球第一;

2017年華為手機全球出貨量高達1.53億臺,僅次於三星,蘋果,排行第三。

華為累計專利數量非常大。2017年申請專利數量中國第二,歐洲第一。




潛牛點評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訊技術(ICT)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注於ICT領域,在電信運營商、企業、終端和雲計算領域,構築了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優勢,為運營商客戶、企業客戶和消費者提供了有競爭力的ICT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並致力於使能未來信息社會,構建更美好的全連接社會。目前華為公司業務遍及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



2018年光是智能手機就銷售了2億臺,華為的智能手機基本能代表華為企業形象,以前我沒有用過華為手機,後來買來,發現華為手機有不少優點,比如耐摔,電池耐用,清晰度也不差,由此加深了我對華為企業的認識。2018年,初步統計華為銷售收入達七千億元以上,淨利潤約600億元,上交各類稅收數百億元。這是什麼概念?拿城市GDP做比較,華為的年銷售收入超過中國絕大多數城市的GDP和財政收入,遠超過南昌、南寧、昆明、貴陽、太原等省會城市,略低於福州、濟南等東部沿海省會城市。



華為是民營企業,至今沒有上市。如果上市,市值應該在3萬億元人民幣左右。華為是負責任的企業,不上市並非壞事。2018年暑假我去華為總部參觀學習過,深深感覺到華為是很了不起的企業。

華為全球有18萬員工,管理的井井有條,企業文化很好,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我經常和華為人打交道,發現他們是真幹事會幹事不走歪門邪道的一群人。


坐看東南了


華為集團到底有多大?世界500強,營收比BAT的總和還要大,全球17萬名員工,通信業務全球第一,手機業務全球第三......就連名字也和中興一起被稱為“中華有為”。



一、尚未上市的世界500強

美國《財富》雜誌在2016年公佈的世界500強排名中,華為排名129名,是中國科技企業排在最前列的公司,而如日中天的BAT三家卻沒有上榜。

二、強大的行業市場份額和行業排名

華為涉及通信領域的多個產業鏈,可以說是科技領域的全覆蓋,華為的產品線已經覆蓋了ICT的全產業鏈! ICT是信息、通信和技術三個英文單詞的詞頭組合(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ICT。

通信行業全球第一

手機市場出貨量全球第三

服務器市場全球第三

服務器出貨量全球第四

不間斷電源UPS中國市場佔有率第一

自產4G 技術專利數量全球第三,僅次於高通和三星,

移動核心網絡排名全球第二

IP 路由器排名全球第二;

光纖通信網絡WDM 系統全球第二;

寬頻接取方案全球第一

以太網絡設備全球第三;

集裝箱數據中心全球第一。

三、龐大的全球人才體系

華為全球17萬員工,其中有1萬名博士,各領域的專家2000名。約有700名世界頂尖科學家加入華為。在研發體系,85後佔總人數47%,80後研發專家佔七成,80後部門經理佔六成。

四、龐大的研發投資

2014華為研發投入400億人民幣,比BAT研發經費多的多。百度研發金費70億,騰訊阿里估計是百億。Bat加起來不到300億。

五、龐大的營業收入

2017年華為全年實現銷售收入60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15.7%,與bat對比,騰訊營收2377.60億元、阿里營收1883.34億元、百度營收848.69億元,華為的營收甚至比BAT營收的總和還要多926.37億元!而華為還是一個線下公司。


毛琳Michael


華為集團到底有多大?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華為是全球五百強企業,是做通信設備解決方案的廠商,但是,這些對於華為的認識還是比較膚淺了。

先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華為,全球擁有17萬員工,在通信行業可以說在全球都是數一數二的存在,全面的盈利超過阿里,百度,騰訊的總和,而且這其中的盈利大多數還是來自外國。


可以說華為賺的都是外國人的錢。這點也是我非常敬佩的一個原因 華為而且還是一個沒有上市的企業,在全球五百強企業中排名129名,也是在中國科技企業中排名最靠前的企業。華為最主要業務分別有運營商網絡,還有企業解決方案,消費者終端業。

在運營商網絡業務上,今年華為已經是全球第一,老牌電信企業愛立信盈收拾1063億瑞典克朗,大約是人民幣819億元,而華為的是2485億元人民幣,可以說是遠遠的超過愛立信了。



在消費者業務上,華為手機是最主要的業務,從剛開始的運營商貼牌手機,到現在的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廠商,這樣的進步不可謂不大,而華為手機現在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就是蘋果三星等定位於高端手機的品牌。


最後,給大家總結一下,華為究竟有多大,華為上稅是BAT的總和,華為營收也是他們的總和。這就是華為的大,大家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咱們一起探討!


帆辰科技


華為不僅大而且強,是一家世界級、最偉大的公司之一。

論體量

2017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中,華為以785億美元的營業收入排名全球第83位。在入圍的中國115家企業中排名第17位,強於南方電網、中海油、一汽、中國電信等國企。

在2017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企業中,華為排名第一,比排在第二的蘇寧高出1000多億元的營收。

而作為中國市值最高的兩家企業,騰訊和阿里巴巴2016年的營業收入則分別是228.7億美元和235.2億美元,只有華為的29.13%和29.96%——均不到三成。

2017年,華為挺營收和利潤更上一層樓。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036億元,增長15.7%,淨利潤475億元,增長28.1%。

論實力

華為對技術的追求是不惜成本的。在2016年年華為集團研發經費投入763.9億元人民幣,排名全國第一、全球第六,介於英特爾和蘋果等科技巨頭之間。研發/銷售比高達19.2%,也就是說拿出營收兩成用於產品和技術研究,這個比例在全球都是名列前茅。對位對比,三星的研發/銷售比是7.7%,蘋果只有4.7%。


2017年,華為的研發投入為897億元,增長17.4%。真金白銀的投入帶來的是技術的沉澱和產品質量的提升。2017年華為申請PCT(專利合作條約,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國際專利4024項,名列全球第一。高於英特爾、高通、三星電子等國際科技巨頭。華為申請的專利數佔了全國申請數(48882件)的8.23%,全球的(243500件)的1.65%,比全球排名第十的國家瑞典申請數都更多。

論產品

2017年,華為向全球消費者售出手機1.53億臺,增長10.2%,市場佔有率突破10%,達到了10.1%,全國排名第一,全球第三,僅次於三星和蘋果。

華為,中華大有可為!


財經知識局


不知樓主說是華為園區面積多大,還是華為業務領域多大。

華為以深圳總部為核心,向全球輻射。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研究所、分公司、辦事處等機構。華為的主要業務是通信設備提供商,為全球各國的運營商提供設備,協助各國建設通信網絡。

華為分為三大Bussiness Group,簡稱BG,BG是獨立的,包括海外和國內。

運營商BG

主要客戶是全球各國的電信運營商,比如英國的沃達豐,德國的DT,中國的移動、聯通和電信等等。電信運營商的銷售收入是華為的主要收入,也是華為的強項和傳統領域,銷售佔比全公司超過70%,是最大的業務集群。發展到現在全球的電信運營商絕大部分都已經跟華為達成合作。

在電信運營商領域,華為已經擊敗了思科、諾基亞、愛立信、中興等傳統高手,位居全球第一。

企業業務BG

全球範圍內,除了運營商客戶和個人消費者,剩下所有的政企客戶都屬於企業業務的客戶。這是一塊大蛋糕,很多人都虎視眈眈。在企業業務市場中高手如雲,有國資背景、有外資背景,任何一個背景都能壓死華為。比如思科、IBM、惠普、戴爾、華三、曙光、浪潮等等。企業業務BG的客戶包括政府行業客戶、公共安全行業客戶、事業單位、電力、廣電、教育、醫療、交通、大型企業等等。企業業務自2011年成立以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增長率不低於30%,在業界是非常高的。


消費者BG

內部也叫終端。華為手機就是這個部門的,除了手機、家庭用無線路由器,還有智能穿戴設備,智能家庭終端等融合產品。消費者BG業務增長迅速,增長速度也大幅高於運營商和企業網,消費BG的地位也越來越高。

在2017年,消費都GB的手機業務銷量驚人,國內銷量第一,全球銷量第三。未來幾年,更將衝擊全球第一、第二的銷量。


墨痕T


根據《財富》世界500強榜單排名,2018年華為營收額達到893.1億美元,高居世界500強第72位,相比前一年有11位的提升。華為擁有超過18萬名員工,利潤達到70.2億美元,淨利率達到7.9%。這一系列的數據顯示出超級強大的華為。與之對應的,思科排名212位(480億美元),諾基亞則滑落到457位(261億美元)。

1987年,任正非在深圳成立了華為。經過數十年的發展,華業從最早代理小型程控交換機發展到業務範圍涵蓋電信網絡、企業網絡、消費電子和雲計算。從2012年起,華為便超過了愛立信、阿爾卡特、思科等老牌電信設備公司,成長為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製造商。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擁有六大體系,包括銷售和服務、產品與解決方案、財經、市場策略、運作和交付、人力資源。在銷售和服務體系下,在全球又分為7大片區,包括中國區、亞太片區、拉美片區、歐美片區、南部非洲片區、獨聯體片區和中東北非片區。其組織架構則是董事會——經營管理團隊——產品投資評審委員會。

而華為最主要的營業收入是電信運營業務,同時華為也開始發力個人消費電子市場,從某種程度上講,華為的技術為全球1/3的人提供通信支持。目前華為也從投資驅動型轉向價值驅動型網絡建設模式。包括持續推動物聯網戰略,華為在全球部署超過50萬個基站,擁有超過1000萬個商業連接。而且華為還率先展開5G測試,並已經在全球10多個城市和30多個運營商攜手推廣。可以說華為是我國大型企業的典範代表。


航空之家


我不清楚華為規模究竟有多大,但我以另外一個角度告訴你,我認為的華為有多大。


當你們發表對華為比較認可的言論的時候,經常會有別人給你冠以“華為海軍”的稱號。輕則反問你一句“海軍,華為給你了多少錢”,重則惡語相向問候你家人。

小編在頭條翻出了一篇寫在9個月前標題為《為什麼讚兩句華為就“被水軍”》的文章,文章竟然高達7000多條評論,看來同樣“被水軍”的網友不在少數,這篇文章說到大家的心坎兒上了。

為什麼說華為好就會被認為是水軍呢?這還得從華為的成就說起。根據旭日大數據最新的報告顯示,6月份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中,低中高端機型華為的出貨量都很龐大,排名數一數二。

可以說,在這麼大的市場佔有率之下,關於華為手機正面評價的肯定不少,這是一個鐵打事實,不然華為不可能走到今天,更不可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如果把所有說華為好的言論都視為水軍行為,這顯然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想法。

不過,正是由於華為的龐大用戶量,必然每個用戶的文化程度參差不齊,說話方式也各有不同。以至於可能有一些用戶在表達喜歡華為的時候,要麼表達的比較直白,要麼言辭過於激烈,在其他人看來像是水軍。當然也不排除有些居心叵測的人強行貼標籤,讓這些真實用戶“被水軍”(想想為什麼水軍一詞到華為身上就升級成了海軍?是不是被帶節奏了?)

普通用戶發表自己對某個產品的喜好這是每個公民基本的言論自由,然而現在卻被描述成水軍,寶寶心裡也是很苦的哇~不知大家是怎麼看待這個現象的?或者你有沒有過類似的經歷呢?

我們中國民間有一句話,樹大招風,越大的公司越多閒話,我覺得中國大企業也是這樣,往往不容許被說一點好,說華為是巨大企業,也毫不為過了。


科技港


你好,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華為有多大?

先來點硬核的東西,華為2018年的營收總額超過了1000億美元,7000億元人民幣。

注意這裡說的不是市值,而是實打實的營收,在全球的範圍內,除了華為,營收超過1000億美元的只有兩家公司:蘋果、三星。

1000億美元是什麼概念?

  • 馬雲 阿里巴巴

2018年的營收為2500億元人民幣;

  • 雷軍 小米

2017年的營收才剛剛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大關;

  • 董明珠 格力

2018年的營收目標為2000億元人民幣。

華為的7000億人民幣在國內可謂是一家獨大。

華為全球一共有18萬工作人員,阿里巴巴有3萬,百度有5萬,騰訊有3萬,比這三個互聯網巨頭加起來還要多。

業務遍及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

如果你單純的認為華為就是做手機的,那可是大錯特錯了,手機只是華為消費者業務中的一部分。

目前,華為有三大業務: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消費者業務。我們分別來說說:

運營商業務:世界第一

主要客戶是全球各國的電信運營商,中國的移動、聯通和電信、英國的沃達豐等等。這是華為主要的業務。

2014年華為以310億美元的總營收超過愛立信的293億美元營收,成為全球第一,目前仍然領跑全球。

企業業務:世界第二

這項業務我想大家會比較陌生,我這裡先科普一下。

華為企業業務立志將數字世界帶入每個組織,包括遍佈全球的政府及公共事業機構,金融、能源、交通、製造等各個行業,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面對數字化轉型的浪潮,華為聚焦ICT基礎設施,發揮自身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技術優勢,為客戶打造開放、靈活、安全的端管雲協同數字平臺,助力客戶完成以“敏捷和智能化”為核心的數字化轉型。

華為的企業業務,起步較晚,目前較世界第一思科還有差距。在華為的2017年財報中,華為企業業務的銷售收入達到549億元,同比增長35.1%,2018年銷售收入目標中,企業業務的目標被定在了106億美元。

華為的企業業務,每兩年翻一番,因此華為輪值董事長的胡厚崑在此前的新年獻詞中提到,5年內希望企業業務可以成為公司業務的頂樑柱。我們拭目以待吧。

消費者業務:世界第三

作為我們最熟悉的業務,產品全面覆蓋手機、移動寬帶及家庭終端,從“華為不僅僅是世界500強”開始,我們正式接觸華為手機。

2018年,華為智能手機發貨量突破2億臺,Mate和P系列智能手機全球發貨量近3000萬臺,在高端市場也已經有了一席之地。

並且華為兩個季度超過蘋果成為世界第二大手機廠商。一整年來看,雖然和蘋果還有一點點的差距,不過以目前華為強勁的勢頭來看,超過蘋果真的不是痴人說夢。

華為到底有多大?

我想說的是,華為不光大並且強!

這應該是很多中國企業學習的典範,希望今後越來越多的民族企業能夠做到這個樣子。

你覺得呢?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的話記得關注我、點個贊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