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今年高考制度取消三本了嗎?

美麗9117


通暢所說的三本是指民辦高校招生、普通高校舉辦的中外合作辦學、校企合作招生三種錄取批次,這三種錄取批次是高考錄取不可或缺的。


隨著錄取政策的不斷改進,大部分省市區將原來的二本(普通本科學校或專業)和原來說的三本合併錄取,構成了新的二本。山東省等地,又將合併的二本與一本(重點高校及專業)合併,構成了新的普通本科批次。


新的批次也給某些沒有認真研究學校形式的家長出了一道難題。比如A大學B學院和A大學在招生計劃上是分開列出的,A大學是重點大學(公辦高校),也可能是985的,屬於原來說的一本;A大學B學院,是普通高校A和某機構聯合建立的獨立學院,屬於單獨招生、錄取、入學、就讀、頒發獨立畢業證及學位證的民辦高等學校。有的考生或家長自己的成績覺得上不了A大學,於是就填報並錄取到A大學B學院。等到知道錄取結果後,聽別人一介紹,知道自己上了原來的三本,學校名氣不說,要多交好些學費,只是後悔也晚了。


所以說,三本只是作為錄取批次取消了,但其囊括的高等學校及專業仍然存在。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願時,要瞪大雙眼區分好,防止錄取後後悔。



imfengyou


實際上三本還在,三本只是作為錄取批次被取消,轉而和二本一個錄取批次,但是他的專業以及辦學層次依然是三本,就像去年大家市面上流言蜚,說國家明年開始取消自考制度,這是最後一年,結果讓很多商販獲得暴利,最後呢?沒有取消,只是換一種說法叫做繼續教育。

所以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願時,要仔細看清楚,防止錄取後後悔,不要以為這是小事情,往往認為是小事情的其實就是大事情,因為這種案例在我身邊真實上演。

去年,我一個侄子參加高考,大概500分左右吧,本可上二本院校,就因為很多信息的不對稱,導致他只能上三本,寒窗苦讀十二載,換來的卻是這個窘境,不但對不起含辛茹苦把自己養大的父母親,自己想一想也是非常痛惜的。

那麼為什麼社會上,會出現三本和二本合併的聲音呢?而且還會堂而皇之的宣傳三本取消,誤導很多學子,無非就是信息的不對稱,讓很多三本院校在招生中專空子,一傳十十傳百,日久積累,就會給我們一種錯覺,認為三本和二本合併了,錄取也一樣,其實不然,三本永遠是三本,收的費用都不一樣,少則三五萬,多則幾十萬,因此,報考時一定要擦亮眼睛。


清懿學者


到2017年底,全國有24個地方的本科招生只分為一本、二本,即將原來的三本與二本合併,成為“新二本”。全國僅有7個地方保留三本招生不變。其中,又只有山西省是名義上無三本,實際上有三本。

那麼,2018年會完全取消三本嗎?我估計可能性比較小,但是繼續減少是趨勢。

不管是否有無三本招生,其實質是不變的。我贊成上一位的回答。


直話執說


三本還是存在,相當於二本出現兩個層次:二本a區和二本b區,只是呈現方式的改變,本質上三本院校並沒有改變啥。但是招生計劃多以院校名稱字母先後順序排序,混在一起使人發暈,所以如果打算自己報志願,那就要多下點功夫先搞清楚a和b再報!



一雲林夕一


也可以這麼說吧,為了降低就業歧視和其他原因,現在的部分省份高考將三本和二本合併錄取,以前的三本也是二本了,但是在錄取時,三本的分數依然上不了名副其實的二本,只能讀以前是三本的院校,讀名義上的二本,學費什麼的也是高於正常二本學校的,所以說不要以為沒有三本了,就放鬆自己了,覺得能讀個二本就行了,分數不夠高,你讀的只是名義上的二本,還有三個月的時間,好好查漏補缺,再提升一下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