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區分白片和原片的標誌 固態硬盤閃存絲印解讀

閃存是固態硬盤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為了降成本拼價格,各個固態硬盤廠商也紛紛再閃存上動起了腦筋。我們經常能看到原廠顆粒和白片的顆粒,其實白片並非沒有標,而是沒有原廠標。下圖為東芝TR200固態硬盤的拆解,使用東芝原片閃存。

區分白片和原片的標誌 固態硬盤閃存絲印解讀

閃存芯片上的絲印是誰打上去的,決定了這是真原片還是假冒原廠顆粒。閃存芯片絲印種包含了製造廠商(Toshiba、Samsung、Intel/Micron、SK Hynix,世界主要閃存製造商只有這四家)、閃存編號(根據廠商自己定義,決定閃存類型)、芯片產地(芯片封裝地)和生產週期(通常按年份/第幾周的格式標註)。

區分白片和原片的標誌 固態硬盤閃存絲印解讀

閃存編號就像閃存的身份證,上圖是東芝TR200原廠SSD的閃存顆粒特寫,TH58TFG9T23TA2D編號代表東芝BiCS3閃存,64層3D堆疊技術,單顆容量64GB,17年第16周在臺灣完成封裝。

根據廠商、封裝結構以及年份的不同,閃存顆粒上的絲印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不過共同點是都有製造商名稱,如TOSHIBA(東芝)、SEC(三星)、橢圓Logo(英特爾)、M標記(美光)、SKhynix(SK海力士),除這四家之外的其他商標都不不能叫原片,而是統稱白片(未經閃存原廠封裝檢測)。白片價格便宜但質量沒保障,所以有不少國內固態硬盤廠商做起來了偽造閃存顆粒絲印做假原片的勾當。

區分白片和原片的標誌 固態硬盤閃存絲印解讀

當然,有些情況下閃存顆粒表面看上去就像沒有標記,但側面觀察會發現有凹痕字跡。如下圖中東芝Q200原廠固態硬盤拆解:主控和閃存上沒有傳統的黃色“絲印”字體。

區分白片和原片的標誌 固態硬盤閃存絲印解讀

這是因為做工超厚道的東芝Q200為固態硬盤主控及所有閃存顆粒都添加了導熱墊,因此抹掉了字跡。而顆粒上的原廠絲印其實不光有絲網印刷,還會使用激光打標,即便使用膠水或溶劑浸泡凹痕也會清晰保留。

區分白片和原片的標誌 固態硬盤閃存絲印解讀

有些情況下固態硬盤的標籤掀起的同時就會讓原廠標記顯得模糊,不過由於激光打標,用點牙膏塗抹一下字跡就又變得清晰了:

區分白片和原片的標誌 固態硬盤閃存絲印解讀

閃存激光打標過程GIF動圖:

區分白片和原片的標誌 固態硬盤閃存絲印解讀

不過你要是以為有了激光打標就能防偽,那就大錯特錯了。國內從來不缺IC芯片打磨的市場,通常藉著保護知識產權防止PCB抄板的名義,提供各種修改芯片絲印的服務:原廠報廢顆粒、小廠封裝的白片顆粒、洋垃圾拆機顆粒,經過激光燒面(去除原有絲印)、蓋面絲印(上一層黑色油墨掩蓋打磨痕跡)、重新激光蝕刻(刻上偽造的新絲印)三重過程,真假難辨的“原廠顆粒”就這樣造出來了,就算是拿給專業機構鑑定也未必能輕鬆發現其中端倪。

區分白片和原片的標誌 固態硬盤閃存絲印解讀

現在激光打標已經不是什麼高科技,華強北能提供這些服務的企業一抓一大把。靠打磨顆粒絲印帶來的利潤遠高於採購原片顆粒的成本,這就是為什麼用戶不放心白片的時候,廠商會動歪腦筋:劣幣驅逐良幣。

區分白片和原片的標誌 固態硬盤閃存絲印解讀

所以過多的話存儲極客也就不說了,什麼拆盤辨真偽,100%原廠顆粒,漫天謊言只是在對賭運氣,而消費者永遠不會是贏家。白片不是不能用,但若欺騙用戶以購買原片品質的錢買優盤質量的SSD就是不可接受了。

區分白片和原片的標誌 固態硬盤閃存絲印解讀

最後,到底還有絕對真原片顆粒的固態硬盤嗎?當然有,只要通過正規的渠道、購買閃存原廠自有品牌的行貨型號,它們當中絕不會有濫竽充數的假原廠顆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