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区分白片和原片的标志 固态硬盘闪存丝印解读

闪存是固态硬盘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降成本拼价格,各个固态硬盘厂商也纷纷再闪存上动起了脑筋。我们经常能看到原厂颗粒和白片的颗粒,其实白片并非没有标,而是没有原厂标。下图为东芝TR200固态硬盘的拆解,使用东芝原片闪存。

区分白片和原片的标志 固态硬盘闪存丝印解读

闪存芯片上的丝印是谁打上去的,决定了这是真原片还是假冒原厂颗粒。闪存芯片丝印种包含了制造厂商(Toshiba、Samsung、Intel/Micron、SK Hynix,世界主要闪存制造商只有这四家)、闪存编号(根据厂商自己定义,决定闪存类型)、芯片产地(芯片封装地)和生产周期(通常按年份/第几周的格式标注)。

区分白片和原片的标志 固态硬盘闪存丝印解读

闪存编号就像闪存的身份证,上图是东芝TR200原厂SSD的闪存颗粒特写,TH58TFG9T23TA2D编号代表东芝BiCS3闪存,64层3D堆叠技术,单颗容量64GB,17年第16周在台湾完成封装。

根据厂商、封装结构以及年份的不同,闪存颗粒上的丝印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过共同点是都有制造商名称,如TOSHIBA(东芝)、SEC(三星)、椭圆Logo(英特尔)、M标记(美光)、SKhynix(SK海力士),除这四家之外的其他商标都不不能叫原片,而是统称白片(未经闪存原厂封装检测)。白片价格便宜但质量没保障,所以有不少国内固态硬盘厂商做起来了伪造闪存颗粒丝印做假原片的勾当。

区分白片和原片的标志 固态硬盘闪存丝印解读

当然,有些情况下闪存颗粒表面看上去就像没有标记,但侧面观察会发现有凹痕字迹。如下图中东芝Q200原厂固态硬盘拆解:主控和闪存上没有传统的黄色“丝印”字体。

区分白片和原片的标志 固态硬盘闪存丝印解读

这是因为做工超厚道的东芝Q200为固态硬盘主控及所有闪存颗粒都添加了导热垫,因此抹掉了字迹。而颗粒上的原厂丝印其实不光有丝网印刷,还会使用激光打标,即便使用胶水或溶剂浸泡凹痕也会清晰保留。

区分白片和原片的标志 固态硬盘闪存丝印解读

有些情况下固态硬盘的标签掀起的同时就会让原厂标记显得模糊,不过由于激光打标,用点牙膏涂抹一下字迹就又变得清晰了:

区分白片和原片的标志 固态硬盘闪存丝印解读

闪存激光打标过程GIF动图:

区分白片和原片的标志 固态硬盘闪存丝印解读

不过你要是以为有了激光打标就能防伪,那就大错特错了。国内从来不缺IC芯片打磨的市场,通常借着保护知识产权防止PCB抄板的名义,提供各种修改芯片丝印的服务:原厂报废颗粒、小厂封装的白片颗粒、洋垃圾拆机颗粒,经过激光烧面(去除原有丝印)、盖面丝印(上一层黑色油墨掩盖打磨痕迹)、重新激光蚀刻(刻上伪造的新丝印)三重过程,真假难辨的“原厂颗粒”就这样造出来了,就算是拿给专业机构鉴定也未必能轻松发现其中端倪。

区分白片和原片的标志 固态硬盘闪存丝印解读

现在激光打标已经不是什么高科技,华强北能提供这些服务的企业一抓一大把。靠打磨颗粒丝印带来的利润远高于采购原片颗粒的成本,这就是为什么用户不放心白片的时候,厂商会动歪脑筋:劣币驱逐良币。

区分白片和原片的标志 固态硬盘闪存丝印解读

所以过多的话存储极客也就不说了,什么拆盘辨真伪,100%原厂颗粒,漫天谎言只是在对赌运气,而消费者永远不会是赢家。白片不是不能用,但若欺骗用户以购买原片品质的钱买优盘质量的SSD就是不可接受了。

区分白片和原片的标志 固态硬盘闪存丝印解读

最后,到底还有绝对真原片颗粒的固态硬盘吗?当然有,只要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闪存原厂自有品牌的行货型号,它们当中绝不会有滥竽充数的假原厂颗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