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能夠聊得來,原來這麼難!

能夠聊得來,原來這麼難!

文/田志剛 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

從生物屬性角度看,人跟人之間99%以上的都是相似性。

但經過生活歷練、摧殘過的人都知道,因為有思想、性格的差異,人跟人是不一樣的,這種不一樣甚至會讓你懷疑人性。

譬如,他人認為相當自然的事情,對於你來說可能就是匪夷所思、不可理喻,甚至被認為是奇葩!

我們跟有的人聊天會相談甚歡、意猶未盡,感覺好像知己好友;但跟另一些人聊的時候,則感覺如坐針氈總想早點結束。即便不一定是話不投機,但去是聊的十分費勁。

在溝通中,僅僅有真誠溝通的意願還不夠。

雙方不能深入交流的原因,除了三觀不合這種差異之外,背景知識的掌握程度、對溝通對象知識水平的評估和假設也很重要。

曾經有人說,聰明人之間聊天是這樣的:

《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已經出版,即將全面上市,免費講座也在路上

如果我說了個C發現你知道,又說了個F發現你也瞭解,那我們就直接聊到G,這樣子效率最高。

但當你聊到C的時候發現對方不懂,需要告訴他A和B的知識才能聊下去,人們聊的慾望就降低了。而如果對方是高手,希望跟人去聊G後面的內容,你卻連ABC也沒有,估計這個高手也沒有耐心去給你講ABCDEF的內容。

在溝通過程中,除了不同年齡、資歷之間會造成溝通障礙外,不同職業職能的人交流有時也很費勁。

能夠聊得來,原來這麼難!

該書已經出版,即將全面上市,可以在京東、噹噹、亞馬遜等購買

從知識管理的角度看,造成無法有效聊天的主要原因在於溝通雙方對於對方背景知識的假設與事實,簡單分2個維度:

  • 溝通對象對於溝通所需掌握背景知識是否足夠;

  • 個體(你)對於溝通對象背景知識的假設是否準確。

這兩個維度結合起來,會構成以下的四種情形:

第一象限:順暢溝通

這是理想的溝通狀態,雙方對於對方背景知識的評估準確恰當,而且水平差不多,這個時候就可以順暢交流。

愉快的交流都在這個象限,相見恨晚大致也在這個象限。

第二象限:過度溝通

一方對於另一方的背景知識低估,為了說明白問題會過度講述,容易引起另一方的反感。

譬如你媽媽絮絮叨叨的跟你講道理的時候,其實這些道理你都知道,只不過是不願意做而已。

這種狀況不僅僅存在於父母與孩子,在夫妻情侶之間也存在著,客戶與需求方之間也存在。

能夠聊得來,原來這麼難!

第三象限:拒絕或培訓式溝通

如果一方覺得另一方背景知識太少(而且這是一個確定的事實),這個時候可能會選擇不與其溝通

因為如果想跟對方溝通,需要說的背景知識太多了,如果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人就拒絕溝通了。

如果你想跟層級相差太多的人交流,這些人可能會礙於面子告訴你他太忙了,而很多時候背後是這個原因:差異太大,覺得無法溝通

如果這個人願意幫助你或提攜你,他可能會用類似於培訓的方式,先給你講一陣子背景知識,再講觀點進行溝通,這大概就是說的你的“貴人”。

第四象限:對牛彈琴式溝通

如果溝通時假設對方知道,但實際上對方根本不具備相應背景知識。

建立在這些背景知識上的交流無法達到相應的效果,出現類似於“對牛彈琴“、雞同鴨講”的現象和問題。

上面的這個圖,不僅可以用在分析需要專業知識背景流域的溝通和交流,還可以有更廣泛的範圍。

譬如我們經常說的門當戶對也是這個意思,你的出身、成長的環境總會在你的身上打上烙印,因為背景不同,交流溝通就會很困難,即便雙方都有溝通意願的時候,這種交流也存在障礙。

農村出身的潘石屹和他國外留學工作的老婆張欣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過,其實就是這方面的例子。

企業的信息化人員總是被業務人員埋怨不懂業務,而軟件開發的人員卻說業務人員永遠說不清楚自己的需求。培訓管理人員、人力資源管理人員、質量管理人員等職能人員與業務人員的碰撞也是這樣的例子。

怎麼解決這樣的問題呢?

簡單就2點:

努力提升自己的水平,正確評估對方的水平。

不妨在留言中說說你的觀點!

(本文內容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該書已經印刷上市)。(本文作者為知名知識管理專家、KMCenter主任、《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你的知識需要管理》作者田志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