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央視版四大名著為什麼只有《水滸傳》重播的概率相對較少?

零下一渡


央視版四大名著改編電視劇中只有《水滸傳》很少重播,因為它是這四部作品中評價最低的。

單就故事完整性來說,《三國演義》最完整,達到驚人的86集,時至今日都是唯一能夠把小說中故事大部分還原的神作;

36集的《紅樓夢》沒有按照高鶚續書的小說版本來拍,也基本能夠把小說故事都拍出來了;而25集的《西遊記》雖然不完整,後來又拍了16集續集補齊了。

而原作全本的《水滸全傳》120回,竟然只拍了43集,其中大量重要故事和情節都被無情刪去,從第一集開始就在走馬觀花,如果你是原著黨,肯定不會對這個版本很滿意。當然也只是其中一個原因。

因情節刪節過多而導致成片整體傷筋動骨,嚴重影響到電視劇質量,這是這個版本評價不高的重要原因。當然有些人會說還是很好看的,但是從專業的角度看,肯定是不合格的。

其中對於人物的刪除處理,更是獨樹一幟。

開場就把王進和他的父親王升兩人合而為一了。剛剛二十出頭的帥小夥金眼彪施恩,竟然也能夠和他的父親施管營合併,變成一個老頭子,真是令人噴飯!而張團練和張都監兩大奸,一武一文,也能夠合併,叫張團練人間蒸發。

108人,出場有戲份的還不到30人,看過劇連五虎將都是誰你都叫不出名字。大刀關勝、雙槍將董平、沒羽箭張清,這些響噹噹的名字連影子都不見。

其次是社會導向和思想層面,確實已經落後了。央視版對於小說的解讀還停留在將其定義為宣揚農民起義的層面。因此其中不乏對於官場的批判、暴力的渲染和對於主角宋江的醜化。

而事實上對比小說和歷史可以清楚看到,作者施耐庵將當年的梁山造反勢力宋江一夥塑造成忠義英雄,明顯是將其美化。

真正歷史上的宋江只是很小的勢力,因為不敵受張叔夜招安,後來一起去打方臘,中途還叛變了。而小說將其實力幾何級增強,還將其美化成忠義之士,這些都是作者的再創作。因此不應該批判宋江接受招安的做法,應該用發展的觀點來看待這部小說,央視版的思想顯然已經落後了。

最後是山東版、央視版和新版三個版本的《水滸傳》,一部比一部出色,新版取代舊版,也很合理。

其實真正能夠將小說大部分情節還原的還要算新版《水滸傳》,這個版本雖然故事改編上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基本上把所有重要情節都拍了,應該算是最後的版本。有這個版本比較,央視的版本更是相形見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