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高學歷的人群后來都生活得怎麼樣了?

LLL139961286


高學歷,指的是碩士、博士研究生吧?這樣的人,我認識的還真不少。

總體而言,學歷給這些人帶來一些光環和機會,他們更容易脫穎而出。具體到個人,就看自己的能力和運氣了。

我所熟知的高學歷的朋友,多半是國內文科出身,因為多數才工作幾年,還處在起步階段,除了少數幾位,大部分跟其他人類似,只是可能平臺高些,工作輕鬆一點,待遇好一些。先舉幾個男生的例子:

0.A學的是財會,碩士畢業後,考到中國人民銀行北京總部。工作稍早,早已在北京買房買車,可算是人生贏家吧。

0. B學的新聞傳播類的專業,畢業後,進入某大型國企,已在廣州買房。愛人是單位的同事,雖然他工作不過六七年,房貸早已還清,生活非常滋潤。之前不甚留意文墨的他,還曾請我推薦作詩填詞的書籍,非常有情調和追求,現在估計已經比較精通了吧。他的學習能力非常強。

0. C學的是文史類專業,碩士畢業,稍晚,進的也是大型國企,地點也在一線城市。每年的收入還不錯,然而,房價太高,就不像A B那樣,能夠在短期內解決房子的問題了。房子沒解決,妹子也沒著落。外面看起來光鮮,日子其實也挺苦逼。

0. D經管專業,碩士學歷,畢業稍晚,進了大型商業銀行,座標北京。年收入不錯,但短期內,還是難以在京城解決車房問題。更為麻煩的是,現在還沒解決北京戶口問題。只是工作的前景不錯,在可預見的幾年內,可能都可解決,因此,雖然辛苦,他依然堅守北京。現在的談吐和氣質,越發像成功人士了。

0.文科類博士畢業生,多數進入了高校個科研院所。工作穩定,留在好學校、大城市的,科研和職稱壓力大,房子也是問題。小城市和不發達地區,上述的壓力較小,只是前景有限了。

0.另外一大批碩士朋友,留在二線及其以下城市。基本上都安定下來,相當一部分已經車房無憂,另外一部分雖然還有房貸,不過壓力較小,日子也很滋潤。只有少數,因為種種原因,還未安定下來。


再說下女生的一些情況:

0.文科類的女生,碩士畢業者,多數進了一、二線城市較好的高中,日子都還好。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工作輕鬆,生活沒太大壓力。

0.另位一部分碩士朋友,進了國企事業單位,待遇更好,有些單位還比較有活力,她們工作和生活過得都很不多。

只是大部分單位比較像公務員系統,對於渴望上進的同學來說,是有點沉悶了。可惜,她們捨不得現工作相對優厚的待遇,還在慢慢磨合。

0.少數碩士友人進入了大型私企,互聯網公司。具體情況不瞭解,貌似過得還行,只是我懷疑,她們可能面臨著轉崗轉行問題,畢竟這些企業需要的多是肯以青春換高薪的年輕人。


(網圖,侵刪)

0.博士女同學畢業後,跟男同學的情況類似,只是畢業工作後,因為結婚生子,會略微影響職業的發展,她們一般可能不如男博士發展的快。不過,對那些學霸而言,這種情況不存在。

碩士博士友人中,也有一些生活不甚如意者,只是數量不多,比例極小。造成他們生活狀況不佳的原因,主要或在於自身個性太強,難以融入社會,或者因入錯了行業和單位,又沒勇氣和魄力換工作,或者由於運氣不佳,連遭黴運,還在積攢人品吧。

再簡單說下我瞭解有限的理工科和海外高學歷者的情況:

相對而言,理工科要比文科的收入高一些,只是付出的時間更多一些,不像文科那麼自由。在求職時,海歸博士更被看好,比本土博士受親賴一些。工作之後,學歷的影響就沒那麼大了,得看自己的能力和業績了。現在,隨著回國海歸博士的大量增加,人們逐漸發現他們許多人並沒有期望的那般優秀,相應地給予的優待,也就下降了。

我所知的理科博士畢業生,偏於理論研究的,跟文科生的情況類似,只是待遇稍高點兒而已。而應用型的,研究成果容易轉化為產品,進入市場,他們的待遇就非常好了,只是特別辛苦。能夠賺些錢,但幾乎沒有多少時間和閒暇花錢,況且對於多數人而言,那些收入,在一線二線城市買套大房子,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工科和醫學專業,與理科的應用型研究有些類似,可能更忙更辛苦吧。名校畢業後,可以進入很好的單位,待遇很好,只是對大多人而言,科研和職稱壓力不小。我認識的這些專業的朋友,很多都進入企業,做研究了。在國外讀碩士博士的,相當一部分不願意回來。他們在那邊的具體情況,我不太清楚。關係比較好的那位,偶爾從歐洲回來,雖然抱怨華人在歐洲並不受特別的歡迎,有時甚至被歧視,但當地(他常住德國)遠比國內公正、文明、有序,孩子的求學、醫院和住房都不用太擔心。(當然,諸如柏林等大城市,房價現在也不低了)。他每次回國時,既感到親切,又非常失望,失望的是國內的環境等問題,並未得到改善,有些方面還惡化了。

認識的另外一些海外碩士博士(當然,海外碩士學歷,一般沒啥含金量),或留在了香港,或是新加坡,只有少數回到了內地。平時交往不多,情況也不甚瞭解。

最後,須特別強調的是,一個人的人生如何,影響因素非常多,能力、性格、家境、運氣等等,都很關鍵。

學歷,不過一種自己學習能力證明,而且與能力並不完全等同。只看學歷一項指標,籠統問“高學歷的那些人,後來怎樣了?”其實,很難有個標準答案,必須加入其他因素,結合一個個個案,進行說明。而不能簡單把他們的成功或者失敗,都歸結於學歷的作用。

以上。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風雅人文觀察。



風雅正


來說說我身邊的情況吧。

我是碩士研究生畢業,所以,身邊很多同學基本都是碩士,還有部分是博士。

先說碩士同學。

基本上都是在央企、國企工作,五年多了,有些是基層管理者,有些是中層管理者。

工資方面其實我都沒用詳細問,不同行業和單位差別可能也會比較明顯。

比如,一個同學,畢業後去了證券公司,第二年到手都有二十多萬了,不過那時候行情好,今年估計夠嗆了。

他老婆也是我們學校的碩士,不過晚一屆,也在銀行工作。

所以兩口子,很早就在成都買房了,而且還不止買了一套,那時候房價還便宜,所以,今年一看,他們是賺大發了。

其他很多也是差不多,不過可能是十多萬工資的居多,比如另一個同學,就去了某竣工單位,單位福利很好,第二年,他們就有個30萬的無息貸款,所以,他也買房了,趕上了好時期,四五年前房價還很低。

所以,普遍狀況就是沒有發大財,但都在城市生根立足、有房有車。

再說下博士吧。

讀博士的其實並不多,當時全班四十多個人(好幾個專業),讀博的也就四五個。

大家都不想繼續讀了,所以考取難度其實不大。

讀博士的也畢業了,最後基本上都去了高校。

具體情況也是因人而異,反正也都還不差。

比如,我宿舍的舍友,後來去川大讀博士,再後來去上海交大做博士後。

畢業後去了重慶某大學,現在是副教授了。

可能明年回成都某211院校擔任老師,做做科研,很難發財,但生活各方面都還不錯,也是自己喜歡的生活。


差不多就是這樣子,總結一下:

有著還算不錯的收入和體面的工作,基本上也都在大公司、組織或者科研院所。

發不了財,但生活還是OK的。

人到中年,平平淡淡是大多數人最終的歸宿吧。


馮起升


我來說說我身邊的那些上了研究生的人現在是什麼樣的情況。

  • 村裡有個女生她家裡面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並且其中的三個人都考上了大學,本來他家裡邊兒過去就不是很寬裕,這也使得他們三個孩子在上大學期間家庭情況是相當緊迫的。這個女生上高中的時候學習也是比較努力的,而且學習成績也挺不錯,高考的時候他是考上了四川那邊一所一本醫學院的本碩連讀專業。考上大學以後,她家裡是既欣喜又憂愁。欣喜的是他的女兒考上了一本醫學院醫學生,將來就業情況還是挺樂觀的,憂愁的是七年的本碩連讀讀下來據說要花十來萬,對於這樣一個貧窮家庭來說這是一個天文數字。好在他們家的大姐在外面做生意,能夠支持一下家裡面這三個弟妹的學習花銷。這個女孩子在研究生畢業以後就留在了四川那邊找一家醫院上班,據說工資水平還是挺可以的,不過他沒有回到陝西這邊的醫院上班,就說是因為陝西這邊給開的工資比較低的緣故。


  • 高二女同學。上高二時的一個女同學,那時候學習成績是偏中等上游,這個女同學的身高比較矮一些,相貌是很一般的那種,這個女同學和我是來自同一所初中的。後來就聽班上一個同學說,這個女孩子的姐姐當初是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學,並且被保送新加坡的一所高校,在鎮上都是遠近有名的;並且有聽說這個女孩子家裡面有五個姐姐、一個弟弟,也就是說她爹媽為了要這個弟弟,前面生了這麼多女兒,真是一種悲劇的存在啊。這個女生後來是考了湖北的一所醫科大學,並且是在那所大學裡面上的研究生。研究生畢業以後,這個同學回到縣裡面的中醫院當醫生,混的還是挺不錯的。


  • 高一女學霸。當初上高一的時候,班上經常考第一名的那個女生,不知道後來為什麼他在上高三的時候學習成績退步得相當的指導高考的時候是考入了省城一所一本院校,後來也是在那所學校裡面上的研究生。研究生畢業以後,他就在省城上班了,現在已經是在那邊定居了。
  • 高三女同學。高三的時候班上一個學習成績挺不錯的女生,這個女生長得有點微胖,而且性格也是比較開朗的。這個女生後來考上的是西北大學,並且是在西北大學上研究生,研究生畢業以後她跟一個學長結婚,並且就留在西安定居了。
  • 高三學霸舍友。高三的一個室友,她是一種很神奇的存在,那時候他挺愛玩的經常一有時間就去學校籃球場上去打籃球,雖然他比較喜歡玩,但是他的學習成績也是相當不錯的,經常能夠在考試的時候考將近600分的成績。結果他在高考的時候,就以630分的成績考入了長安大學,baby以後他工作兩年,然後又考入了上海大學的研究生,研究生畢業以後,他現在是在西安一家建築公司裡面上班。

  • 大學保研生。上大學的時候,我們那個專業當時是有兩個保送本學院的研究生,那個來自於廣西桂林的女生,在研究生畢業以後是去廣西的一所二本院校當講師。那個來自於雲南的女生,在男生畢業以後是回到雲南去了一家國企上班。
  • 大學留學生。當時宿舍有一個舍友在大學畢業以後申請香港第一所大學上的研究生,研究生畢業以後他是去了某省省城的一家銀行上班。
  • 高三女同學。上高三的時候,另外一個平常挺文靜的女生,她當時考的是合肥工業大學,後來是回到陝西,在一所一本大學裡面上了研究生,研究生畢業以後她應聘到市裡面的一所職業院校當老師,還是挺不錯的。

饕餮視聽


高學歷的人群相對發展機會多,收入高。不同學校不同專業差別大。我現在列舉幾個我身邊熟悉的高學歷人的生活狀況:

1.W同學家在農村,本科二本,專業計算機,大學畢業後考研未考取,在三線城市工作了近一年,月薪3000多,週六週日還要加班。一年後終於如願考入國內名校,攻讀計算機專業碩士,畢業後在深圳互聯網大公司就職,第一年月薪1.5萬元,三年後年薪已達70萬元,現已結婚生子,在二線城市購了房,因為老婆在那兒工作。



2.C同學本科就讀於北京外經貿金融專業,研究生考入北大同專業,個人就業目標大型投行,碩士畢業考入某國有大型投行實習生,因競爭太激烈,80名實習生只錄3名,加上父母是普通工人,沒有人脈,在最後一輪陶汰,最後被另一家知名投行錄用,月薪是1.7萬,他們的收入主要靠項目提成和個人業績,第一年不會少於50萬元。



3.T同學家境好,父親開公司,本科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數學專業,碩士考入芝加哥大學讀計算機專業,畢業在美國與男朋友投資開了一個公司,現在正在創業中……


漫鏡頭


說一下鄰家小妹吧,我們父母同在一單位,是從小玩大的發小。

她高考入讀家鄉某211英語專業,大四時有機會保研人大,最後放棄了,理由是離家太遠不想去!

本校碩、博畢業後,任職家鄉一所雙非大學英語老師。在單位,她的業務能力和人格魅力深得院校領導欣賞、同學喜愛。歷年在同事及學生打分的考評中均是名次在前。

相對於業務能力,她的處事方式更顯特點,和同事不爭不搶、真心和氣始終,曾有唾手可得晉級正高機會卻轉手讓了別人。對學生從來關愛有加,就像一個大孩子頭,曾在學生買電腦被套路時殺進商家硬是討回了購物款。

每年生日時候,總會收到同事、學生送的鮮花和小禮物,每當此刻,她的喜悅都是溢於言表,能夠真切感受到,她和同事、學生間沒有區隔就是一個融洽的團伙。

勝任、熱愛自己職業和學生,被職場溫暖的氛圍始終籠罩,這是我在她的言語中深切體會到的美好。

小妹丈夫是大她兩屆學長,碩士畢業後入職國有銀行,現在市分行任職技術官僚。

如今,小妹已是兩個胖小子媽媽,一家四口其樂融融。或許是心境平和原因,與同齡人比較她更顯年輕,每次見她,都會被笑容所感染,和她相處歡樂總是洋溢周邊。

夫妻二人均是高學歷,薪酬相對在外企的同學們卻遜色太多,丈夫曾有拿年薪跳槽華為的邀約,妻子也有擔當學校行政大任的機會,結果卻被二者華麗麗的放棄了。

面對如今山大生活成本,每人所求仍有不同,小妹只要彼此相守外加孩子熱炕頭的溫暖,在她兩夫妻看來,駕乘老舊別克商務闔家來一場春日郊遊遠比繁忙公務應酬更舒心,積極參與兒子繪畫過程更比頻繁加班來的舒坦,一家人真是做到了不以物喜,或許這就是所謂安貧樂道的其中方式?

回看我的生活軌跡,工作區域如影隨形,家卻好似路過的場所,非我喜愛職場,只是為了追尋中的明天不敢懈怠。徹夜加班疲憊不堪時,不止一次在自問:透支的所獲是否值得?

小妹和我的人生方式截然不同,坦率講我羨慕她的恬靜豁達卻又做而不來。魚和熊掌總要捨棄其一,我和她間的求此失彼是否也算各自的圓滿?


行走麥田間


高學歷,指的是碩士、研究生、博士這樣的人。他們大多自小以來成績優異,一心向學。那些高學歷的人對自己生活也有較高的定位,對自己的生活品質也有一定的要求,他們都是些有目標,有見識的人,因為他們的目標、毅力才獲得了那麼高的學歷,所以在畢業之後的生活自然不會差。那麼小編就帶大家看看高學歷的人的生活都怎麼樣了。



總體而言,學歷給這些人帶來更多的機會,讓他們有更好的平臺發展。具體到每一個人,就看自己的能力了,因為並不是每一個高學歷的人都可以過的如自己所願。

我所熟知的高學歷的朋友有很多,就拿理科又是名牌大學的來說,有一位北大畢業的朋友,留在了北大當老師,現在仍處在事業的起步階段,因為年輕,資歷淺,學校沒有給他很高的職稱,但是他也已經很知足了,因為他幹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喜歡的工作,還有假期去陪他的妻子孩子。

有的人會說,高學歷的人生活好只是因為他們的平臺高些,工作輕鬆一點,基礎待遇、福利待遇好一些,這怎麼能叫過得好?他們比起普通的低學歷的人來說也沒什麼區別啊。在這裡小編要說,過得好不僅僅是物質層面上的,精神層面也很重要,那些高學歷的人之所以擁有這麼好的學歷,也是因為他們的情商高,他們懂得自己怎樣活得好,所以他們的生活方式大多高端,他們都能夠去完成自己喜歡的事,從而讓自己感到快樂。

相對於名牌大學高學歷而言,普通大學出來的高學歷人才收入要更低一些,在工作上付出的時間需要更多。就拿一位山東師範大學畢業的碩士生來說,雖說都是博士生,但是在競聘老師的職位時,北京師範大學這種名校出身的學生就會更好找工作,同樣都是博士,可是他們一個進學校做在編教師,一個進學校就只能當個學校聘用的老師,進不了編制。



所以,現在的高學歷的人,只要是有那種有名的地方的高學歷,大都活得自由自在,十分舒心,可是沒有名氣的學校出來的高學歷就有些困難了。 就小編來看,其實掙多少錢,有多高的待遇,跟高學歷有一定的關係,但學歷不是決定性的。大家覺得呢


大三老學長


高學歷人群,先被肯定的那就是,無論對於自身還是工作方面,文憑學歷越高,自然是越有益處的。



高學歷人群相比優勢的較多

高等教育對人的精神思想方面影響是非常大的,會使人在知識上或者綜合素質得到一定的提升。學歷高的人在就業方面,相比機會更多些,減少走彎路次數。學歷畢竟是企業的敲門磚,所以相對會比學歷低的那些人有更多的機會。高教育還能有助於人們縮短實現目標時間,多數公司特別是機關等單位,在人員晉升上,對學歷有所規定,像提拔幹部,最底也需達到本科學歷才可以。所以這點上對於學歷高的人來說,升職的機會更多。自然職位級別也影響到薪資的高低。高學歷的人,一般在工作上會比學歷較低的人發展得比較順利,薪酬高。

高學歷人群易出現的現象

高學歷的人,在讀書的時間上花的時間較長,導致單身或大齡未婚的現象比較多。由於接受高教育,在思想上相對獨立,工作上也相對成功,所以對自己另一半要求也比較高,導致單身的現象比較多。文憑高的人群,相比壓力也比較大些,由於有一定學歷,身邊的人對其期望也相對要大,要是沒有達到身邊人期望的樣子,辜負很多人的期望,所以承受壓力也大。



高學歷人群在畢業之後發展的好壞,還是因人而異的。

不是所有高學歷的人在後來就一定發展得好,肯定也有工作平常,薪資不如其他人的例子。所以畢業後發展如何還是與個人的能力、性格、機遇等相關。


決勝網


普遍比低學歷的過得好


空白女俠


這種偽命題還是算了 我畢業後在大學生命科學院當老師 現在職稱是副教授 班裡混的最差的現在找不到工作 中學同學中有後來沒讀書但現在是財務自由的老闆的 怎麼說呢 條條大路通羅馬 在這路上 有倒下的 有堅持到最後的


DotaAllStar202


s君,本科室友,學霸級人物,三年全院第一,本科畢業先是拿了港科25萬一年獎學金,之後又去了伯克利讀phd,上海人,目前在創業,機器學習方向,上海有房有車,老婆畢業於港科。人生贏家。

h君,本科室友,某市狀元,學習大神級人物,放棄保研去了帝都打拼,工作經驗豐富,女朋友白富美,廈大畢業,煤老闆的女兒,目前離職和本人在創業。我倆關係最好。

y君,本科室友,上海人,直推的,學習小神級人物,遺憾沒能保研,保送去了浙大cs,女朋友浙大本科,畢業後就職於杭州某一線互聯網,上海杭州都有房,日子滋潤。

z君,本科好友,冬令營國家集訓隊保送,學渣級,考研沒考上工作,一年後拿到了東北大學,碩士畢業後回國,在成都生活,14年生了對龍鳳胎,在成都有房有車,生活舒適

m君,本科好友,小神級人物,本校讀研,畢業後就職於杭州某一線互聯網,官二代,富二代,房子好幾套。

印度君,研究生好友,學渣,同專業的phd,家庭情況不清楚,畢業後就在美國,就職於谷歌。

l君,中科大本科,學渣,研究生好友,畢業後就在美國,在intel。

t君,清華本科,學神,研究生同學,畢業後去了移民去了加拿大。

j小姐,同校校友,學渣,博士畢業,某外企管理層,目前是我女朋友。

x君,就是本人,本科上交,mit的phd,學霸級人物,12年畢業回國,先後就職於一線互聯網公司,目前連同h君創業,上海內環買房,預計今年和j小姐結婚。工作辛苦,堅持每週陪女友逛街一次,每週健身三次,每月去聽一場歌劇,每年旅遊兩次。日子過得緊湊而充實,計劃今年結婚,三年內生小孩,喜歡女兒,打算生兩個,十年內買第二套房,把父母接到上海來。

總得來說,我們這幫人目前沒有特別突出的,也沒有特別差的,好過平均水平吧。讀書多年,關鍵是對自身修養的提高,對眼界的開闊,對能力的鍛鍊,對思維的拓展,對知識的敬畏,對性格的糅合,對意志的磨鍊。所以,絕不可能讀書無用,高學歷無用,還是要努力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