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青脆李良種苗木嫁接繁育技術

青脆李良種苗木嫁接繁育技術

青脆李屬薔薇科核果類水果,是我國傳統水果品種之一。平均單果重40 g,果形呈微扁圓形,果頂平,頂點微凹;果皮淡黃綠色、皮薄,外披白色果粉,光滑,肉淡黃色,近核處著色較深,味甜汁多,肉質緻密、酥脆爽口,有清香味l果實營養豐富,含有糖、酸、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

青脆李良種苗木嫁接繁育技術

具有很高的商品和營養價值,深受消費者喜愛。青脆李是宣漢縣具有代表性的優質伏季水果品種,上市時間正值水果淡季,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優勢,抗逆性強、產量高、效益明顯,資源十分豐富。過去多采用根櫱分株法或扦插等方法進行繁殖栽種,成活率不高,優良性狀、果實品質變異較大。為了發揮宣漢縣地方特色品種優勢,培育壯大青脆李產業,更好地打造特色青脆李產業品牌,使青脆李產業向標準化、規模化方向發展,探索出青脆李良種苗木繁育技術,以解決現在青脆李品種雜、品質不良的問題。

1 園地選擇

選擇交通方便,背風向陽,土質肥沃、疏鬆,土壤pH值為5.2~7.0,排灌良好的沙壤地塊作為育苗地,地塊的地下水位高度在1 m以下且無汙染源為宜。

2 整地

除去圃地的雜草雜物,深翻25~30 cm以上。整地前每667 m 施尿素8~10 kg、腐熟的農家肥2 000 kg,二者與細土混勻後均勻撒在圃地上,然後進行翻耕,耙平作畦。做到地平土碎,疏鬆平整,畦高0.1 m、寬1.2 m、溝寬0.3 m,便於管理。

3 培育砧木苗

3.1 播種

當年12月,選擇種質良好的毛桃種子,播前將種子放入0.5%KmnO4中消毒1 h,然後在清水中浸泡24 h催芽。撈出瀝乾水分,在畦上開溝條播,開溝深4~5 cm,將種子與土混勻後壓平,澆足水。播種量一般為200 kg/667 m ,播種後及時用農膜覆蓋苗床,採用小拱形覆蓋。幼苗出土前應保持土壤溼潤,以表層土壤不發白為宜。

3.2 小苗排栽

翌年3月下旬,桃苗高約0.1~0.15 m,可進行排栽。移栽前作好苗床,床高0.1~0.2 m、床寬1.2 m、溝寬0.3 m,長隨地勢而定,一般不超過30 m。一般採用南北向,山地不宜順坡作床,株距3~5 cm、行距0.2~0.3 m。起苗前苗床需灌1次透水,栽植後立即灌1次透水。排栽宜在陰天或雨後進行,土壤過溼時不宜排栽,栽時讓苗根伸展,壓實土,讓土與根緊密結合。

3.3 苗期管理

小苗排裁後嚴格按照“勤、補、追、防、摘” 苗木管理技術培育砧木壯苗。勤施肥:栽後待苗木成活髮根後,每月施清糞水1次,利用下雨天採取撒施或噴施方式進行4次施肥。撒施以尿素為主,每667 m 施1.5~2.5 kg,噴施的濃度為尿素0.3%~0.4%、磷酸二氫鉀0.3%~0.5%;看苗補施肥:對長勢稍差的弱、細苗進行補施,促使其快速生長。追肥:嫁接前追施1次肥,以保證接後砧木能為接芽供應足夠養分;防病蟲害:用多菌靈加殺蟲劑等農藥及時防治桃苗蚜蟲、白粉病等田間病蟲害,摘心:在5月中旬及時對桃苗進行摘心,促進苗粗苗壯,直到6月中旬砧木徑粗平均達到3 mm以上符合上刀嫁接規格。此外,要及時除草、鬆土,乾旱時及時灌水,保證小苗茁壯成長。

4 嫁接

4.1 選好接穗

為確保所育青脆李苗木質量,要嚴把接穗品種關。嫁接所用品種接穗為經篩選的具有豐產、優質及抗逆性強等優良性狀的青脆李品種。在成年樹樹冠外圍中上部,採集當年生已木質化、組織充實、芽眼飽滿、無病蟲害的健壯枝條。採下的接穗應及時去掉葉片,保留一段葉柄,整理打捆,將其下端插入清水中保存。做到接穗選採回後立即用溼布包裹、貯運、保管,確保穗條的新鮮度,有利於嫁接成活。春季嫁接的接穗,一般結合冬剪採集,將其截成20~30 cm長,每lOO根捆成1捆,用薄膜包裹後放入低溫冷涼的地窖、凍庫或挖溝沙藏。先墊1層溼河沙,厚度為5~10 cm,把接穗平鋪1層,再加河沙,厚度以不見接穗為宜。這樣1層河沙,1層接穗,最後1層要用7~10 cm厚的河沙覆蓋,接穗總層數一般不超過3層。無論採用何種貯藏方法,都要隨時檢查接穗是否失水,有無發黴現象。砧木要求生長健壯、直立,鬚根發達,高40 cm以上,根頸部直徑0.3 cm以上。

4.2 把好嫁接關

青脆李伏季嫁接在宣漢縣尚屬首次,基本實現了“當年播種,當年排栽,當年嫁接,當年出圃”的目標。縮短了育苗週期,減少了育苗成本,打破了頭年播種育砧木、翌年嫁接的傳統育苗模式。在嫁接方法上,全部採用“單芽腹接”法。接前用75%酒精對嫁接工具進行消毒,在砧木苗距地面2~3 clrl處用刀片呈45。角從上至下斜削1刀,深達木質部,見骨不傷木。砧口長約1.5 cm左右,切去砧皮的1/3~2/3,以利嵌芽I在接穗相應部位斜削,削口光滑,切口長度與砧木切口相同,將接穗切口嵌入砧木莖的切口,砧穗一邊形成層對齊,使二者接口緊密貼合在一起,促使傷口儘快癒合-用0.06 mm塑料薄膜把砧木和接穗捆嚴紮緊,防止接面透風或滲入雨水,減少日後流膠病等病害的發生,確保嫁接成活。

青脆李良種苗木嫁接繁育技術

5 接後苗木管理

5.1 檢查成活率

嫁接時間選擇在天氣晴朗、無風的日子,接後精心管理是取得嫁接苗成活的關鍵。接後10 d左右及時鑑別成活率,成活的接芽色澤新鮮如常,對已枯萎或明顯死去的接芽及時除去並補接。

5.2 剪砧除萌促萌

成活後將接芽以上的砧木部分分3次剪去,及時抹除砧幹上的萌芽萌櫱。雖然嫁接時已摘除砧苗的生長點,但新發的萌芽萌櫱多且生長迅速,常與接穗爭奪養分,影響嫁接苗成活。因此,要隨時摘除這些萌芽萌橐,一般每7~10 d除萌1次。當接芽成活萌發後要及時剪砧,以集中養分促進接芽萌發。操作時要輕,以免傷害接穗新萌發的芽或鬆動接穗。

5.3 加強田間管理

對嫁接成活的青脆李苗每半月除草1次,同時結合鬆土勤施薄施肥水,遇到旱澇時要及時灌排水。肥料以人畜清糞水為主,每100 kg清糞水+尿素0.5 1kg,每月不少於1次。對生長不直立的苗木,當苗木長到30 cm時要立支柱加以扶直。及時防病治蟲,注意立枯病、桃條麥蛾等病蟲害的防治,使嫁接苗快速健壯成長

6 定植

在每年苗木葉片脫落後至翌年萌芽前定植,以自然脫落後的當年定植為宜。定植果園土層深厚、質地良好、疏鬆肥沃、排灌良好,以沙壤土為宜,栽植過桃、杏等核果類果樹的土地不宜定植,株行距一般為3 m×4 m,每667 m定植55株。

青脆李良種苗木嫁接繁育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