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600年的普寧西隴燈籠,“日出千燈”絕非虛傳

普寧西隴燈籠,“日出千燈”非虛傳!

600年的普寧西隴燈籠,“日出千燈”絕非虛傳

星星之焰(攝)

速讀

  西隴燈籠傳世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在普寧西隴村,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熟悉這門技藝,以至於西隴有“日出千燈”之譽。

600年的普寧西隴燈籠,“日出千燈”絕非虛傳

星星之焰(攝)

西隴燈籠簡介

西隴燈籠傳世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在普寧西隴村,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熟悉這門技藝,以至於西隴有“日出千燈”之譽。

西隴燈籠以西隴為名,村民則各自發揮所長,互相配合,互為依存,共同編織著一個個圓滿的空間。使得這一品牌享譽海內外,產品銷往潮汕、興梅、海陸豐,以至泰國、馬來西亞等地。

西隴燈籠以廣寧竹、觀音竹、粉竹為理想原材料。因為這些竹具有正直、節長、內薄、柔韌等特點,是其他竹料所不能比擬的。有了好材料之後,才能削出竹篾,編成燈籠胚,再加工裝飾而成品,全過程為純手工製作。

村裡的老人說,近百年時間中,西隴燈籠製作在西隴村從沒間斷過。西隴村人憑藉這一技藝,渡過饑荒年,歷經歲月風雨,迎來改革開放的春天,產業越做越大。

解放前,西隴人農閒的時候以製作燈籠為副業,雖產量和銷量不多,但還是為村民增加了一些收入,不至於和其他村的村民一樣,或過番或往外地逃荒。到了“文化大革命”時期,燈籠製作曾一度被禁止,但村民還是會偷偷做燈籠,並乘天黑肩挑到揭陽官碩銷售。

改革開放後,隨著潮汕地區各種民俗活動的恢復,再加上西隴村燈籠款式多樣,工藝精湛,富有文化內涵,燈籠的銷售也明顯地提高,還常常供不應求。

西隴燈籠是一項古老的傳統民間手藝,在潮汕地區很有名氣。解放前西隴村家家戶戶都會手工製作竹編燈籠,這一祖傳的手藝,據說是 600多年前,何野雲(人稱蝨母仙)流落潮汕時,為報答西隴人熱誠款待而回報於村民的。當時西隴村的祖山馬山生長著茂盛的廣寧竹,蝨母仙教給村民的燈籠製作技藝也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只是勤勞的西隴村民得此技藝之後,不論男女老幼,便世世代代以做燈籠為祖業,一片片竹篾在村民的手指間翻飛成光明的種子,也點紅了自己的日子。由於竹編燈籠在揭陽僅西隴一家,別無他店,因此這種純手工竹篾編織的燈籠便以西隴為名號,乃至享譽海內外,成為普寧又一個響噹噹的字號。

600年的普寧西隴燈籠,“日出千燈”絕非虛傳

600年的普寧西隴燈籠,“日出千燈”絕非虛傳

600年的普寧西隴燈籠,“日出千燈”絕非虛傳

日出千燈非虛傳

西隴村由普寧市流沙北街道的西隴和池尾街道的馬山兩部分組成,是普寧乃至潮汕有史料明確記載的最古老的村落之一。

據清乾隆《潮州府志》卷三十記載:“唐,杜竹軒,字均莆,潮陽人。大曆時避居古洞寨,寨與馬嘶巖寺相連。讀書習靜,迥出塵表,繼與大顛談佛法,相得甚歡,為結廬巖前以居之。再遷,移 水之西隴”。 現有人口約一萬人,是一個純屬杜氏居住的古村落。

相傳:元末陳友諒的軍師鄒普勝為了躲避明朝追殺,化名何野雲(人稱蝨母仙)流落潮汕。有一次,蝨母仙雲遊至普寧西隴(當時屬潮陽 水都),他的到來受到了西隴村民熱誠款待。當時,西隴村正在籌劃建寨門,蝨母仙問村民們有何願望,剛開始大家說不出個所以然。

蝨母仙就問:“想要三年出個貴(即顯官達貴)還是想日出千丁呢?”眾人心想:人多力量大!若鄉里能日出千丁(男兒)也不比三年出個貴差啊。於是就說:“日出千丁吧!”蝨母仙聽後沉默不語,卻又微笑頷首。他指導村民們選好方位築好寨門後,旋即教西隴人用竹料製作燈籠,自此西隴雖無顯官達貴,但也不乏樑棟之材。家家戶戶男女老少也都熟悉起了這門技藝,並以此為副業。

雖然日出千燈與村民的願境(日出千丁)有別,但蝨母仙對村民“授之以漁”,還是讓村民感激非常。

600年的普寧西隴燈籠,“日出千燈”絕非虛傳

600年的普寧西隴燈籠,“日出千燈”絕非虛傳

600年的普寧西隴燈籠,“日出千燈”絕非虛傳

600年的普寧西隴燈籠,“日出千燈”絕非虛傳

600年的普寧西隴燈籠,“日出千燈”絕非虛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