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北京女子图鉴》:25岁最好的保养品就是赚(li)钱(cai)

“我想看更大的世界,我想买一个属于自己的LV包包,

我不想过差不多的人生。”

《北京女子图鉴》:25岁最好的保养品就是赚(li)钱(cai)

《北京女子图鉴》:25岁最好的保养品就是赚(li)钱(cai)

《北京女子图鉴》刷爆了朋友圈,多融君也赶了趟时髦,充了个会员一口气追了6集。

女子的欲望,这大概是国产剧里最罕见的东西,也是《北京女子图鉴》能直击大量中国都市观众内心,引起讨论狂潮的根本原因。

说来北京是为了梦想而被嘲讽

不断降低的预期薪水

办公室内部斗争尴尬的站队

领导潜规则晦涩的暗示......

这部剧将所有女性,或者说所有在大城市打拼的有梦想的年轻人,在社会中可能会遇到的形形色色事件,表露的淋漓尽致。

观众总能从这部剧中,找到自己。

01

女子的欲望

四川的陈可依在跟妈妈安排的极品奇葩男吃了一顿饭后,不甘于成为一个差不多的人,过着将就的日子,于是她决定北漂。

陈可依刚到北京时,住在清河的一个男同学家里。她帮人家洗衣服,分摊水电费,却在某天晚上遭遇男同学的性骚扰。原来她以为的友情,如此不牢靠,把对方暴打一顿后,仓惶离开。但是又咬咬牙回去,争取到一个创业公司前台的工作机会。

一个女孩子,单枪匹马闯北京有多难?

陈可依拖着行李住到老乡佳佳的家里,没有想到,多年前就来北京的佳佳,外表看起来时髦又洋气,却租住在地下室,花800块买一个假的Gucci包包,为了一条1200元裙子可以对男人处心积虑撒谎+撒娇。北京的生活接二连三地给她上了几课,让陈可依迅速认清了现实。

她意识到,在北京,如果你不够强大,连靠自己的资格都没有。

陈可依改了名字:陈可。

她给自己找到了死磕在北京的理由:一个LV包包。

对她来说,那代表了更光鲜亮丽的生活,她憧憬比她之前的生活更高级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可以活的更加扬眉吐气。

而他的新上司男朋友张超根本没有将这种欲望当回事,他不认为买包和生活有直接联系。男性的欲望更加真实,就像很多经济适用男,他希望把积蓄存着,回老家过更舒适的生活,踏踏实实地结婚。

对于物质的不同理解成为他们分手的直接原因,在陈可的生日那天,张超在淘宝网上花299买的假LV内衣,去金钱豹吃自助餐死撑后买消食片的行为成为了两个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张超小富即安的思想与陈可拼搏奋斗的野心的不同终于因为一个假名牌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草。

是因为女性太过物质了吗?

当然不是,只是两个人对物质,乃至对生活的理解不同。

对于女生来说,奢侈品不仅是高级生活的象征,更是鼓励她前进的动力

,而对于男生来说,那只不过是一个贵一点的物品而已,不能填饱肚子,不能给自己挡住风雨。

其实男女一样实际,只是社会对男女的期待不同,造成了消费的目的不同而已。

02

如何正确对待你的欲望

在《北京女子图鉴》的第五集,陈可小心翼翼地问顾总,“是不是有欲望的女人男人不喜欢啊?”

顾总反问她,“谁没有欲望?如果有一天你找到了一个和你同样欲望的男人,这就不是问题。”

《北京女子图鉴》:25岁最好的保养品就是赚(li)钱(cai)

每个人都拥有欲望,欲望可以使人对生活多一份期盼,欲望的实现能让我们感受到存在感。只要合理消费,买买买当然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之一。

陈可是无数在北上广深奋斗的女孩的缩影,目标只有一个:赚钱,满足自己的欲望。

陈可敢于面对自己的欲望,想在北京找到一份工作,想买一个真的LV包包,想换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得到“灰姑娘的水晶鞋”。

陈可说:“既然全城的女孩们都在抢穿那双可以去参加舞会的水晶鞋,那我不如自己挣钱买一双,或许能到达得更快。”

“欲望”真的是一个贬义词吗?

不,欲望只是一个中性词,区别褒贬的唯一标准,就是谁来为这份欲望埋单。

自己的选择靠自己去实现,满足自己那些看起来虚荣又愚蠢的欲望,又有谁敢评判呢?

03

和欲望和平相处

人生最难的,是和欲望和平相处。

在中国近1.7亿的90后中,超过4500万开通了花呗,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人在用花呗进行信用消费。

他们一改父辈储蓄消费的老习惯,开始了信用消费的路线。

超前消费由于不会马上看到支付的“代价”,很容易将消费的欲望放大。

《北京女子图鉴》:25岁最好的保养品就是赚(li)钱(cai)

当售货员把购物袋递到你手中并朝你微笑的时候,谁愿意想到自己月底还钱的时候呢?

在长长的账单背后,无法控制的欲望成了给自己带来麻烦的根源,女孩最初只是想要一个新出的口红,不知怎么最后就又买了衣服、鞋子、包包。

所以,你应该学会控制欲望。

04

拒绝“剁手”合理分配钱财

想要拒绝“剁手”,并让钱合理使用,我们一定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小金库。

就如陈可,25岁之后,她的危机感越来越重。感觉自己成了“老女人”,每天都靠化妆品和保养品给安全感。

小有积蓄的她,便开始了解买房和贷款的政策。

当她惊叹贷款利息高的时候,却有人对她说:别以为你贷款是白给银行钱,你这是投资,是理财!

对25岁的人来说,最好的保养品,就是把理财和买房提到日程上。

你所考虑的不应该仅仅是如何跑步上山,更应该是如何找一辆车,让自己跑得更远更轻松。

没有什么保养品给的安全感,比得过用理财,更能让自己有一个立足之地。

《北京女子图鉴》:25岁最好的保养品就是赚(li)钱(cai)

主动学习理财,将一部分资产投入理财产品,在理财过程中逐渐建立对金钱的敏感性,将金钱和自己理性考虑后的价值对等,久而久之,就可以形成控制消费欲望的习惯了。

当然,作为普通人,如果你买不起房,理不起大财,那我们可以理小财,10万起跳的理财门槛进不去,就来多融财富,100元起投,轻轻松松赚钱,早日实现陈可口中“努力赚钱,买车买房”的人生目标。

毕竟,我们想活成别人羡慕的样子,最终都要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