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看待韓國足協倡議中國、日本等聯合申辦世界盃?

新文化街男孩


國際足聯宣佈2026年世界盃將由美國、墨西哥、加拿大三國共同舉辦,其實這並非三國的首創,早在此前韓國就曾提出與中國、日本、朝鮮四國合辦一屆世界盃。對於韓國的要求足協還是應該慎之又慎。


因為舉辦一屆世界盃是一項巨大的投入在世界經濟不佳的今天選擇合辦確實是一種途徑,既然避免了經濟上的壓力又能在區域內推進足球的發展,這可能也會是以後舉辦世界盃最常見的形式。

02年日韓共同舉辦了一屆世界盃,但是就成功度和影響力都遠遠不夠,甚至很多人的評價那屆世界盃是迄今為止最差的一屆,所以韓國此次提出倡議時中國和日本也是在第一時間給予了否決!


韓國拉攏中國共同舉辦世界盃看重的是中國的經濟支持和廣闊的足球市場,舉辦世界盃中國就可以以東道主的身份直接晉級決賽圈,這對國足確實有著吸引力,畢竟上一次出現在世界盃上已經是16年前的事了。但就國足現在的實力參加世界盃也是送分童子,所以通過實力進入會有更好的結果。

另外中國在經濟上完全可以自己舉辦一屆世界盃,國足差的是實力躺進世界盃也非大家相見的。


中超足球說


中國足協雖然有些無能,但又不傻!肯定不會跟著摻和

自從2002年世界盃由日韓合辦之後,世界大型足球賽事就颳起了一陣“合辦風”。

2008年,奧地利聯合瑞士承辦了第13屆歐洲盃。

2012年,波蘭和烏克蘭一起舉辦了第14屆歐洲盃。

而就在13號,國際足聯剛剛宣佈2026年世界盃將由美國、墨西哥、加拿大三國共同舉辦。

(FIFA在莫斯科召開年度會員大會,投票通過由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合辦2026年世足賽)

聯合申辦的好處可以共同分擔承辦費用,比如說佔大頭的場館假設費用。

與奧運會舉辦地都是在一個城市不同,足球比賽因為只踢球,所以需要很多足球場。一個城市是不可能有那麼多球場的,因此一般是在多個城市進行比賽,每一個城市都需要至少一座專業球場。

例如本屆俄羅斯世界盃,就將在俄羅斯的11個城市進行比賽。這裡不光涉及到場館本身的建設,還涉及交通、安全、住宿等一系列配套設施的跟進。

如此產生的天文費用是很多國家都吃不消的。

(本屆世界盃,俄羅斯耗巨資新建和翻新了多個專業足球比賽場館)

而像韓國這樣的面積小國,錢不錢的先不說,單是這麼多符合比賽要求的城市和場館都不一定湊的出來。

所以,韓國想單靠自己的能力再度申辦世界盃實在是有些吃緊,因此決定拉上中、日、朝搞一個大東亞世界盃。

對此,中國足協肯定是一萬個不感冒。

以中國的體量,如果決定要申辦世界盃,自己單幹完全沒問題,何必與他國合辦。到最後出錢出力也就分到幾場賽事,還一定是重要的比賽,簡直就是為他人做嫁衣。

如此冤大頭的事兒,中國足協必然是呵呵一笑。

(韓日世界盃,首開合辦大型賽事先河)


千佛山車神


北美三國剛剛聯合申辦2026年世界盃成功,韓國足協主席又放出話來,希望聯合中國、日本、朝鮮和韓國四國一起申辦2030年世界盃。聯合舉辦,早些時候看起來還是個有創意的事情,但現在卻已有些“流於俗套”。而且,聯合舉辦還很可能帶來很多不良的連鎖反應。合辦,只是看上去很美罷了。

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國聯合舉辦2026年世界盃,會否引領世界盃舉辦進入“新潮流”? @視覺中國

辦賽成本太高 聯合申辦成妙招

俄羅斯世界盃已經打響,在球迷過癮狂歡的同時,背後還有一筆經濟賬要算。

據英國《每日郵報》的統計,俄羅斯單單舉辦這屆世界盃的預計花費,就已經達到97.5億英鎊(約合人民幣837.5億元)。儘管預計俄羅斯通過這屆世界盃對本國經濟刺激的增值能夠達到195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674.6億元),但畢竟這屆世界盃還沒開始時,場館、基建、交通、安保等費用已經先期進行了開支,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很難掏得起97.5億英鎊之巨的花費。

也許就是因為這一點,促使不少國家動起聯合申辦的念頭,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也許正是出於這一考慮才聯合申辦。即便財大氣粗的美國,也希望找到盟友共同投資、共同收益。

三國目前承諾的2026年世界盃預算是1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95億元),美國將舉辦全部80場比賽中的60場,墨西哥和加拿大各辦10場,恐怕他們的投資比例和利益分配,也大抵如此。

聯合申辦並不是新鮮事了,2020年的歐洲盃就將由歐洲12個國家的13個足協共同舉辦。這裡面有一些時代背景:歐洲從2010年爆發歐債危機,經貿環境非常險惡,法國等國的財政赤字越來越多。這種情況下,一口氣拿一大筆錢出來獨立舉辦大型賽事,顯然讓歐洲諸國都吃不消,歐足聯最終決定由12個國家共同舉辦,也算是渡過了難關。

這12國加在一起的面積也不算太大,大家都能在家門口看到歐洲盃比賽,也算一舉多得。

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之後,就將是美加墨聯合舉辦的2026年世界盃——難道,世界盃以後會進入“抱團申辦”的新潮流嗎?

四國聯合申辦?中國沒有必要合辦!

在美加墨三國聯合申辦2026年世界盃成功後,當日出席國際足聯第68次代表大會的韓國足協主席鄭夢奎提出了一個想法:“如果沒有國家單獨申辦2030年世界盃,那麼中日韓朝聯合申辦成功的可能性不是沒有。”言下之意,他希望聯合四國一起申辦。

這已不是韓國第一次提出“中日韓朝聯合申辦世界盃”的主張。去年,韓國總統文在寅就曾當面向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提出,希望四國聯合申辦2030年世界盃。

這次在國際足聯代表大會上,鄭夢奎透露“已經向中國、日本、朝鮮”提出了共同申辦的提案,希望在今年9月或10月合適的時機,幾個國家有關方面可以當面共同討論一下。

其實,這一提案的可行性並不大,因為卡塔爾將舉辦2022年世界盃,想要在2030年就將世界盃帶回亞洲,顯然不合規矩。

朝鮮方面的代表對此未置可否,表示需要“回去進行一些討論”。日本方面也沒有表現出積極的態度——此前日本方面曾表示,希望能在2050年之前單獨舉辦一次世界盃。

中國足協目前也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覆,中國自己完全有能力獨自舉辦一屆世界盃,合辦看起來沒什麼必要。

舉辦世界盃需要不少硬件達標,最直接的是要有12座現代化體育場。現在中超聯賽如火如荼,各地對足球運動越來越重視,且不說目前現有的體育場是否達到要求,即便到2030年之前新建12座球場,也不是太大的問題。

中國已經辦過了奧運會、亞運會,男籃世界盃明年也要在中國舉辦——舉辦男足世界盃,中國絕對有能力獨立做到。

聯合申辦啥都好?或引起“扯皮”

聯辦看起來很美,既促進了國家之間的友誼,更有利於分擔經濟壓力,還有地緣政治上的意義——比如這次美加墨共同申辦,就緩解了此前緊張的美墨關係。但實際上,聯合申辦會出現很多問題,甚至有可能引起“扯皮”。

此前韓國和日本聯合舉辦2002年世界盃,就有不少明爭暗鬥,很多環節中日方認為失去了話語權,甚至對和韓國聯合舉辦感到後悔。

的確,兩個甚至三個國家舉辦世界盃,不僅要協調賽程、運動隊分佈、出入境等問題,幾方萬一“搶戲”,在協調上出現矛盾,就很麻煩了,很可能淪為外界的笑柄。在協調和組織上,明顯一個國家舉辦出現的問題最少。

還有一個問題——關乎公平。舉例說,從2026年世界盃開始,參賽隊伍變為48隊,亞洲區將有8.5個名額。如果中韓日朝四國真的聯合舉辦,東道主就佔了4個名額,而且4隊都是東亞球隊。剩下的4.5個名額將由其他東亞球隊和東南亞、西亞、中亞球隊競爭,很可能從亞洲內部就會引起四國之外地區球隊的抵制。

歐足聯顯然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在2020年歐洲盃之後,歐足聯就將重新規劃歐洲盃的申辦模式,此後將杜絕12國聯合舉辦的現象。

然而,“抱團申辦”究竟會否成為世界盃的新格局?可能還要看國際足聯的綜合考慮,也要結合當時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來進行全方位的權衡。

廣報全媒體記者 黃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