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天王山之戰,騎士在凱爾特人主場輸了,原因在哪,騎士還有希望進總決賽嗎?

雜草體育社


輸掉了天王山之戰,騎士命懸一線。

其實,單從數據的角度來看,這一場失利也很詭異。要知道,凱爾特人的整體投籃命中率只有36.5%,而騎士隊則是41.9%。但終究,騎士隊還是輸了。至於為何輸球?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原因:

對史蒂文斯變陣應對不足

如人所料,史蒂文斯此役將貝恩斯拿到了首發陣容中,將莫里斯放到了替補席上。在29分鐘的時間內,貝恩斯交出了6分7個籃板和3次封蓋,可以說是很好的完成任務。更加重要的是,他的護筐能力,以及在內線的“一夫當關”,是數據所不能夠體現出來的。

從比賽一開始,貝恩斯就統治了油漆區,限制了TT,讓樂福遠離三秒區,騎士隊的其他球員也突破不到禁區。即便如此,泰倫盧還是沒有儘早的做出調整。包括,在JR、希爾狀態不佳的情況下,泰倫盧還是謎一般的將他們放在場上。

失誤太多!直接葬送了比賽

這一場比賽,騎士隊從開場就失誤不斷。全隊一共出現了15次失誤,而凱爾特人則只有8次失誤。(PS:騎士的失誤大部分是被綠軍直接搶斷打反擊,此役,綠軍有10次搶斷。)包括受到體能影響的詹姆斯,也出現了多達6次失誤,尤其是在第四節追分的關鍵時刻,詹姆斯也是連連失誤。

主場的綠軍!真的是判若兩隊

不得不說,主場作戰的凱爾特人,真的是太厲害了。此役,全隊一改之前兩場在克利夫蘭的頹勢,有5人得分上雙,有5個人送出18次助攻,有6個人命中13記三分球。從下面的比賽走勢圖,不難看出,除了在比賽開始和騎士隊打得有些膠著之外,剩下的時間,凱爾特人沒有給騎士隊任何機會。

最後,最為重要的還是,騎士隊的外線手感實在是太低迷了,全隊34次出手只命中了9球,命中率低至26.5%。

下一場回到主場,不知道生死戰的騎士隊,能夠迸發出多麼大的能量。至於能不能進總決賽,不重要,重要的還是著眼當下,打好下一場。


籃球顏論


如果調整好狀態,解決好體能儲備的因素,騎士隊晉級總決賽還是有希望的!千萬不要低估了詹姆斯的能力和鬥志!



今天騎士隊與凱爾特人隊的天王山之戰(東決的第五場)在凱爾特人主場進行,騎士雖然一路奮力緊追,但還是無法得逞。最終騎士隊83-96不敵凱爾特人,東決系列賽總比分2-3落後。贏下天王山的凱爾特人,在通往總決賽的大路上形式一片大好!


本場比賽斯蒂文斯把貝恩斯放進首發,很好的起到了護框的作用。凱爾特人從一開始就掌控了局勢,並在嚴防死守下,一直壓著騎士喘不過氣。33歲的詹姆斯,因為在G4的比賽中已經拼光了子彈,所以這場天王山之戰,面對著凱爾特人超強的防守時,體力明顯下降。在第四節開始他的進攻明顯減少,更多還是助攻隊友。


在凱爾特人超強的防守下,今天的騎士失誤太多了,進攻端的表現跟前兩場贏球有了很大的差別,也只有詹姆斯和勒夫打開而已,而且防守端也沒有很好的限制住凱爾特人的兩位探花,這樣的狀態的談何贏球?


這場天王山之戰,通過騎士的表現來看,根本就沒有想要拿下這場比賽的打算,就連在詹姆斯身上都感覺不到他對這場勝利的渴望。這場比賽輸掉後,壓力全部在騎士這邊,騎士被淘汰也是難以避免,如果下場比賽騎士沒有調整好,根本無緣總決賽的。

凱爾特人的戰術依舊是採用切斷詹姆斯與隊友的聯繫、加強防守強度,儘量整防整攻,無限換位錯打!而騎士制定的戰術,還是採用圍繞詹姆斯持球然選擇分球或者選擇自己攻,但是由於G4拼的太兇,體能沒能調整好,所以詹姆斯今天很累,很疲憊,而其他球員又完全不在狀態。陷入單打獨鬥的詹姆斯和樂福,無法串聯全隊,是輸球的主要原因!


文香武強


當然有機會,這場比賽不是綠軍實力上蓋掉了騎士,而是史蒂文斯戰略上一次大膽的賭博起到了效果,原因讓我細細給你道來:

昨天在這場天王山的前瞻裡就說過

如果說要選一個“天王山”上的“鋼鋸嶺”,那隻能是樂福了。綠軍不能把樂福打趴下,自己就得趴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樂福對於綠軍的意義關係到凱爾特人整個戰略的核心能不能成功。

1、當樂福與TT組成雙高內線時,能壓縮掉綠軍衝擊內線的進攻空間(你說樂福又軟又慢,但好歹塊頭還在那裡)。而綠軍是一支外線極不穩定的球隊,季後賽至今,三分球命中率35%左右,中投命中率30%左右(不擺數據了,可以去查作者之前的文章,有寫到的)綠軍四場球,兩隊內線比分依次為(綠軍在前):60:38、50:42、34:38、38:50。你觀察這個軌跡就能發現內線對於兩隊是多麼的重要。

2、樂福可以與TT或南斯組成上線雙掩護,能為騎士的射手擋出出手空間,讓凱爾特人無法把陣容打大。(總有人跟不上騎士兩個三分點的一個)所以,在G4的時候,史蒂文斯主動把陣容調小,就是為了彌補大陣容無法防守騎士三分球的問題。(這個內線雙提掩護的戰術是騎士G3開始的)

3、當騎士內線有雙高的時候,會大大減小詹姆斯的防守壓力,讓綠軍無法在進攻端起到消耗詹姆斯的效果,變相為詹姆斯節約了體力。

而上面這三個點,偏偏是綠軍無法通過戰術解決的,這是陣容的硬傷,無法彌補。

我之前就說過:綠軍與騎士的系列賽,其實就是在演一出荊軻刺秦王的大戲。因為綠軍的陣容是沒有王的,無法用堂堂正正的王道碾壓對手,縱觀綠軍整個季後賽,你會發現綠軍能走到現在,實在是戰術與戰略,是兵家計謀詭譎的顛峰表演了。

今天比賽的開場,其實已經證明了我昨天所說的,綠軍就是要保持內線的高度,打著殺傷樂福的主意了,從貝恩斯首發,並且都敢從三分線外運球突破打樂福,就能看出綠軍今天有多麼的堅決。

綠軍今天在一點上做得很棒,就是在保護羅齊爾這個環節上,用貝恩斯換防羅齊爾的方式,不把羅齊爾暴露在詹姆斯點名之下了,沒有給詹姆斯多少找錯位的機會,把內線高度提高,不給騎士在內線可以操作的空間,同時利用體力上的優勢,無限追防騎士外線,賭騎士不能用三分球在外線投死自己。實際上是,賭樂福不能在進攻端投死自己。

綠軍的防守戰術和上一場有個不一樣的地方,上一場綠軍的防守是外線無限換防,哪一個都不想漏。賭詹姆斯不能把自己給打死,結果被打死了。

這一場呢,綠軍的選擇是搞撤掉外線的一個防守點(樂福),在詹姆斯的突破路線上增加一道干擾。從開場樂福的連中三分上,就能看得出來。這道干擾您仔細看下,不限制詹姆斯往樂福傳球,而是限制詹姆斯往與樂福反方向騎士球員傳球。

必須承認,綠軍賭對了。

再反過來說說騎士,騎士的應對,實在不是我說他,居然在綠軍這種進攻自廢攻擊力,防守冒巨險進行賭博放空一人的情況下,沒有給出任何的戰術上的支持。唯一的應對居然是強投三分??

這個是什麼鬼邏輯?人家上兩個大個,你就一定要在外線投三分射死人家,這想法是不是太簡單了?

騎士的防守沒有任何問題,這也是我之前反覆強調的,哪怕是今天讓綠軍全場壓著打,也只讓綠軍得了這麼點分,比G1G2強太多了。只要進攻稍一打開,這場天王山其實不是那麼難以拿下的。

可進攻為什麼打成這樣?我只能感嘆,盧指導這臨場應變能力,真的是有夠讓人受不了。攻防各有一個明顯的指揮失誤:

1、防守上:在綠軍上雙塔時,沒有注意對樂福的保護,讓樂福注意減少不必要的犯規,打亂了騎士輪換階段的陣容佈局。(這點後面的比賽有改,但優勢被綠軍搶到了,這個優勢被搶到後,綠軍比分不落後,就不會啟用小個追分陣容。騎士後面會越來越難打。)

2、進攻上:在綠軍設置了內線干擾點後,沒有看出本場進攻不開的真正原因,沒有為詹姆斯設計出減小干擾的突破分球戰術。(這個,可能要求太高了點,很難臨場調整)但沒有利用好綠軍外線放空的點,給予綠軍懲罰,反而一直堅持在防守強側頂人投三分。這是什麼鬼佈置?

其實這場也沒什麼好說的,史蒂文斯用賭博的戰術,賭下了天王山,也賭下了概率。

但是,騎士的球迷也不用擔心,這已經是綠軍最後的一張牌了,再也沒有牌了。騎士還是會有很大的機會進入總決賽的。立貼為證。

哇!圖窮匕見之時,還真的刺皇成功了!厲害,綠衫軍!


雜草體育社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騎士輸球原因在於,投不進也防不了。這個和我之前說的一樣,不能夠指望投籃命中率一直那麼高,尤其是三分。凱爾特人的防守強度上來,投籃命中率必然下降。同時凱爾特人的運動能力也是騎士隊不可比擬的,當然還有主場優勢。

第二個問題。有機會,但是機會沒有很大。球迷朋友看好騎士是因為有老漢在,但是不能指望一個人打掉一支隊,尤其是凱爾特人這樣的球隊。有的球迷非常看好騎士,並沒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紙面實力,騎士很強,雷霆更強。雷霆首輪出局,說明紙面實力並不等於實際上的實力。所以不要再覺得騎士比凱爾特人強了,這是偏見。

最後,凱蜜肯定是更看好凱爾特人晉級總決賽,畢竟只差一場勝利了。依照某些球迷朋友的思路,光看紙面實力,那麼凱爾特人已經晉級總決賽了。畢竟3一2領先,凱蜜心態還能再浪一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