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柱國:縱橫二百年,出過的皇帝皇后將軍多到數不清
讀兩晉南北朝的史書,經常會遇到“府兵”“柱國”這兩個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兩個詞影響了中國數百年曆史,從南北朝西魏開始直到唐代。
魏晉時期有過許多政治貴族,幾乎壟斷了當時的政治權力,到了南北朝時期,曾經風光無限的東晉門閥世族們,隨著東晉的滅亡,劉宋的興起而逐漸衰敗,王庾桓謝這些貴姓也已經不復當年,正所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時,一個新興的貴族集團橫空出世,這就是縱橫中國近二百年的關隴軍事貴族集團。它起源於代北武川,初建於關中,共創造出四個王朝,分別是西魏,北周,隋,唐,這在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奇蹟。
府兵制,中國古代兵制之一。府兵制源起於北魏時期鮮卑人當兵、漢人務農的政策。府兵全家可以免除賦役,當兵成為鮮卑人的專利,漢族從周至兩漢三國傳統的上馬為兵,下馬為農的耕戰三軍制度變為純耕種的農民。到了北周後期,迫於形勢,漢人也被募充作府兵。楊堅為北周大丞相時,就下令西魏受賜鮮卑姓的漢人可恢復漢姓,開始破除了鮮卑人當兵、漢人務農的規定。
府兵制最重要的特點是兵農合一。府兵平時為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隙訓練,戰時從軍打仗。府兵參戰武器和馬匹自備,全國都有負責府兵選拔訓練的折衝府。由西魏權臣宇文泰建於大統年間(535~551),歷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趨完備,唐太宗時期達到鼎盛,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5)停廢,歷時約二百年。
兵源和士兵戰鬥力問題解決了,那麼,領兵的將領們的問題如何解決呢?宇文泰恢復了原來曾經用過的柱國這個官職,授予統兵的將領們。
最早,魏孝莊帝元子攸以爾朱榮有翊戴之功,拜爾朱榮柱國大將軍,位在丞相上。爾朱榮被殺以後,這個官職就沒有再設立了。
而西魏文帝元寶炬以宇文泰擁立有功,就任命宇文泰為柱國,宇文泰獲得了榮譽和權力,也要讓自己手底下的其他人同樣獲得利益和權力,否則就沒有人給他賣命了。
於是他手底下的大將陸續被封為柱國,算上皇族掛名的柱國將軍總共有八個柱國將軍,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八柱國,實際統帥軍隊的是六柱國大將軍,每個柱國大將軍下有兩個大將軍,共十二大將軍;每個大將軍下有兩個開府,共二十四開府;每個開府下有兩個儀同,共四十八儀同;一個儀同領兵約千人,一個開府領兵兩千,一個大將軍領兵四千,一個柱國大將軍領兵八千,六柱國合計有兵四萬八千人左右。
這隻軍隊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府兵。
西魏時期受封的這八位柱國大將軍,史稱“八柱國”,分別為:
使持節、太師、柱國大將軍、大冢宰、都督中外諸軍事、安定郡開國公宇文泰(其第五女襄陽長公主下嫁北周神武公竇毅,生唐太穆順聖皇后)。其子宇文覺建立北周後追尊為太祖文皇帝。
使持節、太傅、柱國大將軍、大宗師、大司徒、廣陵王元欣(北魏獻文帝之孫,廣陵王元羽之子)。西魏恭帝即位,進大丞相。
使持節、太尉、柱國大將軍、大都督、隴右行臺、少師、隴西郡開國公李虎(李淵祖父),周代魏追封唐國公(唐國號由來於此)。
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大宗伯、趙郡開國公李弼(李密曾祖父),周代魏進封趙國公。
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大司馬、河內郡開國公獨孤信(其三女為北周、隋、唐三朝皇后),周代魏進封衛國公。
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大司寇、南陽郡開國公趙貴,周代魏進封楚國公。
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大司空、常山郡開國公於謹,周代魏進封燕國公。
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少傅、彭城郡開國公侯莫陳崇,周代魏進封梁國公。
八柱國下面有十二大將軍:
元育、元贊、元廓、宇文導(宇文泰侄兒)、宇文貴、李遠、達奚武、侯莫陳順、楊忠(楊堅之父)、豆盧寧、賀蘭祥(宇文泰外甥)、王雄,皆世之名將。關隴集團中,其它後起將才如宇文憲(宇文泰第五子)、尉遲迥(宇文泰外甥)、長孫晟(唐長孫皇后之父)、賀若弼、韓擒虎、李靖、侯君集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名將。
在這八柱國以及他們的下屬十二大將軍中,產生了從西魏到北周再到隋,直至唐初的新一代門閥貴族,而這幾個時代的皇室後族大多都出自這些家族。
其中:宇文泰子孫為北周皇族,李虎子孫為唐朝皇族,大將軍楊忠子孫為隋朝皇族,北周歷代皇后多在這些家族中產生,隋文帝的皇后與唐高祖李淵之母都出自八柱國裡的獨孤信。李世民長孫皇后之父是後起將軍之一的長孫晟。
八柱國和他們的子孫們締造了封建君主專制社會的第二帝國(第一帝國為漢朝),將中國的封建社會推向了高峰期,其發端便是盛極一時的西魏八柱國。
(本文圖片為網絡資料)
閱讀更多 老張在路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