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蘭州老農翻出家譜,自稱祖先是開國皇帝,專家勸其捐贈卻斷然拒絕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淵之前曾為大家介紹過陝西露澤院村供奉的關公大刀,引發了讀者的強烈反響,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闖王”李自成的後裔境況。

蘭州老農翻出家譜,自稱祖先是開國皇帝,專家勸其捐贈卻斷然拒絕

▲“闖王”李自成蠟像

李自成,陝西榆林米脂縣人。由於其自幼家境貧寒,父母無奈之下曾將他送入廟中以混口飽飯。隨著年齡漸長,李自成便給縣裡的地主放羊,每月還能按時領點兒小錢。21歲那年,父母雙亡的李自成進入銀川驛站做了驛卒,算是有了一份穩定工作,可是隨著崇禎皇帝登基後開始改革驛站,大量驛站被裁撤合併,許多驛卒也被老朱家炒了魷魚,李自成便是其中之一。

自小就不安分的李自成失業回老家後,又因債主艾詔將其告上縣衙,便悄悄趁夜將後者殺害。緊接著,由於妻子與他人有染,李自成又將妻子亂刀砍死。由於惹上了人命官司,李自成只得連夜收拾東西遠逃他鄉,以躲避朝廷的搜捕。逃亡了幾天,李自成實在餓得受不了,只能選擇投軍以填飽肚子,至於其他的倒真沒想太多。

蘭州老農翻出家譜,自稱祖先是開國皇帝,專家勸其捐贈卻斷然拒絕

▲崇禎皇帝劇照

沒過多久,後金軍隊大舉進犯京師,明廷緊急號召各路大軍勤王,李自成所在的部隊也在徵召之列也在其中。當眾人從甘肅甘州(今張掖甘州區)出發行至金縣(今甘肅榆中地區)時,因軍餉剋扣數日不發,李自成便與其餘幾名士兵策劃兵變,襲殺參將王國及當地縣令,還將該縣糧倉洗劫一空並分發給其餘士兵,扯起了武裝起義的大旗。

崇禎七年(公元1633年),已經具備一定軍事實力的李自成為發展壯大,決定渡過黃河“闖王”高迎祥。加入其麾下後,由於其有勇有謀、身敢打敢殺,很快就成為了高迎祥麾下的一員猛將。當高迎祥不幸被孫傳庭殺害後,立下赫赫戰功的李自成被眾人推舉為新任“闖王”,繼續領導農民起義軍戰鬥。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正月,李自成正式於西安稱帝,建國大順,改年號為永昌,隨後揮師北上,一路攻城掠地,最後逼得崇禎皇帝只能以發覆面自縊煤山而亡。

蘭州老農翻出家譜,自稱祖先是開國皇帝,專家勸其捐贈卻斷然拒絕

▲和碩睿親王多爾袞朝服像

不過李自成的皇帝生涯並沒有持續多久。三個月後,吳三桂與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在山海關外迎戰李自成,結果大順軍隊潰敗。無奈之下,李自成只得狼狽逃竄,據史料記載,李自成一路南逃後在湖北通山地區被地主武裝殺死,當地百姓還為其修建有“闖王陵”,不過滿清官方對此並未承認,因此也沒人能斷定孰真孰假,不過郭沫若對此卻持肯定態度,還煞有其事地為其題寫墓誌銘。

蘭州老農翻出家譜,自稱祖先是開國皇帝,專家勸其捐贈卻斷然拒絕

▲湖北通山李自成墓

上世紀末,蘭州青城突然有一戶李姓人家自稱是“闖王”李自成直系後代,還拿出了一本祖傳家譜作為證明。經相關轉接鑑定,家譜的確是明清時期的老物件。對此,李愛民老人解釋說李自成當初戰敗後並沒有遇難,陣亡一說不過是“金蟬脫殼”的手段,李自成喬裝打扮後便潛往蘭州投奔自家兄長,青城當地的龍頭堡其實才是埋葬李自成的真實地點。

蘭州老農翻出家譜,自稱祖先是開國皇帝,專家勸其捐贈卻斷然拒絕

▲蘭州青城古鎮

對此,歷史學家不置可否,表示家譜雖是明朝老物件,但這並不能證明其為大順皇室後裔。同時為便於研究這一時期的歷史,專家們還建議李愛民老人捐出族譜,還承諾免費提供一份複製品,但遭到了老人的斷然拒絕——後者的理由很簡單,相比於祖宗傳下的寶貝,李自成後裔的身份是否獲得官方承認已經不再那麼重要,畢竟這已經不是明末清初那個時代了。

參考文獻:

《三朝野記》《明史》

微信公眾號:趣觀歷史,每日為您甄選好玩有趣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