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為什麼孩子很努力學習,但成績就是上不去

很多媽媽經常抱怨,孩子學習很努力、刻苦,甚至每天都沒有玩兒的時間,可是學習成績就是上不來, 原因到底出在哪裡呢?

媽媽們都知道,孩子頭腦不是機器,不是往裡面塞的越多,就能吸收越多,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倘若孩子一天到晚只知道死學,頭腦就會暈暈沉沉的,記憶恍惚,聽起課來也是六神無主,糊里糊塗,長此以往,學習成績不僅會下降,而且有損於身體健康。

我們都曾聽過“7+1>8”法則,所謂“7+1>8”是指每天7小時內認真學習 ,堅持1小時體育鍛,其效果遠遠好於8小時的悶頭苦學。適當的休息,能夠緩解大腦疲勞,不但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還會促進學習效率。

所以,媽媽在關注孩子學習的同時,也要注意他的身體狀況。只有勞逸結合,才能提高學習效率,讓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


為什麼孩子很努力學習,但成績就是上不去



那麼,媽媽怎樣做才能幫助孩子做到勞逸結合呢?

方法一:養成孩子勞逸結合的觀念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孩子們認識到了勞逸結合的好處和重要性,自然會適當的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

媽媽要多向孩子宣傳名人的高效學習方式,利用榜樣的力量來教育孩子,讓他們知道有規律的休息是追求學習效率的一種方法。例如,宋代詩人陸游很注意身體鍛鍊,他發明了笤帚掃地健身法,身體強壯,他活到86歲,是中外著名的高產詩人;美國前總統里根到國外訪問時,也還堅持鍛鍊身體,每天清晨到街上去跑步。

媽媽除了教育孩子勞逸結合的道理外,還要不斷監督孩子的執行情況,例如,孩子每當學習疲倦時,媽媽就要提醒他去室外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清醒清醒頭腦,如果孩子喜歡的話,還可以跑跑步,做做操,打打球,活動活動筋骨,恢復一下精力。這樣既休息了大腦,又孕育了精力。學習起來精神振奮,記憶力增強。每天堅持1小時的體育鍛煉,他的學習成績會有明顯提高。

方法二:幫助孩子選擇適合的休息方式

每個孩子的興趣點不同,喜歡的運動休閒方式也會不同,有的可以起到放鬆大腦的作用,有的則會相反。很多孩子養成了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只要不學習,就會看電視,這樣不但起不到讓孩子休息大腦的作用,還可能使孩子更加昏昏沉沉。

媽媽不要強制給孩子規定從事什麼休閒方式,而是要詢問孩子的意見,根據其身體特點,幫助孩子找到適合的休閒活動 。比如孩子可以出去散散步,和夥伴兒去玩一會兒球等等,總之因人而異。


為什麼孩子很努力學習,但成績就是上不去


方法三:幫助孩子安排好時間

孩子學習努力,卻沒有成果的一大原因就是他們沒有安排好自己的學習時間,東忙一下、西忙一下,時間很快的過去了,可作業還沒有做完。針對這種情況, 媽媽們要採取些措施:

1.與孩子討論,分析他的學習規律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習慣,例如有的孩子早上背東西快,有的則是晚上記得牢,媽媽要尊重他的記憶規律,把背誦時間調整到最佳時段。這樣,找到最適合發揮效率的學習時間安排,孩子的學習就會省力很多。

2.對孩子的學習效率做出規定,制止其拖延

有些孩子面對不會的問題,就在書桌旁發起呆來, 一想就想一個小時,嚴重的影響了學習效率。媽媽要堅決遏制孩子這種習慣,對孩子的做題時間做出規定,不會的問題,不要一直想下去,要先做別的題目,最後,再看看書,如果真的做不出來,就要請教媽媽和老師、同學了。這樣,孩子的學習效率就大大提高。

媽媽還可以安排一些娛樂的時間用於對孩子按時完成作業進行的獎勵,養成其學習時專心致志,玩兒時痛痛快快的好習慣。

3.為孩子選擇適當的學習時間

“快點學習,吃飯時我叫你!”

“吃完了就別看電視了,趕快去學習!”

這是很多媽媽的口頭禪,他們都希望孩子抓緊每一分一秒去學習,其實,不是所有的時間都是適合用來學習的,例如,他從生理學上講,吃飯前後一小時是學習效率最低的時候,這個時候學習,效果自然是事倍功半,反倒不如讓孩子去小區裡散散步更實在,孩子充分休息,才能為晚上的學習,儲備能量。

方法四:教會孩子全神貫注的學習方法

每當看到不及格的成績單,有些媽媽就會為自己家的孩子打抱不平,認為孩子學習很認真努力,每天不到晚上11點就不睡覺,可成績卻沒有起色,真的是很冤枉。

其實有些孩子一點兒也不冤枉,雖然他們一直在學習,但是其注意力並沒有完全的集中,所以導致學習效率低下。

要使孩子學習時集中注意力,媽媽可以這樣做:

1.收走孩子書桌旁會分散其注意力的物品,如零食、小說、雜誌、手機、MP3等,孩子手邊沒有什麼可以玩的東西,自然會收心了。

2.對媽媽的要求是,在孩子學習時,除非他有問題請教你,否則不要和他說話、閒聊,這樣,孩子的注意力就不會被打斷,能夠集中精神學習。


為什麼孩子很努力學習,但成績就是上不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