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審計風暴!數家大型國有行違規向房地產、地方平臺輸血702.66億

導讀

管住了國有大行就管控住了資金源頭。

1

大型國有銀行違規向房地產、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提供融資

6月20日,審計署發佈的《國務院關於2017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顯示,審計發現,9家大型國有銀行違規向房地產行業提供融資360.87億元,抽查的個人消費貸款中也有部分實際流入樓市股市。審計指出問題後,有關方面正在整改,8家銀行已收回貸款等45.86億元。

審計風暴!數家大型國有行違規向房地產、地方平臺輸血702.66億

審計風暴!數家大型國有行違規向房地產、地方平臺輸血702.66億

9家大型國有銀行,國有銀行幾乎全中槍了。不過這9家大型國有銀行具體是哪幾家銀行?小債在審計署網站查詢到了蛛絲馬跡。

截止6月21日,審計署最新審計報告顯示,9大大型國有銀行中,中信銀行、農業銀行佔了大頭,共向違規房地產行業提供融資343.69億元,剩餘17.18億元款項尚未公佈具體為哪幾家國有銀行。

9家大型國有銀行中,工商銀行2013年至2016年間,河北、江蘇分行未嚴格執行監管規定,違規向房地產企業發放併購貸款36.24億元;農業銀行2014年10月至2016年底,農業銀行通過理財資金向房地產企業提供融資、違規向土地儲備中心和部分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等“四證”不全的房地產企業等提供融資,涉及金額96.44億元;中信銀行2013年至審計時,所屬中信銀行、中信信託未嚴格執行監管規定,向“四證”不全或低密度房地產項目提供融資211.01億元,另有部分融資被用於繳納土地出讓金。

審計風暴!數家大型國有行違規向房地產、地方平臺輸血702.66億

另外,3家銀行還涉及向地方政府平臺提供融資等違規問題。工商銀行於2014年至2016年,上海、浙江分行向實際承擔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功能的機構提供貸款、理財融資等119.32億元;農業銀行於2015年至2016年,上海、廣東2家分行及農銀國際(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違規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或實際承擔融資平臺功能的企業提供融資17.37億元;中信銀行於2015年1月至審計時,所屬中信信託、中信銀行和中信金融租賃有限公司違規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或實際承擔融資平臺功能企業提供融資205.1億元。

儘管審計署每年都會針對突出問題做審計監察,但本次審計業內人士卻嗅到了一絲不同。以往銀行審計報告也都會指出多項違規或不合規貸款問題。但今年3家銀行的審計報告中明確將房地產融資提上臺面,並單獨作為一項違規行為呈列於清單,詳盡地指出具體金額。而作為表外業務的理財資金違規為房地產提供融資,也是首次被審計機關所重視。這也釋放出一個明顯的信號,房地產調控進一步加強,誓將去槓桿進行到底。監管層高度重視、信號明確,房地產融資收緊再次被證實。

2

管住了銀行就管住了房地產

審計風暴!數家大型國有行違規向房地產、地方平臺輸血702.66億

為何越窮越要買房子的現象越來越普遍?老百姓很疑惑。而這或許是普通百姓唯一可以實現加槓桿的渠道了。而近段時間,隨著金融領域一些大事件的頻現,業內也開始討論房地產泡沫何時達到頂峰的問題。

本次監管再次用實際行動,進一步證明了房地產市場的監管力度。

管住了銀行就管住了房地產。

360.87億對於龐大的房地產行業來說也並不是大數字,同時360.87億可能也不是全部,但是,背後隱含的警示意義則十分重大。現下,一些銀行違規向房地產輸血是有意而為,各種包裝手段五花八門,尤其是部分銀行向“四證”不全或低密度房地產項目提供融資,有明知故犯的嫌疑。這與去槓桿,引導經濟脫虛向實的大方向不符,監管利劍揮向惡意輸血,警示意義大於數字本身。而在國有大型銀行向房地產提供融資違規中,還伴隨處分相關責任人的實措,勢必也將規範銀行信貸部門,起到警示作用。

房地產企業的融資也全面受限,除了近期房企公司債發行的收緊,銀行、信託、券商資管、地產私募等各融資渠道均不同程度受到監管。

另據Wind金融數據顯示,2018年下半年,中國地產企業海外融資債券到期規模在564.75億元人民幣的水平,2019年到期規模增長到1436.95億元人民幣。一方面是不斷收緊的融資,一方面是井噴式償債高峰。同時現金為王,誰掌握了現金就掌握了主動權。

眼下的癥結在於,房地產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大型房企要的是擴張,中小型房企要的生存。問題並沒有集中出在大型房企身上,銀行貸款並不能完全滿足房地產公司發展擴張的需求。但卻可以解決中小房企短期現金流問題,因而在這個中小房企的生死年,銀行貸款等融資渠道進一步收緊,房地產行業或將迎來行業調整的陣痛期。

3

地方融資平臺源頭被堵

審計風暴!數家大型國有行違規向房地產、地方平臺輸血702.66億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控方面,儘管違規舉債問題明顯減少,審計署仍發現5個地區2017年8月以後違規舉債32.38億元,還有3個地區政府違規提供擔保9.78億元;11個地區發行的政府債券籌集資金中,有39.22億元結存在財政部門,其中29.2億元閒置1年以上。一些地方落實債務管理要求還不到位,有14個地區化解債務方式過於簡單,造成重點項目建設資金接續不暢等;5個省本級尚未籌建債務大數據監測平臺,14個市縣未按要求全面摸排融資擔保行為或未按時整改到位,5個市縣未將政府購買服務等事項納入監測範圍。審計指出問題後,有關地方正在整改。

今年以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延期事件頻發,雲南省國有資本、中電投先融先後延期爆雷。“國資信仰”和“城投信仰”再次被打破。

Wind數據顯示,2018年到期或進入回售期的城投債近1.6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到期規模約為1.35萬億元,進入回售期的近2500億元。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與房地產的處境相似,不僅面臨著巨大的償債壓力,還面臨著借新還舊難度加大,融資環境雪上加霜的境遇。

地方融資平臺債務這兩年“違規舉債”“變相舉債”現象增多,一個融資渠道被堵住了,換其他變相渠道。影子銀行、PPP、政府投資基金等各渠道層出不窮。而本次審計大型國有銀行,也是在資金源頭上的嚴監管,控制住來自銀行體系的資金,也就控制住了源頭。

審計署報告顯示,本次還審計了35戶央企。審計發現,35戶央企2016年多計利潤28.65億元,佔同期利潤的0.77%;有175項重大經濟決策事項涉嫌違規或盲目決策等,556項經營管理事項不夠規範,共造成資產損失、損失風險和閒置等203.67億元。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問題依然存在。30戶央企和3家大型國有銀行購買禮品、旅遊和違規兼職取酬等3.06億元;21戶央企超標準購車3405.14萬元、超標準乘坐交通工具768.32萬元;7戶央企下屬單位的142人違反廉潔從業規定,存在經商辦企業等問題,涉及金額6.4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