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斯洛伐克:小市場大魅力

斯洛伐克:小市場大魅力

“我一週前就來中國參加了第四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合作洽談會,發現中國與斯洛伐克在農產品、交通運輸等領域合作潛力巨大。這次我們帶了20家斯洛伐克企業來中國考察交流,其中就有農產品、物流企業,希望藉助此次論壇兩國企業能尋找到共同的合作點。”斯洛伐克共和國經濟部副部長沃伊傑赫·費倫茨在6月12日舉辦的斯洛伐克—中國商務論壇上表示。

斯洛伐克投資貿易發展局顧問托馬斯·布切克在會上介紹了斯洛伐克營商環境以及值得投資的九個理由:戰略位置優越、政治經濟穩定、過去十年間是歐元區發展最快的國家、在中東歐國家中擁有最高的勞動生產率、成本低廉且受教育程度高的勞動力、中東歐少有的以歐元為官方貨幣的國家、基礎設施網絡發達、研發和創新潛能強以及投資獎勵政策優厚。

“斯洛伐克是歐洲受中等教育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獲得中等教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72%。雖然斯洛伐克語為母語,但85%的斯洛伐克人至少能用一門外語交流。”托馬斯·布切克稱,此外,歐盟統計局網站發佈的數據,2017年歐盟國家平均小時工資為23.1歐元,而斯洛伐克國家銀行統計的斯洛伐克工人月平均工資僅為883歐元。由此可見,斯洛伐克在中東歐乃至歐洲仍保持著廉價勞動力的競爭優勢。

對中企而言,直接進入歐洲市場會存在一定困難。斯洛伐克不僅是歐亞大陸鐵路網寬軌—準軌的換裝地,其還具有歐盟成員國、北約成員國、申根的公約會員國以及歐元區的背景,其跳板作用明顯,具有較大的吸引力。

此外,為鼓勵投資者把新項目投資在失業率較高的地區,斯洛伐克政府制定了在工業、旅遊業、高科技、服務共享領域的投資援助計劃,並提供相應的稅收減免、現金撥款等。

據記者瞭解,斯洛伐克的傳統優勢產業為汽車製造業和電子工業等,汽車行業佔其全國工業總產值的份額達44%,很多知名汽車製造商都在斯洛伐克投資建廠。比如,起亞汽車在日利納市,雪鐵龍、標緻在特爾納瓦市,大眾則分佈在馬丁市、布拉迪斯拉發、斯圖帕瓦、科希策,其中大眾在科希策生產的汽車主要目標是俄羅斯市場。斯洛伐克還曾“擊敗”美國以及其他歐洲城市,使捷豹路虎新工廠花落尼特拉。

“這些企業將最一線的生產廠設在斯洛伐克,主要得益於斯洛伐克產業工人的水準較高、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強以及強大的物流體系、完善的基礎設施等。”托馬斯·布切克認為。

雖然優惠條件諸多,但中企在開拓斯洛伐克市場時仍存隱憂。

安次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王春雷告訴《中國貿易報》記者,2016年斯洛伐克IPEC集團(斯洛伐克排名第一的產業開發集團)與安次經濟開發區簽署協議,共建“中歐雙子星計劃”,協助歐洲企業走進中國投資、中國企業走進歐洲市場。“目前雙方都面臨一定的瓶頸,對於去斯洛伐克的中企而言,斯洛伐克人口有限,市場偏小,其首都布拉迪斯拉發僅有50萬人。而來中國投資的斯洛伐克企業又面臨著水土不服的問題,比如斯洛伐克的國酒塔特拉茶被認為是斯洛伐克的‘茅臺’,但在中國甚至連法國紅酒的受眾都極為有限,更何談國外的白酒呢?”

“中國製藥標準與斯洛伐克不同,我們此次來參會主要是瞭解市場,因為中國新藥在投放市場之前,會經過2至3年的臨床期以及國家藥監局的批文。我們比較關心藥品出口到國外後,國外監管機構會對藥品檢測、分解,我們的知識產權誰來保護呢?”天津太平洋醫藥科技集團董事長宋德成對於進入斯洛伐克市場考慮得很細。

目前來看,兩國企業的瞭解還有待加強,仍需更多的交流對接。


投稿/建議:[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