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想讀懂徐渭書法,請看此40幅

其畫,筆墨縱恣,氣勢磅礴,與陳道復並稱“青藤白陽”,開啟了明、清以來水墨大寫意的新途徑。如此多端而博淵的才學,與其書法融會貫通,聚於筆底,正是“天成”之功。

想讀懂徐渭書法,請看此40幅

徐渭《行草應制詠墨軸》

蘇州博物館藏徐渭《行草應制詠墨軸》,紙本,高352釐米,寬102.6釐米,鴻篇鉅製,駭人心魄,其書法稜角畢露,不避敗鋒,點畫支離,結構破碎,佈局散亂,而強心鐵骨,其中一種磊落不平之氣,宛然可見。此軸書法以法度而言,可譏為 “野狐禪”之類,而以“書如其人”、“書為心聲”,書法之所以解“尤物移人”的本體來看,此軸書作抒發震盪的心緒,激烈的情感,狂放的才情,洗刷胸中之碗磊,這與其晚年“樂難頓段,得樂時零碎樂些;苦無盡頭,到苦處休言苦極”之悲憤、壓抑、無奈的心境相合,故見情見性,真摯感人,允為神品。

與此軸成對的徐渭《行草應制詠劍軸》亦同藏蘇州博物館,當兩軸同時懸張於壁間時,只見滿紙雲煙,遍壁驚濤,令觀者血脈賁張,不禁情緒激越、思緒狂奔,無不有觀止之嘆。

《應制詠墨》調寄《鳳凰臺上憶吹簫》,詞曰:“侯拜松滋,守兼楮郡,絳入品秩多般。龍劑犀膠,收來共伴燈煙因。煉修依法,印證隨人,才成老氏之玄。是何年,逃卻楊家,歸向儒邊。紅絲玉版霜毫畔,苦分分寸寸,著意磨研。呵來滴水,幻成紫霧蛟蟠。有時化作蒼蠅大,便改妝道士衣冠。向吾皇,山呼萬歲,壽永同天。” 奇思偉構,入情見性。

想讀懂徐渭書法,請看此40幅

徐渭《行草應制詠劍軸》

紙本,高352釐米,寬102.6釐米,丈八鉅製,氣勢恢宏,以草書筆意寫行書,點畫紛披,率意馳騁,形章如卷,滿紙雲煙,攝人心魄,為其晚年書法代表作。

此軸今藏蘇州博物館,同時尚有《行草應制詠墨軸》與此軸相儔,成對鉅製,洵為偉觀。據記載,徐渭當另有《詠紙》、《詠筆》、《詠硯》等軸,皆調寄《鳳凰臺上憶吹簫》詞牌,惜今已佚。

《詠劍》詞曰:“歐治良工,風胡巧手,鑄成射鬥光芒。掛向床頭,蛟鱗—片生涼。枕邊凜雪,匣內飛霜,英雄此際肝腸。問猿公,家山何處,在越溪傍。見說,胡塵前幾歲,秋高月黑,時犯邊疆。近日稱藩,一時解甲披韁。即令寸鐵堪消也,又何勞,三尺提將。古人云,安處須防,但記取, 戎兵暇日,不用何妨。”亦是精偉奇傑,頗見才識。

想讀懂徐渭書法,請看此40幅

徐渭行書《白燕詩軸》紙本,縱264.1、橫73.5釐米 浙江天一閣博物館藏

釋文:一時伴侶自應非,海路空長遇亦稀。漢將玉門投老入,趙妃雪夜待人歸。孤回夏日搖寒色,漸下秋空見羽衣。已識朱門無可託,玉樓天上任高飛。白燕三。大環。

行書白燕詩七律一首,原有四軸,此為第三軸,題曰“白燕三”,用羊毫書寫,精力充足,結構平衡,字字行行有磊落之氣,筆法如走龍蛇,融會貫通。明末張岱贊稱:“昔人謂摩詰之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餘亦謂,青藤之書,書中有畫,青藤之畫,畫中有書。”款署“大環”,鈐有“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白文二方印。

想讀懂徐渭書法,請看此40幅

徐渭草書《七律詩軸》紙本。縱209.8釐米,橫64.3釐米,4行。故宮博物院藏。

書法筆勢酣暢,銳氣十足,用筆縱肆淋漓,放浪開張,滿紙雲煙,攝人心魄。

釋文:春園細雨暮泱泱,韭葉當籬作意長。舊約隔年留話久,新蔬一來出泥香。梁塵已覺飛江燕,帽影時移亂海棠。醉後推敲應不免,只愁別駕惱郎當。醉間經海棠樹下,時夜禁慾盡。天池山人渭。

徐渭草書《杜甫懷西郭茅舍詩軸》紙本 189.5×60.3cm 上海博物館藏。

鈐印:天池山人 青藤道士 漱仙(白文)

釋文:幕府秋風入(日)夜清,淡雲疏雨過高城。葉心朱實看時落,階面青苔先自生。復有樓臺含(銜)暮景,不勞鐘鼓報新晴。浣花溪裡花饒笑,肯信吾兼吏隱名。 徐渭

此件用筆枯潤相間,蒼勁中具姿媚,筆意奔放飛動,有飛流急瀑態勢;又彷彿百舸爭流,渴驥奔泉狀,推為徐渭晚年之作。鈐“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漱仙”白文印記。

徐渭《草書岑參詩軸》紙本,353cm×104cm 西泠印社藏。

釋文: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金闕曉鍾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花迎劍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獨有鳳凰池上客,陽春一曲和皆難。徐渭

想讀懂徐渭書法,請看此40幅

徐渭《墓表賦》紙本 163.7×43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想讀懂徐渭書法,請看此40幅

徐渭《草書詩軸》紙本,行草書,縱123.4釐米,橫59釐米,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一篙春水半溪煙,抱月懷中枕鬥眠。說與旁人渾不識,英雄回首即神仙。

想讀懂徐渭書法,請看此40幅

徐渭《草書詩軸》紙本,中國美術館藏。

釋文:幻有知花,踐無盡波,一剎那間。坐見波羅

想讀懂徐渭書法,請看此40幅

徐渭《賦得夜雨剪春韭》,行書紙本。縱166釐米,橫68釐米。上海博物館藏。

這幅行書蕭疏爽逸、蒼勁奇倔。其用筆沉著渾圓,頗有黃庭堅一波三折的之意,而飛動跳躍的筆法又有米芾的情趣,頗能代表徐渭的風格。

想讀懂徐渭書法,請看此40幅

徐渭《題畫詩》

想讀懂徐渭書法,請看此40幅

徐渭《花卉圖卷題詩》

想讀懂徐渭書法,請看此40幅

徐渭《女芙館十詠》,行書紙本,縱30.8釐米,橫227.2釐米,上海博物館藏。

想讀懂徐渭書法,請看此40幅

徐渭《草書千字文》局部 紙本,高31.2釐米,橫495釐米榮寶齋藏。

想讀懂徐渭書法,請看此40幅

徐渭《行書七言聯》

想讀懂徐渭書法,請看此40幅

徐渭行書《白燕詩軸》紙本,縱264.1、橫73.5釐米浙江天一閣博物館藏

釋文:一時伴侶自應非,海路空長遇亦稀。漢將玉門投老入,趙妃雪夜待人歸。孤回夏日搖寒色,漸下秋空見羽衣。已識朱門無可託,玉樓天上任高飛。白燕三。大環。

行書白燕詩七律一首,原有四軸,此為第三軸,題曰“白燕三”,用羊毫書寫,精力充足,結構平衡,字字行行有磊落之氣,筆法如走龍蛇,融會貫通。明末張岱贊稱:“昔人謂摩詰之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餘亦謂,青藤之書,書中有畫,青藤之畫,畫中有書。”款署“大環”,鈐有“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白文二方印。

想讀懂徐渭書法,請看此40幅

想讀懂徐渭書法,請看此40幅

想讀懂徐渭書法,請看此40幅

想讀懂徐渭書法,請看此40幅

徐渭《草書白燕詩卷》縱30釐米,橫420.5釐米。紹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錄自賦《白燕詩》四首。該詩卷為後三首。1984年初移交紹興市文管會保管。

釋文:西飛歲歲侯青陽。花發名園何處藏。天子郊禖呈瑞色。主人臺榭有輝光。輕翰掠雨綃初剪。小尾流風練愈長。萬里東歸看易沒。海天元是白雲鄉。一時伴侶自應稀。海路空長遇亦非。漢將玉門投老入。趙妃雪夜待人歸。孤回夏日搖寒雪。漸下秋空見羽衣。卻說朱門無可託。玉樓天上任高飛。素壁紅芳照苑牆。衝花泛羽唼群芳。霜迷萬瓦單棲渺。草綠千堤片影涼。雲母屏深低袖。水晶簾動拂流黃。西園蝴蝶渾無賴。暗粉飄塵上海棠。白燕四首。書似鎮南朱內史一笑。天池徐渭。

徐渭行草書杜甫《秋興八首》冊頁高25.3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想讀懂徐渭書法,請看此40幅

想讀懂徐渭書法,請看此40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