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狙擊金融風險 網貸全面備案時代來臨,互金平臺迎來大考

互聯網金融風生水起,卻也一直纏繞著一個金融業的母題——風險控制。早期的野蠻生長中,互金版圖漸擴,但也埋下了風險的種子,時日漸多中,金融風險的“惡之花”終於開放。

隨著強監管的鐵靴不斷落地,全力狙擊互金領域金融風險的號角越發嘹亮。

據華夏時報5月18日報道,一份名為《關於深入排查互聯網金融領域重大風險隱患的通知》顯示:全國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決定組織各地對轄內互聯網金融領域風險隱患進行深入排查,排查重點為存量業務規模10億以上的機構、有線上平臺但跨區域設立大量線下門店的機構、存量業務規模化解不力甚至仍在增長的機構。

火力再開,狙擊金融風險

2016年,監管層對互金領域的專項整治,已經卓見成效,網貸平臺從高峰期的數千家減少為不足2000家。

有資深金融分析師表示,近兩年來,網貸行業經歷了深度整改洗禮,通過良幣驅逐劣幣,已經步入正規,即將迎來全新的發展階段。

行業隨監管而動,而監管的腳步也並未停止。

1、加碼風險控制

根據此次發佈的文件,機構總部註冊在本地但在外地設立大量線下門店的,以及機構總部注在外地但在轄內設立大量線下門店的機構,將納入重點排查和督促整改範圍。

文件要求,對於風險隱患較大的機構,各省要密切關注風險動態,摸清其銀行賬戶、支付渠道及關聯公司等情況,協調相關部門採取措施,嚴密監控資金賬戶,邊控高管人員,穩控潛在風險。

自4月善林金融被調查以來,各類線下理財機構以及擁有線下理財業務的互聯網金融機構隱藏著的風險隱患,也確實引起了各地監管部門的高度警惕,監管層主動出擊,就存在隱患的平臺發出預警。

2、多地監管機構發出“點名風險提示”

知名財富機構和網貸平臺在地方城市被監管機構“點名提示風險”和查處已並非首次。

2016年3月份,浙江省紹興市49家投融資諮詢類公司被查處,92人被公安刑拘或取保候審,凍結資金3603萬元,追回非法吸儲資金1.17億元。其中,就包括恆昌財富、金巖控股、信和財富、南京易乾寧等知名理財機構。

最近,山東省地方監管機構“點名”恆昌、銀谷等多家機構,發佈了風險提示。筆者注意到,其中捷越聯合也被點名,被指違規從事相關金融業務。

在狙擊風險之戰中,各家平臺枕戈旦待之際,互金頭部企業捷越被地方監管機構點了名。筆者就相關情況,向捷越方面求證,第一時間得到了回應。

在被“點名”後,捷越聯合向主管部門說明情況,報送了大量材料。在清算排查中,排查結果顯示,捷越聯合從成立至今近五年時間,從未發生過一起客戶到期未兌付的情況。捷越旗下P2P平臺“向前金服”現階段所有業務均為線上業務,絕不涉及線下合同簽署等違規行為。

其後,筆者從威海市環翠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的一份文件中看到已調閱了公司信息諮詢與管理服務協議、網絡借貸專用賬戶存管服務協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等相關資料,並表示:“本次檢查暫未發現你公司(指捷越聯合威海第一分公司)有非法集資行為,沒有逾期兌付的情況”,印證了捷越方面的說法。

狙擊金融風險 網貸全面備案時代來臨,互金平臺迎來大考

全面備案時代來臨

平臺迎來最大考驗

隨著“一個辦法三個指引”網貸監管體系的落地,整個行業進入了深度的合規化整改期。網貸備案最後期限日益臨近,對於平臺來說是推進合規的重要動力,更是關乎未來的一次大考。

這次考驗的威力已經有了初步顯現,據統計,2018年4月P2P網貸行業的成交量為1730.95億元,環比3月下降9.64%,同比下降了23.04%。

有分析認為,4月隨著資管新規及備案延期政策的確定,進一步加大了行業的不確定性。為完成備案登記工作,部分平臺前期壓縮了自身業務規模,當月成交量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調,進而導致了整體成交量的進一步下降。

在備案的高壓之下,已有平臺黯然退場。據統計,截至2018年4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1877家,相比3月底減少了6家。

與此同時,停業及問題平臺事件也相應增多。多地金融監管機構點名提示風險,有著全面備案下大環境動盪的背景。

全面備案,對於互金平臺而言也是一次空前的考驗。從各網貸平臺的整改進度來看,網貸備案已經進入到了最後的衝刺階段,進度較快的平臺已經開始著手準備提交驗收申請,進度略有滯後的平臺也在最後部署整改事項。

被山東地方監管機構點名的捷越,也正抓住監管帶來的外驅力。

捷越聯合旗下“向前金服”與其他網貸平臺一樣,正在進行備案前的合規整改,同時每月向所在地北京市東城區金融辦以及北京市金融辦報送業務數據與整改資料,運營一切正常。

捷越方面表示:“自行業合規整改以來,我司積極按照監管要求進行合規整改,但由於歷史問題,我司有部分線下存量客戶尚在投資期內,因此在個別區域保留了營業部,為客戶提供諮詢服務。從2016年合規整改開始之後,我司線下門店陸續關停並轉,部分門店處置之後尚未進行工商註銷,因此與工商信息上顯示的300家有較大出入。以上這些情況我司均已向北京市金融局進行了報備,並向監管部門提交了整改計劃和步驟,同時每月向監管報送相關進度。”

就監管機構提及的“在該市開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務,但並未按要求提交備案登記相關材料”。捷越方面表示:“過往一直僅與總部所在的北京市監管部門進行報備,未及時與各地分公司所在地監管溝通。目前,已及時梳理全國分公司報備情況並與當地監管主動聯繫,避免類似誤解事件再次發生。”

隨著全面備案的來臨,網貸平臺或將迎來統一的標準。而在此前各地監管尺度不一,導致出現平臺整改情況出現差異。一把標尺,對於提升整體行業水平,完美狙擊金融風險來說裨益良多,對於平臺來說,隨著備案Deadline臨近,無疑將迎來空前的考驗。

狙擊金融風險 網貸全面備案時代來臨,互金平臺迎來大考

規發展將成不二法門

有資深金融分析師預測,經歷2018年“生死考驗”後,整個行業從業機構數量將下降到不足1000家,大半平臺將被迫退出市場,取得備案的平臺將迎來新的發展紅利,推動網貸行業更好地促進中國經濟發展。隨著備案逐步完成,行業或將迎來投資高峰期。毋庸置疑,只有合規的網貸平臺才會受到投資人和用戶們的青睞,在資本支持下將贏得更好的發展機遇,合規發展將是互金平臺“任爾東西南北風”中立足的不二法門。

面對“點名”風波,捷越方面也強調了堅守合規底線的態度:“從成立之初,我們就堅持小微,堅持資產自營,堅守風控合規紅線,抱著謹慎、用心的態度做企業。雖然尚未完全合規,但我們的業務核心完全符合監管要求,我們堅持小微分散、確保每筆債權的真實性,同時一直嚴守風控底線。”

加快備案合規步伐是當務之急,但放眼長遠,對於網貸平臺而言,成熟的資產端運營,特別是加強自身風控管理,才是能攬瓷器活的金剛鑽。

可期的是隨著金融科技的偉力日益凸顯,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新軍的進場和開疆拓土,金融科技在P2P網貸行業發展中的作用將進一步提升,對於解決飽受詬病的多頭借貸等問題將發揮出重要作用。有分析認為,備受網貸行業關注的民間個人徵信機構“百行徵信”,將打破信息孤島,為網貸行業提供徵信數據共享服務,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全面備案之際,面臨大考,筆者瞭解到,捷越旗下平臺“向前金服”已經對接銀行資金存管,目前處於系統調試階段,儘管因為“存管銀行屬地化”以及“銀行白名單”等問題走了一些彎路,但向前金服銀行存管將在6月底前上線,待存管上線後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將得到根本解決。

捷越方面表示:“我們將不忘初心,堅守合規底線,繼續深耕普惠金融,為服務小微人群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我們有信心也有實力完成合規備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