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蘇聯有哪些強大的戰列艦?

小龐177026593


你問的問題是1921年到冷戰前的蘇聯,還是兩極格局時的蘇聯?我就說前蘇聯吧!



蘇聯最強的是陸軍,蘇聯海軍名將並不多。不如陸軍的朱可夫,崔可夫元帥那麼出名。日俄戰爭後俄國的遠東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幾乎覆滅。1921年成立的蘇聯,(十月革命是建立蘇維埃俄國,那時叫蘇俄),有很多老舊艦艇是從沙俄時期繼承來的。其實,蘇聯在二戰時期,海軍是拼光了的,好多海軍士兵打到沒了軍艦,上岸和德軍作戰。後來美國通過租借法案,援助了蘇聯許多物資,包括一些艦艇!

硬要說的話,蘇聯級算一個,但是沒有造出來!



蘇聯級戰列艦(俄語: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 英語:Soviet Union class,編號23號海軍計劃)。是蘇聯於二戰前夕設計製造的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級別的戰列艦。該級別是當時斯大林時期設計的戰艦。

該級別的設計計劃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期提出,但從來沒有服役過。最初計劃建造該級別15艘戰列艦,並計劃於1947年完工,使之併成為蘇聯海軍主要的攻擊力量。但設計進度緩慢以及對於納粹德國的過分信任導致了蘇聯不得不重新考慮這個過為樂觀的計劃。它的取消使得蘇聯成為二戰後眾多軍事強國中少數沒擁有過自行建造的戰列艦的國家。

2,甘古特級



甘古特級戰列艦是俄羅斯第一級無畏艦,也是蘇聯海軍從沙皇海軍繼承的唯一一級戰列艦,也是蘇聯海軍唯一的一級戰列艦。在相當長時間裡也是蘇聯海軍唯一的戰列艦!!!!所以說蘇聯人的海軍其實……比較弱。

3,瑪麗皇后級



這也是蘇聯海軍從沙俄海軍繼承過來的家當,並不是俄國自己建造的是英國造!

俄國為對抗土耳其海軍向英國定造新型戰列艦,於1911年通過黑海艦隊擴軍計劃為黑海艦隊建造3艘戰列艦。俄國海軍在對塞瓦斯托波爾級(即甘古特級戰列艦)做了簡單修改之後,於1911年10月在黑海開工建造三艘瑪利亞皇后級戰列艦。總體設計上瑪麗亞皇后級降低航速和續航力,更多的重量分配給裝甲防護和武器系統,增強防護性能。更換新的主炮炮塔,裝備和甘古特級一樣的主炮,外形佈局相同,僅艦橋後面的第2號主炮塔由指向後方改為指向前方,換裝130毫米副炮。

4,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級:



我是不是放錯圖了,這是甘古特啊!

沒錯,它就是甘古特級,二者其實是同一級,參數變化不大!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原馬拉號戰列艦。戰爭期間作為浮炮臺使用。在波羅的海配合紅軍進行岸轟任務。多次遭到德國轟炸,艦體損壞嚴重。1955年解體。

同時前蘇聯還有一些戰列艦計劃,但是都沒有建造出來😱。

歡迎各位留言指正!


大楊Dora教育筆記


為什麼沙俄都能建造自己的戰列艦而蘇聯始終沒能建造出自己的戰列艦?原因來自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來自西方的技術封鎖。蘇維埃政權成立之初,因為意識形態的分歧,蘇俄和後來的蘇聯受到了來自協約國的武裝干涉,武裝干涉失敗後又遭受了長期的技術封鎖,後來雖然封鎖因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和西方世界關係的緩和而得到部分解除,但作為攻擊型武器的戰列艦,始終處在嚴禁向紅色蘇聯輸出的技術。斯大林曾向美國駐蘇聯大使抱怨為什麼美國不肯向蘇聯出售戰列艦,如果願意出售,蘇聯將很樂意出高價購買,但即便處在經濟危機急需資金和市場的美國卻始終不為所動,英法等國家也大多持類似的想法。

其次、各種政治運動帶來的精英人材的斷層。從十月革命以來,俄國始終處在各種勢力的爭鬥中,隨之而來的是各種流血的仇殺,大量的重要人材由於意識形態和階級出身的原因被殺或者被迫流亡國外,其中就包括許多艦船設計方面的人材。隨後的蘇聯國內爆發的波及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全方位領域的“大清洗運動”更是將好不容易重新培養起來的設計人材又“肉體消滅”了好一批,這些設計人才的損失造成了蘇聯的艦艇設計能力較沙俄時期出現較大幅度的倒退,短期內無法彌補,使蘇聯自身在設計戰列艦的時候舉步維艱。

第三、設計要求不明確、一味跟風而動、好高騖遠、貪大求全。蘇聯對戰列艦使用的定位並不明確,只是一味的要求“壓制帝國主義”的籠統目標,缺乏足夠的前瞻性,只會一味的追趕“帝國主義”的最新戰列艦設計指標,往往好不容易完成了一份戰列艦方案的設計後、情報部門又發來西方列強新型戰列艦的技術情報就導致將原方案推倒重來、另起爐灶設計新的方案,這就陷入了“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惡性循環,最終的結果就是超出了蘇聯船廠的建造能力最終不了了之。

第四、蘇聯的工業能力不足以自建先進的戰列艦。蘇聯雖然通過數個五年計劃從一個農業國一躍成為了工業強國,但漂亮的統計數據的外表下潛藏著“躍進”過快的虛浮,即便是恢復了戰列艦的設計能力、即便是得到了外國船廠的技術指導和支持,但國內的材料工業水平不高,無法保質保量的供應特種鋼材、滾珠軸承等建造戰列艦必須的高技術原材料,不得不花費外匯向國外訂購,訂購不到就只能誤工,以24型“蘇聯”級戰列艦為例,這一型已經開工的戰列艦因為各種配套材料供應的延誤而屢屢出現停工待料的局面。

第五、不可抗力的因素。雖然蘇聯面臨各種困難,但仍然以極大的勇氣和毅力開工了數型戰列艦或者戰列巡洋艦,如24型“蘇聯”級、69型“喀琅施塔德”級和82型“斯大林格勒”級。但前兩型遭遇蘇德戰爭爆發而停工,最後一型則遇到斯大林去世領導層更迭新領導的興趣改變而最終不是夭折在船臺上或者最終被當做新型反艦導彈的靶標被擊毀。


李三萬的三萬裡


蘇聯並沒有自建的戰列艦,跟中國一樣,是五常中唯二沒有建造過戰列艦的國家。蘇聯一共擁有過6艘實用的戰列艦,其中4艘繼承沙俄海軍、1艘租借英國海軍、1艘為戰爭賠款,另外還有3艘自建戰列艦未建成,實際一共6艘。

甘古特級戰列艦(4艘)

甘古特級戰列艦為前無畏級戰列艦,共建造4艘,分別為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甘古特號、賽瓦斯托波爾號、波爾塔瓦號,四艦均在1911年開工,1914年建成服役。蘇聯接收後分別改名馬拉號、十月革命號、巴黎公社號、伏龍芝號。艦長181.2米,寬26.6米,滿載排水量25850噸,配備12門305毫米主炮、16門120毫米副炮、4門75毫米炮。總功率4.2萬馬力,航速23節。

馬拉號1941年被重創修復好後改為浮動炮臺,1943年恢復艦名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1952年解體。十月革命號1942年恢復艦名甘古特號,1944年接受改造,1952年改為訓練艦,1958年解體。巴黎公社號1942年恢復賽瓦斯托波爾號,1944年接受改造,1947年改為訓練艦,1957年解體。伏龍芝號1922年鍋爐起火擱淺,艦體作為閉塞船在喀琅施塔得自沉,1925年拆除武器後解體。

阿爾漢斯克號戰列艦(1艘)

阿爾漢斯克號戰列艦為原英國皇權號戰列艦,1916年5月建成。1944年6月30日被租借給蘇聯海軍,同年8月29日編入蘇聯北方艦隊。1949年2月4日返還英國海軍。滿載排水量31000噸,裝備8門381毫米主炮、14門152毫米副炮。4萬馬力,最高航速23節。

新羅西斯克號戰列艦(1艘)

新羅西斯克號戰列艦為原意大利凱撒號戰列艦,1948年12月15日作為戰爭賠款編入蘇聯黑海艦隊。1955年10月29日在賽瓦斯托波爾港自爆沉沒,因為這件事黑海艦隊司令巴爾赫米科上將處分,海軍司令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被解除職務。新羅西斯克號(凱撒)1914年建成服役,1943年投降。滿載排水量24500噸,裝配10門320毫米主炮,12門120毫米副炮,8門100毫米高射炮,16門37毫米高燒跑。3.07萬馬力,最高航速21.5節。

上述為蘇聯實際擁有的戰列艦,共計6艘。下面介紹3艘未建成的蘇聯級戰列艦

蘇聯級戰列艦

蘇聯級戰列艦為30年代中期蘇聯自行設計建造的戰列艦,由於蘇聯之前沒有建造大型戰列艦的經驗,所以建造過程非常緩慢,加上德國對蘇侵略意圖日益顯露,所以蘇聯暫停了蘇聯級戰列艦的建造,二戰後直接取消。蘇聯級戰列艦長271米,寬38.9米,滿載排水量64120噸。裝備9門406毫米主炮,12門152毫米副炮,8門100毫米高射炮,32門37毫米高射炮。配備12座燃油鍋爐,總功率20.1萬馬力,最高航速28節。雖然蘇聯級戰列艦沒有建成,但是計劃配備的406毫米主炮炮塔在列寧格勒保衛戰發揮重要作用,共造成德軍800餘人死亡、摧毀29門火炮、19個混凝土工事、21個碉堡、10個彈藥庫和2做橋樑。

另外瑪麗皇后號戰列艦在沉沒後蘇聯打撈起他的主炮作為岸炮使用,4座305毫米炮塔編成第30岸炮連,在二戰賽瓦斯托波爾戰役期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綜合來講,蘇聯的戰列艦並不強大,放在世界海軍來看,蘇聯戰列艦在海軍大國中很落後的,而蘇聯沒有自建戰列艦也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所以蘇聯跟中國都是五常中沒有建造過戰列艦的國家。


雛菊西瓜Peterpan


蘇聯海軍在二戰前有將近600艘艦艇,包括3艘舊式戰列艦、7艘巡洋艦、59艘驅逐艦、218艘潛艇、269艘魚雷艇,2500架作戰飛機。位居世界第7。

著名的有

1、甘古特級戰列艦

排水量2.34萬噸

艦長184.5米、寬32.5米、吃水9.6米

裝甲:側面50—75毫米,甲板20毫米,炮塔75毫米

艦載武器:12門305毫米火炮,16門120毫米火炮,6門76.2毫米火炮

艦員:1546人。

代表艦:馬拉號、十月革命號隸屬於紅旗波羅的海艦隊,在1941年的列寧格勒保衛戰中支援地面部隊作戰,305毫米火炮發射的重400公斤的炮彈造成100多米的殺傷半徑,爆炸產生的衝擊波甚至掀翻了德軍坦克。

兩艘戰列艦後來被德軍俯衝轟炸機炸傷,駛入列寧格勒船廠大修。1944年,馬拉號復出,繼續支援地面部隊作戰。

2、巴黎公社號戰列艦

隸屬於黑海艦隊,在1942年在克里木半島戰役中被德軍轟炸機炸傷,隨後駛向靠近土耳其的黑海南端波堤,再也沒能發揮作用。


大將軍威武K


如果只考慮蘇聯實際擁有過的戰列艦,那就只有甘古特級這一級共四艘戰列艦。性能方面除了在設計時擁有同舷側12門305mm火炮的打擊能力(其他各級無畏艦同舷側火力基本為八至十門305mm火炮)和略高於同期無畏艦的24節航速外並沒有其他突出點,而且由於建造進程極其緩慢,使得其在正式服役時已經落伍。四艦在整個服役過程中幾乎沒有參與過海戰,二戰期間僅用其艦炮為陸軍提供炮火支援。四艘戰艦除伏龍芝號於1919年因受到嚴重損壞被做水上兵營,其他三艘先後於1953、1957和1959年被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