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你所看見的光鮮,都是別人的咬牙堅持!

你的能量有多大,

你的成功就會有多大。

1973年,她生於河南鄭州,5歲開始練球,18次問鼎世界冠軍,4次摘取奧運金牌,是第一位乒壇大滿貫女將。

她頑強拼搏,無所畏懼,連續8年世界排名第一,迄今仍是乒乓球史上“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成為乒壇里名副其實的小個子巨人。

退役後的她,從學習26個英文字母開始,在清華大學寒窗苦讀,隨後出國留學,最終收穫學業大滿貫,一舉拿下清華大學學士學位、諾丁漢大學碩士學位,劍橋大學博士學位。

她就是中國女人的勵志傳奇——奧運冠軍、乒乓球大滿貫得主鄧亞萍。

她的人生充滿傳奇色彩,持續創造新輝煌。

01

人生就是應對挑戰

在今日頭條主辦的海綿演講現場,鄧亞萍用一路奮鬥的故事講述了不甘心服輸的自己從世界冠軍到求學的懸樑歲月,給我們留下很多寶貴的人生經驗。

鄧亞萍強調,「我的人生一直在應對挑戰!」

你所看見的光鮮,都是別人的咬牙堅持!

鄧亞萍5歲開始打球,10歲基本上拿了河南省的所有同年齡的冠軍,也曾被河南省隊調去集訓過。但是依然有很多教練認為她不行,原因是大家都覺得她「個兒太矮」,不適合打乒乓球。

即便現實殘酷,她依然勇敢選擇堅持。

當時鄧亞萍才10歲,並不知道她選擇的是什麼,意味著什麼。她只是覺得她能贏這些小夥伴,憑什麼要離開?因為不服,所以選擇了堅持再試!

你感受過飛的感覺嗎?鄧亞萍感受過!

為了跑得更快、為了能罩得住球檯,為了比別人打的更快、為了不被別人壓制自己的節奏,在超過40度的夏天,亦或是零下10度沒有暖氣的冬天,每天訓練12-13個小時,而且是負重練習,身上穿著裝著沙的背心,腿上綁著沙袋,總共三十斤,拼命去練!

每次訓練完,脫下沙袋,人真的感覺就是飛起來,走路都感覺自己在飄!但就是因為堅持,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打法。

即使是持續性高強度的魔鬼訓練,也仍然無法阻擋鄧亞萍的夢想:「拿世界冠軍」!

你所看見的光鮮,都是別人的咬牙堅持!

因為進不了河南省隊,鄧亞萍進入了鄭州市隊。13歲的她得來一次珍貴機會:河南省隊的教練借她代表河南省,參加最高級別的比賽(全國的錦標賽),能跟成年組一起比賽,那次比賽她一發不可收,贏了全場。

雖說鄧亞萍拿了全國冠軍,但還是無緣進國家隊。因為國家隊的教練和整個乒乓球界的教練對她有很大的爭論,他們認為她不行,認為她個兒太矮,甚至覺得她那個比賽是蒙的,指出她的打法很怪。當時國家隊教練認真研究了三次鄧亞萍的問題,唯一同意的只有張燮林主教練。

功夫不負有心人。張教練看出鄧亞萍所具有的特殊優勢,她終於如願以償進入國家隊。

是金子總會發光。不到半年時間,16歲的鄧亞萍拿了人生中第一個世界冠軍。她是當時在全球、在兵乓球歷史上,「最年輕的世界冠軍」。

從此開啟了她稱霸世界乒壇的一個霸主的地位。八年的時間連續世界排名第一,這個紀錄到目前為止保持了二十年,無人能破。

02

不一樣的選擇:

從世界奧運冠軍變身劍橋學霸!

24歲的鄧亞萍因為身上傷病實在太多,不得以選擇退役。

「選擇退役,對於每個運動員都是很痛苦的,但是我們必須要選擇面對選擇」。

再一次,鄧亞萍不甘屈服於普通人生,毅然決定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她選擇去讀書,不斷突破自我。

你所看見的光鮮,都是別人的咬牙堅持!

努力,始終是鄧亞萍的人生態度!在清華大學求學的鄧亞萍一開始連26個英文字母都寫不全,學習對於她是一個極為痛苦的過程,但她仍然咬牙堅持苦讀,不斷挑戰自我,獲得英國諾丁漢大學碩士學位,再到劍橋大學學習,最終獲得博士學位。

03

鄧亞萍成功的三個tips

成功,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除了拼命的努力與堅持,還需要掌握一些實用有效的方法才能真正成長起來。

鄧亞萍通過她的運動生涯和零基礎從本科到博士的學習經歷,總結出成功的三個tips值得我們借鑑學習:

你所看見的光鮮,都是別人的咬牙堅持!

Tip 1: 及時的反饋

如果你量變不夠,質變一定達不到高度。大量的練習與及時的反饋,會形成下意識和養成一種習慣,能讓我們及時應對隨時突發的一些事情。

Tip 2: 科學的安排,難度、梯度的變化

任何事情都一樣,做起來都不容易,要懂得循序漸進。首先要有興趣,才能讓你有繼續學習的動力,其次,一定要堅持,堅持後才能更深入。

Tip 3: 養成成長型的思維

成長型思維,其實就是良好的心態。別沉浸在糾結情緒中,把精力集中在重要的事上,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和解決問題。

04

奇蹟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

面對不同的人生階段,鄧亞萍沒有選擇容易的事情來做,而是選擇了對自己來講最有挑戰性的事情來做。

你所看見的光鮮,都是別人的咬牙堅持!

訓練的刻苦,打球的霸氣,鄧亞萍在最好的年華把所有心力投入到乒乓球運動中,以並不合適的體質贏得舉世矚目的成績,為祖國贏下一個又一個榮譽。

她以運動明星的身份重返校園,在連26個英文字母都寫不全的情況下一路努力唸到劍橋大學博士;鄧亞萍堅定而頑強地抓住了每一個機會,她的人生一直在挑戰未知的領域,但從未膽怯退縮,從她這次的海綿演講也能強烈感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