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生態優勢轉為發展優勢 湖州將“綠水青山”融入脈絡

“我們這兒全域都是旅遊地!”湖州市長曾經自豪地說。多年來的生態轉型,讓湖州歷經一番刮骨療傷,喚回了綠水青山,完成了從治理、保護到開發的漸進過程,打造新的生態經濟體,為全國各地作出了把“綠水青山”變成“是金山銀山”的生動樣本,把生態優勢變成了發展優勢。

6月22日~23日,“奮鬥新時代——長三角改革開放再出發”浙滬蘇皖大型新媒體採訪報道組走進湖州市南潯區和吳興區,親眼見證湖州能夠成為“生態美、產業綠、百姓富”的生態文明建設樣板的原因所在。

這些年,湖州否定了500多個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損失”上百億元。經過10多年的培育發展,一批具有湖州特色的現代產業集群已經形成。動力電池、綠色家居等產業集群產值超千億元,百億級產業集群多達14個,同時,工業能耗強度、水耗強度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80%和60%左右。2017年4月,湖州成為創建“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是全國唯一以“綠色智造”為特色的試點示範城市。

生态优势转为发展优势 湖州将“绿水青山”融入脉络

“一路向陽”——向陽村發展生態經濟大有可為

六年前,湖州南潯區向陽村還是負債累累,村容雜亂,人均收入全鎮倒數;六年過去了,寬闊的柏油馬路邊,新建的農民別墅住宅群掩映在綠樹間,村裡的文化禮堂歡聲笑語,道路四通八達,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58.72萬,向陽村一片欣欣向榮之景。向陽村的村黨總支書記楊祥春介紹道:“現在不一樣了,向陽大道建好,交通方便了,發展集體經濟、鄉村旅遊,向陽村的發展前景一片大好。”

短短几年,這裡從環境整治、文化建設到幫助村民轉型致富,向陽村的“事蹟”屢被媒體報道。向陽村組建了湖州市第一個農民土地租金入股的經濟合作社。種植的黃桃、葡萄、火龍果等無公害標準水果有了自己的商標品牌,成為鄉村遊的搶手貨,村裡還搞起了“天貓”銷售平臺。目前,向陽村正在全力推進一個面向長三角地區的養老基地項目,拓展鄉村旅遊新方向。在利用村裡的舊宅和地塊,開發集“休閒農家民宿、水鄉漁家文化、南方特色美食”為一體的生態休閒鄉村旅遊的同時,打造面向長三角高端退休人才的養老養生中心。“兩年前,向陽村就已經和上海的知青協會對接,得到很多上海知識分子的支持,我很有信心把這個產業做好。”長三角高端退休人才康養中心預計2019年下半年對外開放。

生态优势转为发展优势 湖州将“绿水青山”融入脉络

變廢為寶——由廢墟上崛起的“東方好萊塢”

最近,剛剛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掀起收視熱潮的熱播劇《樓外樓》,就是由湖州市委宣傳部和拉風傳媒聯合出品的,而它的主要拍攝地點就在湖州影視城。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湖州影視城崛起於一片已成廢墟的破舊廠房。這片舊廠房原為當地一家國有造紙企業,鼎盛時期擁有員工近千人。隨著湖州積極踐行“兩山”理念,對汙染企業進行關停後,太湖旅遊度假區引進了湖州影視城項目。規劃用地約3000畝,計劃總投資近80億元。

“與一般的影視城平地起高樓不同,湖州影視城是在老廠房基礎上改造而來,建築相對更真材實料。” 湖州太湖旅遊度假區黨群部宣傳科副部長陳旭妍告訴記者。自去年以來,已有300多家影視文化公司先後入駐,《樓外樓》《那年花開月正圓》《遠大前程》等熱播影視劇都曾在此進駐拍攝。僅在去年,影視城就實現營業收入20億元,納稅超1億元。目前,影視城暫時還未對外開放,但隨著影視城二期工程“夢上海”已基本建成,三期項目規劃中,明年有望對公眾開放,融入周邊“南太湖”度假景區,未來前景可觀。影視城“變廢為寶”的嘗試,成了湖州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

生态优势转为发展优势 湖州将“绿水青山”融入脉络

綠色礦山——生產方式變革帶來可持續發展

一提礦山,大多數會想到黑色、灰色,而坐落在吳興區東林鎮青山村的湖州新開元碎石有限公司 ,綠色早已成為它的原色,整個廠區有瀑布、噴泉、涼亭,宛如一個森林公園。根植生態文明,新開元將礦產資源規劃、勘察、開放利用與保護,用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始終。走進礦區,在一個近30米高的中心料堆,山上的石頭通過各條輸送帶匯聚到這裡,經過粉碎、加工、篩分、沖洗傳輸到碼頭,整個過程在一個全封閉環境中,裡面安裝有噴淋和吸塵系統,大大減少石塊破碎時產生的粉塵和噪音。

同時,依靠科技創新,實現礦產開發和環境保護雙贏。公司總工程師姚一帆告訴記者,在礦區建成之初,這裡就已經為閉礦後的生態發展,資源再利用做出了規劃。礦山開採產生的每噸汙水中含有3%的“廢渣”,通過固液分離技術設備,分離並回收汙水中的細沙和微細泥,將其做成泥餅,用於製造加氣混凝土、多孔磚、陶瓷花盆以及水泥料的粘上質原料,就在礦山裡,有一座專門做陶瓷的陶吧,由員工親自制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