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一位虧損百萬老股民的滴血覺悟:中國股市只有一種指標能賺錢!

每個人都想完美,不管是生活、事業、愛情還是投資,都是如此。但坦白地說,僅把其中一項經營到完美境界的人都少之又少,又怎麼可能做到事事完美呢? 在個人能力有限的情況下,一味地苛求自己未必能達成完美,反而會起到相反效果。

如果你現在還是個小職員,而苛求自己一年內做到總經理,很可能沒日沒夜地工作,累垮了身體也達不到目標;如果你的月收入只有5 000元,而苛求自己兩年內買別墅,很可能為了攢錢放棄了所有的興趣愛好、失去了所有的親朋好友;如果你的交易水平目前還處在虧損狀態,而苛求自己下個月就達到200%的收益,很可能出現賭博心理而輸光本金。 因此,只有在發現自己不足的情況下,先寬容自己,然後理性地、心平氣和地找出問題所在,再努力完善,方可走向完美。

寬容自我,就是要真誠接受真實的自己。清楚自己的所求、所需,知道自己的優勢、特點,瞭解自己的秉性、不足,保持良好的情緒,坦然看待自己一切的美好與偏面、善良與慾望、長板與短板,而後逐步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最終走向完美人生。

一位虧損百萬老股民的滴血覺悟:中國股市只有一種指標能賺錢!

先看一個小故事《用自己的方法賣辣椒》,很富有哲理性,可以一起思考:

賣辣椒的人,恐怕都會經常碰到這樣一個非常經典的問題,那就是不斷會有買主問:“你這辣椒辣嗎?”不好回答——答辣吧,也許買辣椒的人是個怕辣的,立馬走人;答不辣吧,也許買辣椒的人是個喜吃辣的,生意還是做不成。

有一天沒事,我就站在一個賣辣椒的三輪車旁,看攤主是怎樣解決這個難題的。趁著眼前沒有買主,我自作聰明地對她說:“你把辣椒分成兩堆吧。”沒想到賣辣椒的婦女笑了笑,輕聲說:“用不著!”

說著就來了一個買主,問的果然是那句老話:“辣椒辣嗎?”賣辣椒的婦女很肯定地告訴他:“顏色深的辣,顏色淺的不辣!”買主信以為真,挑好後滿意地走了。也不知今天是怎麼回事,大部分人都是買不辣的,不一會兒,顏色淺的辣椒就所剩無幾了。我於是又說:“把剩下的辣椒分成兩堆吧,不然就不好賣了!”然而,她仍是笑著搖搖頭,說:“用不著!”又一個買主來了。賣辣椒的婦女看了一眼自己的辣椒,答道:“長的辣,短的不辣。”買主依照她說的挑起來。這一輪的結果是,長辣椒很快告罄。

在股市中,主力或莊家何嘗不是這樣,會經常把股票通過分類、包裝賣給搶購的散戶。

看著剩下的都是深顏色的短辣椒,我沒有再說話,心裡想,這回看你還有什麼說法。沒想到,當又一個買主問時,賣辣椒的婦女信心十足地回答:“硬皮的辣,軟皮的不辣!”我暗暗佩服,可不是嘛,被太陽曬了半天,確實有許多辣椒因失去水分而變得軟綿綿的了。

賣辣椒的婦女賣完辣椒,臨走時對我說:“你說的那個辦法賣辣椒的人都知道,而我的辦法只有我自己知道!”

因此,在股市上,莊家或主力資金就像賣辣椒的老婦一樣,再不好也能賣出。他們會根據市場變化、投資者的心態、國家政策變化,把幾千支不同的股票分出不同類別並賦之予相應題材,人人稱絕,致使每次均有股民踴躍購買。如一種分類後購買週期結束,又會出現另一種分類擺在股民眼前,始終會有人根據自己的偏好選擇、追逐。如小盤股與大盤股之分類;低價股與高價股之分類;創業板與主板之分類;央企背景與民營企業之分類;預盈預增與預虧預減之分類,等等。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提倡選擇股票必須先選擇即將成為熱點的板塊,只有選準這個板塊,才是股民資金關注的對象,也只有資金大量湧入,此時這個板塊的股票價格才有可能節節升高,你購買的股票市值才可以大幅攀升。不同時期肯定有一個強勢的板塊勝出,而此板塊的勝出又是彼板塊退潮的開始。正由於人類具有極強的抽象思維,所以股民才更願意追逐標新立異的板塊。


交易獲勝的真正秘訣

不要預測未來的行情,而應該評估現在的行情性質並制定好交易策略!

買賣規則重於預測!

這是交易獲勝的真正秘訣:

停損單是贏家的法寶,保本是永遠不敗的秘訣。

交易不是知識的學習,交易永遠是修煉場,

人性的一切弱點在這裡暴露無遺。

成功的交易者是技巧、心態和德行的統一,三者不可分離。

交易的最高境界是無我,無慾、無喜、無憂、無恐懼。

成功的交易者總是張著兩隻眼,

一隻望著市場,一隻永遠望著自己。

任何時候,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

校正自己,永遠比觀察市場重要。

預測是個陷阱,一個美麗的陷阱,

從本質上講,預測從屬於主觀。

一切必須由市場來決定,

市場永遠是客觀的,不以交易者的主觀來決定的。

跟著市場行動,拋棄任何主觀的東西,是成功交易者的前提。

建立起你的交易系統,放棄預測,放棄恐懼,也放棄貪婪和歡喜,

一切由你的交易系統決定出入市。

機遇是留給肯下苦功,目光遠大的人的;

留給不受眼前行情起


CCI指標的計算方法

CCI指標的計算公式:

TYP賦值:(最高價+最低價+收盤價)/3

CCI:(TYP-TYP的N日簡單移動平均)/(0.015*TYP的N日平均絕對方差)

和其他技術分析指標一樣,由於選用的計算週期不同,順勢指標CCI也包括日CCI指標、周CCI指標、年CCI指標以及分鐘CCI指標等很多種類型。經常被用於股市研判的是日CCI指標和周CCI指標。雖然它們計算時取值有所不同,但基本方法一樣。

以日CCI計算為例,其計算方法有兩種。

第一種計算過程如下:

CCI(N日)=(TP-MA)÷MD÷0.015

其中,TP=(最高價+最低價+收盤價)÷3

MA=最近N日收盤價的累計之和÷N

MD=最近N日(MA-收盤價)的累計之和÷N

0.015為計算係數,N為計算週期

第二種計算方法表述為

中價與中價的N日內移動平均的差除以N日內中價的平均絕對偏差

其中,中價等於最高價、最低價和收盤價之和除以3

平均絕對偏差為統計函數

從上面的計算過程我們可以看出,相對於其他技術分析指標,CCI指標的計算是比較複雜的。由於現在股市技術分析軟件的普及,對於投資者來說無需進行CCI值的計算,主要是通過對CCI指標的計算方法的瞭解,更加熟練地運用它來如何研判股市行情。

注::+100為天線,-100為地線。

CCI有買入和賣出信號的指標

參數:N 2, 100 7

TYP := (IF(ISNULL(HIGH),CLOSE,HIGH) + IF(ISNULL(LOW),CLOSE,LOW) + CLOSE)/3;

CCI:(TYP-MA(TYP,N))/(0.015*AVEDEV(TYP,N));

a:100;

b:-100;

e:100;

g:-100;

s:200;

p:0;

XF:IF(CCI>=100,CCI,100),colorred,LINETHICK3;

XA:IF(CCI<=-100,CCI,-100),color00ff00,linethick3;

DRAWTEXT(CROSS(CCI,-100),-100,'▲'),colorred;

DRAWTEXT(CROSS(100,CCI),100,'▼'),COLOR00FF00

超級簡單的準確買入法,不準不看,在股票軟件中,用CCI指標,當CCI中的CCI線下穿到-100線下,越低越好。均線設置30日;60日;120日;250日這幾條均線,當哪一天,看到CCI線在-100線下從向下走開始調頭向上,而且K線下跌到這幾條均線附近,第二天馬上買入,不出幾天,該股就會上漲,非常準確。


CCI指標的買賣技巧

第一賣點:CCI指標跌破+100

CCI指標跌破+100,這個信號出現當天,可以先賣出部分股票,繼續觀望。

第二賣點:CCI指標跌破0

CCI指標跌破0後,這說明空方已經開始主導行情。

一位虧損百萬老股民的滴血覺悟:中國股市只有一種指標能賺錢!

CCI指標出現頂背離是指股價在進入拉昇過程中,先創出一個高點,CCI指標也相應在﹢100線以上創出新的高點,之後,股價出現一定幅度的回落調整,CCI曲線也隨著股價回落走勢出現調整。如果股價再度向上並超越前期高點創出新的高點時,而CCI曲線隨著股價上揚也反身向上但沒有衝過前期高點就開始回落,這就形成CCI指標的頂背離。CCI指標出現頂背離後,股價見頂回落的可能性較大。

一位虧損百萬老股民的滴血覺悟:中國股市只有一種指標能賺錢!

第一買點:CCI指標突破-100

第二買點:CCI指標突破0

當CCI指標突破0時,顯示市場上多空轉換,上漲行情已經確立。

CCI的底背離一般是出現在遠離—100線以下的低位區。當K線圖上的股價一路下跌,形成一波比一波低的走勢,而CCI曲線在低位卻率先止跌企穩,並形成一底比一底高的走勢,這就是底背離。


認清股價啟動的四大徵兆

——較大的賣單被吃掉。儘管交易清淡,但總會有一些較大的賣單出現。如果這些大的賣單掛牌價一旦離成交價較近就會被主動性買單吃掉,那麼這就是主力拉昇前的一種徵兆。眾所周知,股價拉昇後主力最害怕的就是那些在相對低位買進的獲利盤,因此只要主力的資金狀況允許,在拉昇前會盡可能地消耗掉一些較大的賣單,以減輕股價拉昇階段的壓力。你也可以理解為是主力在一個較小的範圍內完成一個相對小量的建倉任務,一旦股價拉昇成功,那麼這些相對低位買進的籌碼就成為主力自己的獲利盤。普通投資者如果操盤技巧高超,在此時做一波回升行情是大有可為的。

——盤中出現一些非市場性的大單。比如在日成交30萬股的行情中出現3萬股、5萬股甚至10萬股以上的單子,而且不至一兩次,掛單的價位距離成交價較遠,往往在第三檔以後,有時候還會撤單,給人一種若隱若現的感覺。

這種較大數量的單子由於遠離成交價,實際成交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可能是主力故意掛出來的單子,其用意就是告訴市場:主力已經注意到這隻股票了。既然主力要讓市場知道,那麼股價的未來結局就是上漲或者下跌而不會是盤整。當然,即使主力希望市場認為股價要上漲,我們也不能排除股價其實會下跌的可能,除非有其它的細節能夠排除這一點。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主力在大量出貨前是有可能做一波上升行情的。

——盤中出現脈衝式上升行情。所謂“脈衝式上升”是指股價在較短的時間內突然脫離

大盤走勢而急速上衝,然後又很快地回落到原來的位置附近,伴隨著這波行情的成交量有一些放大但並沒有明顯的對倒痕跡。

由於成交量相當清淡,所以主力也肯定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參與交易,對市場沒有什麼感覺,因此,在正式拉昇前,主力會試著先推一下股價,即“試盤”,看看市場的反應。也有一種可能是主力想多拿一些當前價位的籌碼,通過往上推一下以期引出市場的“割肉”盤,然後再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拉昇。這種情況表明主力的資金相對比較充足,對股價的上升比較有信心。

——在大盤穩定的情況下個股盤中出現壓迫式下探走勢,但尾市往往回穩。

這種走勢比較折磨人,盤中常常出現較大賣壓,股價步步下探,但尾市又回升。毫無疑問,這種走勢的直接後果必然是引來更多的“割肉”盤。若無外力的干擾,這種脫離大盤的走勢在成交清淡的行情中很難出現,因此一般是有主力活動在其中,否則,尾市股價是很難回升的。為了引出更多的“割肉”盤,主力肯定需要加一把力,因此盤中會出現一些較大賣單,甚至會出現一些向下的對倒盤。

主力將“割肉”盤吸引出來的目的很簡單,無非是想買到更多的低價籌碼,這是一種誘空手法。通常主力會在股價的回升過程中儘可能地將前面買進的籌碼倒給市場,從而達到既維護了股價又攤薄了原有持倉成本的目的。


投資者總是喜歡在委託中以“進價”的方式操作,即委託買入價格低於現時最低賣出價;委託賣出價高於現時最高買入價格。這種操作方式,如是如願以償,當然是好事,但很多投資者都有這樣的經歷:為了買低一點點,而沒有成交,結果股價迅速拉昇;為賣出高一點點,沒有成交,結果股價迅速下跌。這都是因計較一點點差價,而喪失了買賣機會的原因。

投資者在操作過程中,會因為計較一點點毫利,而出現心理方面的變化。行情是瞬息萬變的,如投資者在委託買入時,委託價格比現時最低賣出低一點,但行情有可能逐級盤高,這時投資者可能會想,再等一等,股價會下來的,但越等股價越高,投資者畏高而不敢追漲,很可能喪失了一隻追進漲升股票的機會。與此相反的情況,投資者在委託賣出時,委託價格比現時最高買入高一點,但行情有可能逐步走低,這時投資者會想,等一等,股價或許會反彈的,可股價卻越走越低,投資者越不捨得賣出,結果喪失了出逃機會,也可能被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