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玉商給您的忠告:和田玉收藏一定要與時俱進

玉商給您的忠告:和田玉收藏一定要與時俱進

和田玉悠久的開採歷史也使得和田玉資源越來越少,價格也節節高。 和田玉市場正在日益成熟,收藏觀念是否也隨之更新進化了呢?今天就分享那些已逐漸被市場淘汰的舊有觀念。

玉商給您的忠告:和田玉收藏一定要與時俱進

有漏不減,枉為收藏人如今收藏市場,有一個詞,可說是無人不知,那就是“撿漏”。初入收藏的人,心中總惦記著撿漏,殊不知現如今的市場已基本成熟,雖不能說完全無漏可撿,但可撿的漏也已屈指可數。

一心撿漏、貪便宜的下場往往就是吃虧上當。玩玉時一定要把握好平和的心態,遇到喜歡的物件一心撿漏、貪便宜,有可能就錯過再也買不到了

玉商給您的忠告:和田玉收藏一定要與時俱進

只要是和田玉、白或者密度才是好玉一件和田玉玉器到底有沒有收藏價值,關鍵不在於玉的產地,而在於和田玉玉料本身的質地是不是上乘。和田玉籽料之所以更為藏家更欣賞,原因就是因為他比俄料 青海料,質地細膩油潤的多!

如果一個籽料光佔塊頭,質地很差,一樣沒有什麼價值!俄料青海料也有極品很值錢,但是市面幾乎沒有,如果有很多人一樣也當成籽料了!所以看產地不是真的去看產地,而是看質地,這就是新疆籽料比俄料青海料整體絕對性好很多的原因!也是讓大夥容易誤解區域!

玉商給您的忠告:和田玉收藏一定要與時俱進

以下是常見的一些容易誤解問題!

1、青花是“黑花”的意思,不是一個和田玉的品種,煙青是青海料的“胎痣”。都是屬於和田玉墨玉!

2、和田玉是君子玉,不是追求任何一個極端,一般分類不分級,要看質地和顏色搭配的美感,不是越白越好!

3、和田玉的所謂“棉絮”是肉眼鑑定和田玉的依據之一,不是石花也不是飯糝。不過“絮狀”如果過於明顯,影響了玉石的均勻性和質感,就成為瑕疵。這與我們的皮膚一樣,沒有紋理不是皮膚,紋理太深太明星,就是皮膚粗糙。

4、“纖維交織組織”是內部結構特徵,不是肉眼可見的;“質地細潤”是肉眼觀察的特徵,是可見的。

5、和田玉的缺陷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面對缺陷,你少一隻眼睛就不叫“獨具慧眼”了。

6、玉質和工藝是玉器收藏的關鍵所在,這兩者是實實在在可以看見的特質,不能作假。

7、先學習一些和田玉的知識吧,磨刀不誤砍柴工。一上來就想搞收藏,不但砍不到柴禾,自己也餵了豺狼。

8、和田玉的玉佩不宜與鑰匙等金屬物栓在一起,不然表面就會被劃出金屬的條痕,若已經有了條痕也沒關係,一般用粗糙的紙多擦幾次就掉了

9、購買和田玉原料是一件難度大,風險高的事,缺乏常識眼光不夠真的就不要涉足了,很多人想到源頭淘金(玉),為此傾家蕩產。

10、新疆、青海、俄羅斯產地的玉料肯定有差別,但是肯定也有機會出品質完全一樣的料子。

11、小白玉石愛好者想要區分玉料產地特徵並不容易,建議不要盲目迷信產地,更多的是學一學什麼是好的玉石和好的工藝,這樣會少走很多彎路。

12、和田玉的特點之一就是:佩帶之後,光澤越來越好,不過透明度幾乎不會改變;但是如果做工不佳,拋光粗糙,佩帶後玉器會髒汙並暗淡無光是大有可能的。

13、玉石不佩帶,不把玩,不慢慢的包漿變舊,就不是玉石了。

14、玉石浸油是允許的工藝,不是造假。不過一般不使用機油,機油有很大的味道。一般是使用石蠟或液體石蠟。

15、山料的雕刻考慮保留最大的利用價值,也經常會做一點皮色或皮殼當籽料也很好賣,這點仿製技術是很簡單的事情,都不用考慮專利侵權。

16、和田玉的戈壁料,是和田玉山流水料的一種,價值與同質量的山流水料相當或略高;有些人將戈壁風化的石英岩、硅質岩等當做“戈壁料”賣。

17、很多你看不上眼的玉雕,玉質不錯顏色對比分明,又凝結了雕刻師傅的辛勤勞動,比一些“無德無才”的“垃圾籽料”好太多。

18、籽料“很講究皮色”恐怕是一種誤導,隨著染色技術的高度發達,恐怕今後看不到沒有“皮色”的籽料或雕件了——“皮色籽料”,今天已經不再稀罕。

19、鑑定皮色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必須要有“願意帶你玩帶你飛”的人來判斷,看過幾本醫學書是當不了醫生的。

20、籽料來於山料,山料有的結構,籽料上都有。

21、為什麼很多人喜歡籽料?跟它的利用率高有關,很多籽料尤其獨籽能隨形雕刻,保留皮色還能進行俏雕,當然大塊的籽料一樣會切割成小塊使用。

22、籽料是經過大自然與人工長期挑選後的精華,平均質量自然要好,價值自然不低。但若從收藏的“性價比”來看,價格最貴、炒作最厲害的肯定不是白玉籽料。

23、染色遮蓋,必有隱情,基本上屬於“怕見公婆”的那一類“媳婦”,應該要有所警惕。

24、優質的山料價值肯定比一般籽料要高,若將山料磨圓、染色來冒充籽料呢可不是畫蛇添足,應該是“瞞天過海”。

25、染了色,做了假皮,再開一處門,是玉石行業裡騙人的老套路了,買這種料基本上沒有不上吃藥的。這樣的料子扔了可惜,好歹是塊真玉,但壓鹹菜罈子又太貴 ,自己看著辦。

26、關於玉石的產地,雖不能以此來決定其價值。但如果像青海有關人士說的“玉石出產在哪裡就應該以地名命名”,那也應該叫“格爾木玉”,或者格爾木改名叫“崑崙市”,藏羚羊也可以順勢改稱“青海羊”了。

27、買玉、賣玉,都是生意而已,交易過程中,大多時候“專業”比“德行”佔的分量更大。

28、相對很多珠寶玉石來說,和田玉的認識和鑑別是比較容易的,如果花一段時間認真學習,就不用再和商家鬥智鬥勇了。

29、衣服是新的好,朋友是舊的好!一樣的道理,和熟悉的老商家合作一定比新商家更可靠!當然為人需要正直可靠!

30,真的希望能在更多的影視作品中,看到佩戴玉石佩戴和田玉的鏡頭。推廣和田玉是大家一起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