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華人學者Science最新成果:抑制LIMA1可治療高膽固醇血癥

美國東部時間2018年6月7日,由武漢大學宋保亮教授和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馬依彤教授作為共同通訊作者,《科學》雜誌發表了一項最新成果,表明抑制LIMA1(LIM domain and actin binding 1;SREBP3 )能降低膽固醇吸收,有助於治療高膽固醇血癥。

華人學者Science最新成果:抑制LIMA1可治療高膽固醇血癥

DOI: 10.1126/science.aao6575

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 - C )會在動脈中積聚,導致心臟病和中風。因此,瞭解導致LDL – C積累的原因對於防治疾病非常重要。先前研究表明,LDL-C水平受遺傳和飲食雙重控制,瞭解人體LDL-C水平的遺傳調控機制是疾病診治和醫藥研發的先決條件,而目前只有少數影響LDL-C的基因被鑑定出來。

華人學者Science最新成果:抑制LIMA1可治療高膽固醇血癥

膽固醇分子的空間填充模型。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這項研究中,宋保亮課題組與馬依彤團隊合作,重點分析了一個家族性低LDL-C的哈薩克族人家系,併成功分離出一種特殊的基因突變——即LIMA1基因突變。

隨後,該小組對509名來自中國哈薩克族的人(他們血液中的LDL-C含量很低)進行了基因檢測。 數據分析顯示,血液中LDL – C水平低的個體也攜帶相同的基因突變,而沒有攜帶該突變的人則具有正常的LDL-C水平。 仔細觀察發現,這種基因突變導致了一種叫做LIMA1的蛋白質的產生。研究人員推測,這種蛋白質是LDL-C的調節器。

華人學者Science最新成果:抑制LIMA1可治療高膽固醇血癥

一個低膽固醇的哈薩克族家系圖

華人學者Science最新成果:抑制LIMA1可治療高膽固醇血癥

從低膽固醇的人中發現LIMA1基因變異

為了進一步瞭解LIMA1,研究人員對小鼠進行了研究,發現這種蛋白質似乎在小腸中表達,並通過與NPC1L1蛋白(該通路也由宋保亮團隊前期工作系統揭示)互作將後者錨定到肌球蛋白Myosin Vb上,從而調控小腸膽固醇的吸收。

華人學者Science最新成果:抑制LIMA1可治療高膽固醇血癥

LIMA1蛋白通過結合NPC1L1和Myosin Vb調控小腸膽固醇吸收

總結來說,這項研究為降膽固醇提供了新的藥物研發靶點,同時還有助於理解為什麼哈薩克族人雖然消耗較多牛羊肉,但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低於漢族人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