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特產中國,除了信陽毛尖,客官要不要加兩個菜?

特產中國,除了信陽毛尖,客官要不要加兩個菜?

古語有云:民以食為天。無疑,吃是最重要的。

隨著飲食文化的發展,果腹已不再是目的。食物的背後,是你對這個地方割捨不斷的認同,是對中國人智慧的最深切體味,以及對每一個平凡微小生產者最真誠地尊重。

特產中國,除了信陽毛尖,客官要不要加兩個菜?

信陽,位於河南省南部,東鄰安徽,南接湖北,素有“北國江南,江南北國”之美譽。吃在信陽,愛在信陽,不僅在於它深深的楚文化烙印,更在於這座小城是我的第二故鄉。這裡的特產,足可以吃夠七天七夜。

地鍋飯

位於南灣鄉潭廟村的賀家茶莊,常年生意興隆。在這個自家小院裡,老賀的地鍋飯從來不缺遠道而來的客人。

地鍋飯已經成為了當地飲食的風向標,雖然越來越火爆,但老賀卻依然堅守著物美價廉的信條。

特產中國,除了信陽毛尖,客官要不要加兩個菜?

老賀是個很能吃苦的人,家裡種著水稻、板栗、茶樹和各種蔬果,自給自足的同時還憑藉自家可口的地鍋飯交了不少朋友。他臉上始終如一的樸實笑容,也成為賀家茶莊的一大招牌特色。

洗菜、劈柴、生火,再到鮮亮的綠色下鍋,在炒剷下跳動出最靈動的舞曲,一切都那麼和諧自然,水到渠成。這是老賀的習慣,信陽的習慣,也是味蕾的習慣。

南灣魚

在信陽,不管其他菜餚再誘惑美味,只要南灣魚一上桌,就一定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因為南灣魚在信陽人心中,是永遠不變的情結,他們祖祖輩輩正是享用著來自南灣的恩賜一路走來的。

特產中國,除了信陽毛尖,客官要不要加兩個菜?

南灣魚,主要是從南灣打來的鯰魚、鰱魚、胖頭魚和黃魚。而白魚湯,幾乎是家家都會做的傳統美味,也成為信陽人必須掌握的生活技藝。在這個大街小巷都吆喝著南灣魚的城市,一盆魚從捕獲到上桌,是一門精深的藝術。

潢川黃崗魚湯是一家以魚湯著稱的飯館,而黃師傅則是這裡做魚的高手。兩斤半的小份鯰魚從水中撈起,現殺的活魚保存著最鮮嫩的肉質、最綿軟的口感。

剁好魚塊後,黃師傅用紅薯粉和佐料開始醃製,這看似豪爽簡單的動作,內在卻複雜精緻。大概持續十五分鐘後,黃師傅開始不緊不慢地起火、熱鍋、轟油、下魚,這些過程一氣呵成。

特產中國,除了信陽毛尖,客官要不要加兩個菜?

當一盆鮮香鋪面、熱氣騰騰的南灣魚湯在黃師傅手中誕生,另一種生命的賦予也在此得以傳承。

悶罐肉

雖然在現代化流水線上,悶罐肉這種慣常的食物,呈現出了與傳統方式不一樣的生命力。但信陽特色的鄉村悶罐肉,還是這片土地不可或缺的亮色。

之所以放在罐子裡,還要追溯到很久以前。那個時候家家都很窮,只有每逢過年才會買上不少肉,然後經過加工製成悶罐肉,擱置在陰涼背光的地方,才可以長期存放。

特產中國,除了信陽毛尖,客官要不要加兩個菜?

今天,當我們可以悠閒地讓皮爛肉酥的悶罐肉在舌尖輾轉回味的時候,最應該感謝的是那些通過勞動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們。這是一輩一輩信陽人生活的閱歷、人生的經驗,更是歷史的傳承、文化的饋贈。

也許,我們不知道悶罐肉的做法,但它承載的家的味道,只需一口,就會留在我們一生的記憶中。

信陽毛尖

作為中國茶都,信陽98%的經濟靠茶葉帶動,而毛尖毫無疑問是當地人家居待客的必備之物。信陽毛尖代表著信陽人必不可缺的生活品質。

特產中國,除了信陽毛尖,客官要不要加兩個菜?

水能滋養人的靈性和覺悟,這一點就彷彿水對茶的塑造,茶與水的交融。這些充滿浪漫與禪意的轉化,它們所打造出的風味和對營養的昇華令人歎為觀止,從而形成了一種傳承,就叫做文化。

毛尖是信陽人與生俱來的信仰,也是這片土地清晰可見的靈魂。它不僅影響著信陽人的日常飲食,更蘊藏著這個城市對滋味和世道人心的種種特殊感觸。

信陽魂,雀躍在味蕾之上

流淌在信陽人血脈裡的溮河,不僅風光秀麗,更是世世代代信陽人的寶藏。飲著溮河水,吃著南灣魚,這便是信陽人最悠閒的生活。

特產中國,除了信陽毛尖,客官要不要加兩個菜?

信陽的特產,無論是烹炒煎炸蒸,還是火候、食材、調味,都有著這座城市獨特的烙印。味蕾上,是飄香的信陽;信陽魂,雀躍在味蕾之上。

信陽的食物裡,究竟藏匿著怎樣的情結?也許,這是千百年來不變的因緣際遇。是山和水的輝映,是陽光和雨露的交融,是故土鄉親的眷戀,更是堅忍智慧的繼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