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我們正活著,同時也在死去

靜下心,想了很久,覺得應該做點兒什麼。如今我已經26歲了,如果再這麼下去,同樣很危險。畢竟年歲不小了,再繼續浪蕩的話,恐怕這輩子就這麼毀了。

說實在的,我不太喜歡這個世界,只是這個世界有幾個值得牽掛的人而已。這種扯不開的牽掛,倒是增添了幾分戀世的情節。即便如此,我仍舊不喜歡與人打交道,覺得人不是什麼好好玩意兒,當然也包括自己。

一個人是很難了解自己的,同時也是很瞭解自己的。雖然不太清楚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或者在別人眼裡是個什麼樣的人,但是始終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就夠了,每個人都期盼著成就自己,或者成為自己,僅此而已。


我們正活著,同時也在死去

這些年,經歷了很多事,也見識了不少人。感覺不是很好,總覺得哪裡髒兮兮,讓人不太適應。還有人多的時候,那種無形的壓迫感,常常讓我喘不過氣來。我不知道這是怎麼了,但我知道肯定是哪裡出了問題。

我原本就不是一個會周旋的人,可偏偏要周旋在這個浮躁而不安的世界裡。人創造了這樣一個世界,彷彿只有陽光才令人感到溫暖,剩下的所有一切,都顯得冷冰冰的,有時甚至是殘酷的。

我還真不是一個像樣的寫手,冷冰冰和殘酷加起來,不就是冷酷嗎?我卻偏偏把一個詞掰開,用兩個詞來代替。可是,我覺得我會成為一個不錯的寫手,至少在自己看來是如此。這可是我的夢想,我知道輕易談"夢想"有些幼稚,可夢想終究是夢想啊。

心裡所想的東西,說出來也沒什麼大礙。雖然有些時候讓人聽了不太舒服,有些時候甚至會惹人發笑。這又有什麼所謂呢,終歸是自己心中所想啊。對我而言,最理想的生活,恐怕就是擁有一家屬於自己的書店。小一點兒也沒有關係,能容納下自己也未嘗不可。現在恐怕也沒什麼人看書了吧,那就自己看好了,一邊看書,一邊看店。

我們正活著,同時也在死去

說白了,我也不太清楚自己想要表達什麼。好像有點兒應付的意味,覺得隨便寫點兒,或者發發牢騷也可以。只是隨便發牢騷也是一件挺尷尬的事情,多半會遭人嫌棄。可我一直以來都不怎麼遭人待見,嫌不嫌棄其實也沒什麼兩樣。反正都是下雨天,也就無所謂大雨還是小雨。相對於纏纏綿綿的小雨,我更喜歡傾盆大雨。感覺就那樣傾瀉下來,顯得更為乾脆,也讓人覺得更有安全感。

不知道要多久才可以過上自己的生活,我希望越快越好,最好在今年就可以安排好一切。把一些不該存在的東西,一點一點清理出去,而後堂堂正正的過上自己覺得舒坦的日子裡。其實,一天下來,最自在的時候,就是胡亂寫點兒東西的時候。越是寫得胡亂,就越感到自由,也越覺得舒坦。

我恐怕是個懶散的人,懶到連話都不想多說的那種。畢竟很多時候多說無益嘛,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寫的是什麼,彷彿是雜亂的文字堆積在一起一樣,看上去就像垃圾桶裡的垃圾,而且不屬於可回收的那種。

這種幻滅的感覺,跟成長的感覺沒什麼兩樣。好像成為的過程中,失去了最為重要的東西,得到的卻是微乎其微的東西,這些東西大多時候顯得一文不值。可能越是成長,理死亡的距離越近。也可能是活力一點一點消逝,一直到消逝殆盡為止。

這種感覺,有些莫名奇妙,好像死亡從出生的那一刻就開始了。說白了,人生就是一個死亡的過程。我們正活著,同時也在死去。

我們正活著,同時也在死去

大體就是這種感覺了,總算表達得足夠到位了。都說文明就是表達,這樣的話,我多少也能算是文明的一份子了。我喜歡文明,可人離文明還有很遠很遠的路要走。

此文獻給死去的文明,獻給清明節,獻給自己。祝:生日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