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鎮江3家銀行各吃30萬罰單,套取貸款買房有這兩招

鎮江3家銀行各吃30萬罰單,套取貸款買房有這兩招

特約撰稿|渾水調研研究員 申不怵

上週五,江蘇銀監局網站公佈最新處罰名單,鎮江三家銀行被罰30萬,其中包括中信、交行兩家大行和句容農商行,處罰均由鎮江銀監分局作出。

其中句容農商行的處罰引起渾水調研注意,其被罰原因是發放無真實用途的貸款、且貸款資金被用於購置房產和購買他行理財產品。句容農商行工作人員朱晨光也因對上述違規行為負直接責任被罰5萬元。

虛構貸款用途,實際為了買房子

今年以來,鎮江已有多家銀行被罰,今年1月22日,農行丹陽支行和句容蘇南村鎮銀行因票據違規被銀監局處罰。

與票據業務相比,貸款用途審核不嚴也是銀行違規的老問題,句容農村商業銀行這次就因此栽了跟頭。

我們知道,銀行貸款用途必須是真實的,這個真實大致包含三方面的含義:第一是貸款用途不能偽造,比如不能用虛假合同騙貸;第二是貸款不能投向禁止的領域,比如炒股等;第三是,貸款不能變更用途,比如發放的消費貸款不能用於購房、經營等。

根據處罰信息,句容農村商業銀行發放無真實用途的貸款流向了兩個地方:

第一個是房地產,這也是最近銀行貸款業務違規的高發地帶。最近兩年,隨著南京房價上漲,鄰近的句容也跟著沾光,暴利驅動下,有人動了心思自然在情理之中,在自有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借用信貸資金買房也就不奇怪了。

第二個是購買銀行理財,這個用途還比較少見。購買銀行理財主要是為了獲得比銀行存款高的收益,同時兼顧風險,比如上市公司會選擇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提高資金利用效率。但是有個前提,一般是自有資金,因為資金成本必須要很低的。

現在銀行在售的理財產品收益率能達到5%就已經很不錯了,而同期的貸款利率,加上各種其它成本,最低基本上也在5%,這樣算下來就是沒得賺了,因此這樣的違規操作看起來實在是讓人不解。

如何套取銀行貸款買房子?

不過歸根究底,即使沒有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在當前的市場行情下,能用銀行獲取資金,並能買到房子,那獲取的就是超額收益。

目前銀行業對信貸用途審核趨嚴,那麼,貸款人是如何從銀行套取資金買房的呢?根據渾水調研的瞭解,主要有兩種方式:

第一、虛構經營性貸款,企業老闆以個人名義向銀行申請貸款,名義上是用於名下企業經營資金,但實際上銀行很難掌握真實用途,貸款通過關聯方最終套出來用於買房。

第二、虛構裝修合同,貸款人手中有房子,然後找一家裝修公司,簽訂虛假的裝修合同,然後以房產做抵押,向銀行申請裝修貸款,最終再從裝修公司轉移出來買房。

這兩種方式套取資金金額較大,過程比較簡單。但是由於監管部門盯得很嚴,如果沒有銀行內部人配合,也很難完成,所以問題往往出現內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