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遊覽頤和園裡的諧趣園,彷彿置身於江南園林的美景之中

在頤和園的東北角,有一處從外面看起來並不起眼的園林,名為諧趣園。可是當你走進園內,就彷彿置身於江南那些著名的園林中。這是乾隆皇帝在乾隆十六年(1751)仿照江南名園無錫惠山的寄暢園修建的一處江南風格的園林,稱為“惠山園”。寄暢園是明代正德年間,兵部尚書秦金在無錫惠山修建的一個園林,當時叫“風谷行窩”。他的後代秦耀大規模地擴建了此園,改名為“寄暢園”,成為江南名園之一。

遊覽頤和園裡的諧趣園,彷彿置身於江南園林的美景之中

諧趣園

嘉慶皇帝於嘉慶十六年(1811)重新擴建了惠山園,並改名為“諧趣園”。“諧趣園”名稱的由來和乾隆皇帝有關,當時建園時,乾隆皇帝曾寫下《惠山園八景詩》。他在詩序中說:“一亭一徑足諧奇趣”。嘉慶皇帝擴建後,在《諧趣園記》中說:“以物外之靜趣,諧寸田之中和,故名諧趣,乃寄暢之意也”。

遊覽頤和園裡的諧趣園,彷彿置身於江南園林的美景之中

諧趣園

1860年,英法聯軍燒燬頤和園時,諧趣園也被毀壞。光緒十八年(1892)重建頤和園時,也重建了諧趣園。現在的諧趣園沿著水池建有樓、亭、堂、齋、橋、榭等園林建築,並由三步一回、五步一折的百間遊廊相連接,錯落相間,步步有景。

遊覽頤和園裡的諧趣園,彷彿置身於江南園林的美景之中

諧趣園

諧趣園小巧玲瓏,在頤和園中自成一園,是有名的“園中之園”。一進入諧趣園,就可見一池荷葉如浮萍般點綴在水面上,池中的荷葉與池邊的垂柳遙相呼應,使諧趣園顯得青翠可人。

遊覽頤和園裡的諧趣園,彷彿置身於江南園林的美景之中

諧趣園

諧趣園是包括山、水、石、植物與樓、臺、軒、榭等各種建築物的綜合建築群。亭閣長廊內都繪製了很多畫,還有多處乾隆皇帝題寫的碑刻,可以說諧趣園是融建築、書法、繪畫、園林設計等於一體的藝術園林。

遊覽頤和園裡的諧趣園,彷彿置身於江南園林的美景之中

諧趣園

諧趣園內水池的北部正中有一面闊5間的建築,名為“涵遠堂”,涵遠堂是諧趣園的正殿,是慈禧太后來諧趣園釣魚、遊玩、休息的地方。

遊覽頤和園裡的諧趣園,彷彿置身於江南園林的美景之中

諧趣園

涵遠堂前有一石臺伸入湖中,慈禧太后就是坐在這裡釣魚休息的。傳說大太監李蓮英為了討好慈禧太后,就先將魚鉤在魚鉤上,放到水裡,再讓慈禧太后來釣。

遊覽頤和園裡的諧趣園,彷彿置身於江南園林的美景之中

諧趣園

站在涵遠堂前的石臺上隔池觀看,飲綠亭在池水和綠樹的映襯下顯得很十分美麗。飲綠亭是諧趣園內觀賞荷花的最佳之處。

遊覽頤和園裡的諧趣園,彷彿置身於江南園林的美景之中

諧趣園

環繞著水池走上一週,就把諧趣園逛完了,諧趣園雖然不大,但是處處都有小的局部景觀。諧趣園以它那小巧秀美的江南園林風格給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